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公主同人)[太平公主]寝难安-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
  太平沿着含元殿外的宫道,一下一下地来回走。
  不对啊,事情不对啊。
  如果那位少年真的是先帝,那大明宫早就翻天了,不应该到现在还如此安静。
  如果那位少年他不是先帝,那阿娘早就下令惩处了,毕竟在宗正寺里,可是有人错行了臣子礼的……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太平默默地望了一会儿天,又想要挠墙了。
  她在宫道上来来回回走了几百趟,好不容易等到又有内侍出来,侍御史和侍郎们也三三两两地走出宫城,便迎上前去,想要抓两个人来问问。但那些人个个都神色凝重,又有些迷惘,像是连他们也不知道,含元殿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唯一能确认的是,这位新安郡王之子,相当不简单。
  太宗皇帝被宫侍引出去的时候,恰恰与太平打了个照面。
  太平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看向含元殿,想要找到自己父母的身影。但是她唯一能看到的,便是高高的云陛之上,皇后正附耳对皇帝说着什么。随后他们便一同离去了。
  太平收回目光,又望着眼前的这位少年,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她该如何称呼他?郎君?阿郎?还是……
  “公主。”少年平静地开口了,眼里波澜不惊,像是第一次见到她时,那副疏离的样子。
  太平谨慎地望了少年一眼,最终还是轻轻说了一个字:“嗯。”
  眼下事态尚未明朗,她便先假作什么都不知道罢。
  毕竟,不知者无罪,不是么?
  少年微微颔首,仍旧波澜不惊地望了她一眼,道:“前日之事,劳烦公主费心了。”原先他以为,只要不见帝后二人,那就没有关系;但他忽略了宗正寺里的那些老人。
  太平轻轻啊了一声,想说无妨,但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大明宫,含元殿3

  少年静静地看了太平片刻,才摇摇头,极轻极轻地笑了一声。
  太平感到喉头发紧,像是有话卡在喉咙里,但是又说不出来。她徒劳地动了动嘴唇,最终只能干干地道出一句“郎君言重”,便无话可说了。
  少年又摇摇头,道:“罢了。”便跟着宫侍离去了。
  太平目送他走到东宫里,又转头望着含元殿前的帝后二人。她想去问问阿娘,但是又没有这个胆子。早在阿娘将她叫回来的那一刻,她便感觉到可能出事了;再见到那半座封掉的长安城、少年看她时那种默然且诡异的眼神……
  那件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她目送着帝后二人离开含元殿,心里咯噔一声,依然感到发怵。
  她曾经听说过祖父少年英武,随着曾祖父征战天下,这片江山大半都是祖父打下来的;她也曾听说过祖父虚怀若谷,从……脾气涵养极好。刚刚她瞥见那位少年,哦,应当是太宗皇帝的表情,脾气涵养确实是挺好,居然见了阿耶阿娘也不动怒……不不不她在想些什么呢……
  太平支着颐,靠在宫墙上想了一会儿,便又回到自己寝宫里去了。
  皇后正在寝宫里等她。
  这位素来威严的皇后殿下,精神已经有些蔫蔫的了。太平走进寝宫里时,皇后正靠在软枕上,让宫娥们一左一右地给她揉肩,自己则捏着太阳穴,表情相当古怪:像是迷惘,又像是有些恐惧。
  她见到太平进来,便挥挥手,让宫女们退下了。
  太平来到皇后身前坐下,轻轻唤了一声阿娘。
  皇后唔了一声,抬手抚上太平的额头,忽然又低低地叹了口气,颓然无力地放下来了。她唤了一声太平,又低低地说道:“你可记得,‘他’在陇右道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
  那个“他”,自然是指新安郡王之子,太宗皇帝陛下了。
  太平与皇后都心照不宣,但她们又谁都没有说破。皇后掩口咳嗽了两声,以掩饰心里略微的不安,继而又抬头看向太平。太平定了定神,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一说了出来。
  那位少年,不,是太宗皇帝陛下,在陇右道的作为,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虽然他确实进过军府,但是却从未透露过自己是谁,直到他来长安城的那一日,萧晊甚至不知道他就是新安郡王之子,更逞论他的真实身份了。他像是不欲坦言自己的来历,单纯想在陇右道呆上一些时日,然后将吐蕃人逐出大唐境内,仅此而已。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日太平才会想到要帮他。
  但那时她万万没有想到,那少年竟是……
  皇后静静的听了片刻,才隐然叹息道:“原来如此。”
  如果那人的本意不在河源军,那他当初问自己的那些话,就纯粹是因为感到愠怒了。她虽然猜不透那位陛下的真正心意,但从那位陛下的言行举止来推测——尤其是他不愿对皇帝坦言身份的举动来推测——他心里其实很是矛盾。
  一个心里矛盾的太宗皇帝,其威胁性就要小得多了。
  皇后想到这里,隐隐地松了一口气。当年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如果太宗皇帝真要追究起来,自己说不定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但如果太宗皇帝他心里感到矛盾,那事情便不一样了。
  太平皱皱眉,又道:“但那一日在芙蓉园里,他……他像是压抑着很大的怒气。”
  皇后心头一跳,猛然站起身来,失声道:“你说什么?!”
  “我是说,那位……他,像是在压抑着很大的怒气。”太平有些忐忑不安。
  皇后的神情一瞬间变得苦恼。她来来回回地在寝宫里走,表情焦急不安,额头上也隐隐渗出了些汗。她怎么就忘了,怎么就忘了,那位陛下是个极擅长隐忍的人,甚至有时候,比她自己还要能忍。如果那位陛下认为时机不合适,肯定会强行忍下来,然后等待一个最最恰当的时机。
  她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今日那位陛下是想要她一个解释,那明日呢?如果明日那位陛下不遂心意,又要她当着自己的面自裁,那该如何是好?她知道那位陛下的性格,再嫁九郎的事情,勉勉强强还能糊弄过去;协理朝政的事情,含含糊糊地糊弄过去,再还政于皇帝也就罢了;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的事情,她是无论如何都糊弄不过去的。
  因此,她该如何是好?
  皇后苦恼地坐在榻上,一遍遍地回想着那位陛下的话。
  那位陛下他说……他说……
  “阿娘。”太平按住皇后的手,安慰道,“阿娘和阿耶的事情,仔仔细细地解释了,想必那位也……也不会太过震怒。”她以为皇后在担忧自己从感业寺回宫的事情。
  皇后长长地叹息一声,道:“事情要是这样简单,就好了。”
  当晚,皇后是宿在太平寝宫里的。
  她推说自己身体不适,便不回寝宫里留宿了,而且接连几日,都要宿在太平宫里。刚开始的那几天,皇后还是好好的,但是到了第四日上头,她便开始发高烧了。
  太平吓得不行,赶忙从太医院里拽来了白发苍苍的太医令,替皇后诊治。
  太医令诊脉过后,却说皇后身体无甚大碍,但为何忽然发起了高烧,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太平没奈何,只得恭恭敬敬地送走了太医令,随后亲自取了冰块和凉水,日日留在皇后身旁,替她冷敷。后来连皇帝都惊动了,亲自过来看了两回,皇后却依然不见起色。
  她就像是彻底睡过去了一样,从脉象上看无病无灾,但却无缘无故地发起了高烧,整日不醒。
  转眼间,便到了太平及笄的时间。
  太平的笄礼本该由长辈主持,皇后列席;但因为皇后昏迷不醒,便只能从宗室里择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王妃,替代皇后列席笄礼。太平像前世一样,面无表情地叩拜、行礼、行礼、叩拜……整整折磨了她一整天,直到黄昏时分,才算是全足了礼。
  当天晚上,她回到寝宫里时,皇后依然没有醒来。
  笄礼后的第二天,皇后没有醒来。
  笄礼后的第三天,皇后依然没有醒来。
  笄礼后的第四天,皇后仍旧没有醒来。
  ……
  最后连皇帝都放弃了,命太医们日日用参汤给皇后吊着命,再吩咐找遍天下的名医,来医治皇后的怪病;但他林林总总地找了二十来个医师,皇后始终没有醒过来。
  就像是,她沉沉地睡过去了,再也不愿意醒来一样。
  ————————
  笄礼过后,便是议亲的时间了。
  太平自从上次见过薛绍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眼看着议定驸马的日子将近,她心里也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