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要册立了?

但为了俞子皓,惠太妃信心坚定毫不动摇册,怎么不册?不册的话,俞子皓怎么认祖归宗啊?

天上掉下个乖孙儿,没了他,真是有心王府后继无人啊一边命端王,把这些年来,俞老爷子暗中让他做的事情收集起来,她要搜寻蛛丝马迹,查探目的为何,一边亲自掌控侯府,天天命正妃彭龙梅过来侍奉,敲打其余有名分的妻妾,令她们老老实实的。

另外,炮仗一样,一点就炸的周芷苓,被禁足在自己的小院里不得外出,天天抄写女诫——怕她在这个节骨眼上使坏。

种种,全是为沐天华嫁进来做准备啊

彭龙梅背后的彭家,自是很不高兴。可惠太妃的理由也很充足,亲王一正妃,二侧妃。如今只用一个侧妃名额,为什么不可以?端王的女人并不多,相较其他王爵来说,难道还不够给彭家的面子吗?反观彭龙梅,这些年来对府中的事情想管就管,想不管就不管,连晨昏定省的规矩都时常忘记彭家无话可说。找到端王嫡长子周止戈,好一番痛陈厉害,言沐天华太过受宠,将来威胁地位云云。但周止戈完全不放心上,立侧妃是祖宗的规矩,册立谁看父王喜欢谁喽而且沐天华不是经过大夫诊病,说是心疾,不能再生育吗?根本不会威胁他的。

彭家的人好说歹说,说不通,只有黯然无奈的离开了。

……

士子们的上书很快经过重重传达,到了皇帝的案头。焦躁的等了两天,终于得到回复,皇帝下旨,令驻守北疆的葛将军父子六人,回京叙命。

北疆军已经多年没有轮换了,因为那里的地势奇特,一般人根本无复发适应。好容易适应了,再换新人过去,那不是守国门,而是找麻烦。

不过,刚刚高兴过的士子们,很快发现,俞锦熙三个字,不在回京叙命的人员名单里。

这算什么?皇帝是默认沐天华嫁给自己的亲弟弟了?

这不是践踏圣人学说,践踏天下读书人的铮铮傲骨吗?

不行,绝对不行

有一次声势浩大的上书活动,开始了。

一五八章 姐弟情缘

一五八章 姐弟情缘

同样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

纹绣悄悄的抬脚跨出东书楼的门槛,转身咯吱一声关上门,从缝隙里可以看到,穿着家常家常百褶如意月裙的俞清瑶捧着一卷泛黄的书,直着身子端坐在长书案前。明亮的烛火幽幽的,照在她细腻温婉的眉眼上,别有一股静谧安逸的出尘意味。

静静瞅了片刻,才轻手轻脚的下了楼。楼下,早有绘绣等候多时了,“姑娘还不肯睡?”

“是啊,姑娘的性子你也知道,不到二更时分,是不会回房休息的。”

“这样早也抄、晚也抄,什么时候是个头?几万册书呢”绘绣咋舌道,“去国公府也是,跟清儿小姐同住一屋,旁的小姐都是唧唧呱呱,唯独她们朝夕相对,却只是伏案抄写。话都说不了两句的。”

纹绣想到元清儿小姐爱装大人教训人的脾气,扑哧笑了声,“最好不说话,否则我们姑娘耳朵都要生茧了。”

两个丫鬟举着垂缨灯笼,沿着鹅卵石的小道,肩并肩的往后头厢房里去,一边交流着八卦消息。

“听说今儿遇到的那些学子,热血沸腾的要上书朝廷,请姑娘的父亲回来呢”

“可不是真的成了,就谢天谢地啦对了,纹绣姐姐,我没跟着去,怎么恍惚听到一句,说是吴嬷嬷跟姑娘拌嘴了?还是为子皓少爷的事情?”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

两个丫鬟正在说着话,忽然迎面灯火一闪,吓了一跳待走进些,才发现是胡嬷嬷。

胡嬷嬷的笑容仍旧非常亲切,问两女辛苦,让她们早早回去歇息,明早给杜夫人请安。最后才笑着问,“姑娘还没歇呢?”

以脾气论,胡嬷嬷是整个静书斋里最好的了,能力本事么,没看出来,但俞清瑶对她倚重、信任,明眼人都知道了,所以静书斋一亩三分地里,没人敢当面为难。

纹绣跟绘绣都是杜氏赏的人,跟别人有傲气的资本,但她们都是聪慧人,处处对胡嬷嬷尊敬着。屈膝行了个礼,面带忧色的说道,“纹绣刚劝了姑娘,别太用功,伤了身子骨。可姑娘她……嬷嬷快去看看吧”

胡嬷嬷听了,也多言,提着灯笼便往东书楼去了。

到了门口,抬头一望,见楼上一道纤细靓丽的影子,站在闪耀的光火前,指间轻轻拨动,那蜡烛的灯芯炸了个灯花,影子随烛火的忽闪忽闪。

影子也能勾勒出孤寂、无助吗?

直到胡嬷嬷上了楼,俞清瑶仍旧呆呆站着,手头的书什么时候不知觉的垂咯了,倏疏跳跃的火苗肆意无忌的,跳着谁也看不懂舞蹈,似欢快,又似痛苦,映入她清亮的眸底。

“嬷嬷,你说蜡烛终夜灼热,流了那么多泪。它,痛不痛?”

“姑娘……”

胡嬷嬷轻轻叹口气,走上前把俞清瑶搂在怀里,心疼的抚着她的发丝,“姑娘何以如此问?蜡烛为何为蜡烛,本就是燃烧带来光明的。若它不能,它便不是蜡烛了。”

“是,是我糊涂了。再痛,它也要忍着啊。不能喊痛,更不能说自己受不了了。否则,谁会要它呢?本就是个低贱物,再自矜自傲起来,就成了笑话了。”

“姑娘”

胡嬷嬷听得眼眶一热。她的姑娘,今年才十二啊,就做此哀叹之语——都是大人造的孽,何孩子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孩子来承担女人的心肠,通常是柔软的。但俞清瑶,两世为人,心志无比坚毅。如功名利禄、虚荣浮华,该看开的,都看开了。至于看不开的,怕是到死也看不开。

外人都看错了她,以为她生得跟母亲一模一样,就是一样的性情,会步步妥协,直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吗?

“嬷嬷,我打算好了。”

“‘公车上书’,历朝历代发生的不多。只要凑足三百个举人,便是皇上也要重视。史官也会记载的。但我不能不做两手准备。若父亲还是不能回……我打算去北疆”

“什么,姑娘你?”

胡嬷嬷骇了一跳

“嬷嬷想劝我不要冲动吗?不,我不是冲动,是想了无数遍才决定的我母亲……”提到自己的生母,俞清瑶嘴角弯了一下,露出不知是嘲讽,还是无奈的笑容,“……我京城早无立足之地了。”

“可侯爷跟夫人会保护姑娘的”

俞清瑶眼中露出茫然,“他们待我好,我知道的。”

可那又怎样呢?沐天恩、杜氏,到底是母亲的亲戚,而她,真的不想再跟母亲有任何往来享受舅舅、舅母的好,跟接受母亲的施舍,接受她多年不闻不问后的“补偿”,有什么区别?早知如此,她宁愿呆在俞家天天受气,也好过发现母亲私情时,被那份耻辱热辣辣的打在脸上,痛楚胜过凌迟俞清瑶已经想得很明白——今生,她为自己的清誉而战,倒是胜了一回又一回。可有这种母亲,一切都是白搭了。不指望嫁到好人家,那留在京城,做什么?继续参加各家宴会,然后看别人当面奉承、暗中诋毁吗?

厌了,早厌倦了

“北疆苦寒,但父亲还在,就有我的一份天地。留在京师,我想不到自己有什么出路。”

胡嬷嬷对俞清瑶,简直是“无底线”的包容。或者她也想明白了,“公车上书”代表着天下读书人的愿望,要是皇帝连天下读书人都不在乎了,那老爷……怕是这辈子没希望回来了。做子女的,孝道第一,孝顺美名天下的父亲,还是顺从抛子弃女的母亲,还用多想吗?

“姑娘既下定了决心,嬷嬷也不劝了。只是子皓少爷……他年纪还小,怕是吃不了许多苦。”

“我知道,所以,我没打算带他。”

俞清瑶淡淡道。

这声音……简直是淡漠了胡嬷嬷惊讶的抬起头,“吴家姐姐跟嬷嬷说,今儿从国公府回来时,姑娘不大理会子皓少爷,是真的?”

没有回答,是默认了?

胡嬷嬷着急的握着俞清瑶的手,“姑娘这是怎么了?子皓少爷是你的亲弟弟,这时候正是拧成一股绳的时候……怎么、怎么能?唉,子皓少爷便是有不对的地方,姑娘好歹是姐姐,让着些,又何妨呢?”

“嬷嬷知道他做了什么吗?”

俞清瑶把手抽回来,弯腰把落在地上的书捡了起来,指着其中一行道,“取乌犬血,可御鬼怪妖魔,防止侵害肉身……他心底不错,没直接把黑狗血淋在我头上,不过做了些参杂狗血的食物,让我吃了。”

“啊”

胡嬷嬷大吃一惊,简直不能相信自己听到的,“子皓少爷怎么会?”

“怎么不会?呵呵,我的好弟弟啊,真是会藏。面上装得跟我姐弟情深、相依为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