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球状闪电-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月就装配完成。
在频谱识别技术产生后,寻找武器级宏电子的速度大大加快,我们存贮的这类宏电子已达上千个。它们在激发后释放的能量只攻击有机生命。这样数量的球状闪电,足以在短时间内杀死一座小城市中的所有守卫者,而不必打碎其玻璃柜中的瓷器。
〃你的良心里就没有一点不按吗?〃我问丁仪,我们正站在人类第一套球状闪电武器前,它看上去不像一件攻击性武器,更像一个通讯设备或雷达,因为加速导轨和激发电极的样子很像某种天线。它的末端是两个超导电池,都是高一米的金属圆柱,里面存贮着那上千个武器级宏电子。
〃你干嘛不去问林云?〃
〃她是军人,你呢?〃
〃我无所谓,我所研究的东西,尺度要么在十的负三十次方厘米以下,要么在一百亿光年以上,在这两个尺度上,地球和人类都微不足道。〃
〃生命微不足道吗?〃
〃从物理学角度看,生命这种物质运动形式,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相比并没有更高的含义,从生命中你找不到新的物理规律,所以从我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死与一块冰的消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陈博士,你这人有时候想得太多,你应该学会从宇宙终极规律的角度看待生活,这样过得就舒服多了。〃
而惟一让我感到舒服些的是,球状闪电武器并不像初看上去那么可怕,防御它是可能的,宏电子能够与电磁场发生作用,它既然能被磁场加速,也可能被它偏转。这种武器的威力可能只是在投入战场的初期才能显示出来。所以军方对这个项目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视。

在球状闪电武器诞生后不久,张彬来到了基地,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还是在基地呆了一整天。他出神地看着那些被禁锢在磁场中的宏电子,看着它们一个个地被激发成球状闪电激动万分,仿佛一生都浓缩在这一天里。
在与丁仪相识后,他激动地说:〃我就知道,最终解开球状闪电之谜的应该您这样的人,我爱人郑敏与、您是同一个系里毕业的,她也是个与您一样的天才,要是活下来的话,这些发现可能就不是由您来做出了。〃
张彬临走时对我说:〃我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现在惟一的愿望就是死后能用球状闪电火化。〃
我本想说些安慰的话,但想到他真的不需要这类安慰了,就默默地点点头。


观察者
球状闪电武器部队成立了,最初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指挥官是一名叫康明的陆军中校,一个很沉稳的人。部队的代号为〃晨光〃,这名字是我和林云想出来的,第一次激发球状闪电是我们终生难忘的时刻,当时那个球状闪电将周围的一片薄云映成了红色,仿佛一次微型的日出。
晨光部队立刻开始了紧张的训练,训练的核心内容就是实弹打靶。为了尽可能地接近实战条件,训练一般都在露天进行,但必须在阴天进行,以防卫星侦察。由于这个原因,几个靶场都选在多雨少晴的南方,训练点不断在它们之间转移。
在这些靶场上,飞行着一串搀雷球机关枪发射的球状闪电,它们或成一条直线或成扇型向目标飞去。它们在飞行中发出的声音,像凄厉的号角,又像一阵扫过原野的狂风。雷球爆炸声十分奇怪,没有方向性,仿佛来自整个空间,有时甚至如同来自你的体内!
这天,我们随晨光部队刚转移到一个新的靶场,丁仪来了,他负责理论研究,这里本来没有他什么事的。
〃我来指出你们可能陷入的一个误区,并向你们展示一个奇观。〃丁仪说。
部队在进行实弹射击准备时,丁仪问我们:平时,你们常进行哲学思考吗?〃
〃我很少,〃我回答。
〃我没有。〃林云回答。
丁仪看了林云一眼:〃不奇怪,女人嘛。〃在林云瞪了他一眼后又说,〃没关系的,今天将强迫你们进行哲学思考。〃
我四下看看,阴云下的靶场是一片潮湿的林中空地,空地的另一端有几个作为靶体的临时建筑和废旧车辆,实在看不出这里将会与哲学发生什么关系。穿着迷彩服的康中校走过来,问丁仪对这次射击的要求。
〃很简单,第一,关闭现场的一切监视设备;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射击时在瞄准后闭上双眼,包括指挥官在内的所有人,都闭上眼睛,听到我的指令后再睁开。〃
〃这……我能为为什么吗?〃
〃我会解释的。中校,我现在要问你一个问题,在这个距离上你们发射的球状闪电对目标的命中率是多少?〃
〃几乎是百分之百,教授。因为列求不受气流的影响,加速后的轨迹很稳定。〃
〃很好,那么开始吧。记住,瞄准后所有人都闭上眼睛。〃
当听到〃瞄准好〃的喊话后,我闭上了双眼,很快听到雷球加速导轨上激发电弧发出的噼啪声,让人起鸡皮疙瘩。紧接着,球状闪电的呼啸声响了起来,我感觉那些雷球仿佛是射向自己,头皮一阵发紧,但还是克制着自己没有睁开眼睛。
〃好了,大家可以睁开眼睛了。〃丁仪说,同时被球状闪电爆炸时产生的臭氧呛得咳嗽起来。
我睁开眼睛,感到一阵短暂的眩晕,在对讲机中听带报靶员的声音:〃发射10发,命中:1,脱靶:9。〃接着听到他小声说:〃邪门了!〃我看到,有机名士兵正在扑灭靶标附近被脱靶的球状闪电引燃的野草。
〃怎么搞的?〃康中校责问雷球武器后面的射手,〃不是让你睁着眼瞄准好再闭上眼吗?〃
〃我是那样做的,瞄准绝对正确!〃那名上士说。
〃那……检查武器!〃
〃不用了,武器和射手的操作没问题。〃丁仪一摆手说,〃不要忘了,球状闪电是一个电子。〃
〃你是说,它呈现量子效应?〃我问。
丁仪肯定地点点头:〃确实如此!当观察者的时候,它们的状态塌缩为一个确定值,这个值与我们在宏观世界的经验相符,所以它们击中了目标;但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它们呈量子状态,它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其位置只能用概率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排球状闪电实际上是以一团电子云的形态存在的,这是一团概率云,击中目标的位置只占很小的概率。〃
〃您是说,雷球打不中目标是因为我们没看它?〃中校难以置信地问。
〃正是这样,是奇观吧?〃
〃这也太……唯心了。〃林云迷惑地摇摇头。
〃看,哲学了吧,女人迫不得已也会哲学的。〃丁仪冲我使个怪眼色,然后对林云说,〃别在哲学上教训我。〃
〃是,我没资格,要是每个人都有你那么终极的思想,那世界太可怕了。〃林云耸耸肩说。
〃你不会不知道一点量子力学原理吧。〃丁仪问。
〃是,我知道,还不是一点,但……〃
〃但没想到在宏观世界看到它,是吗?〃
中校问:〃这难道是说,如果雷球要击中目标,我们就必须自始至终看着它?〃
丁仪点点头说:〃或敌人看着它也行,但必须有观察者。〃
〃再试一次,让我们看看概率电子云是什么样子的吧!〃林云兴奋起来。
丁仪摇摇头:〃不可能的量子态只在无观察者的情况下呈现,观察者一出现它就塌缩为我们的经验现实,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见到概率云。〃
〃装一台无人职守的摄像机不就行了吗?〃中校说。
〃摄像机也是观察者,同样会引起量子态的塌缩。这也是我让所有监视装置都关闭的原因。〃
〃可摄像机本身并没有意识啊。〃林云说。
〃看看,是我唯心还是你唯心?观察者并不需要有意识。〃丁仪对林云坏笑了一下。
〃这就不对了,〃我觉得自己终于抓住了丁仪的一个破绽,〃那照你所说,球状闪电周围的什么东西不是观察者呢?就像在摄像机的感光系统上留下自己的影像一样,球状闪电同样可以在空气中留下了电离痕迹,它们发出的光会对周围的植物产生影响,它们发出的声音震动地面的沙砾……周围的环境总是或多或少地留下它们的痕迹,这与摄像机摄下图像并无本质的差别。〃
〃是的,但观察的强度是有极大区别的,摄下影像是强观察,而地面的沙砾被震离原位只是弱观察,弱观察也能引起量子状态的塌缩,但很微小。〃
〃这理论玄乎得让人难以相信。〃
〃如果不是实验证据,真的没有人会相信它,但量子效应在上世纪初叶就在微观世界中被证实,只不过到现在我们才见到它的宏观表现……波尔要活着多好……〃丁仪渐渐动起感情来,梦游似的来回奏折,嘴里喃喃自语。
〃不过爱因斯坦幸亏死了。〃林云说。
我这时想起一件事;在基地进行宏电子激发的实验室,丁仪坚持要求安装了四套监视系统,我现在向他提起这件事。
〃是的,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所有的监视系统都失效,球状闪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