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我只爱你-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五年级了。”

    “啊呀!都已经读五年级啦?”赵阿婆吃惊的叫嚷起来,掰着手指,道“这五年级……都有十二岁啦?”

    “哪有,赵阿婆,儿子叫方正,女儿叫方圆,是一对双胞胎,今年才八岁。”

    “八岁就读五年级了?怎么可能呢?孩子都已经八岁了,那你们什么时候结的婚啊?”

    “你这个老太婆,还有完没完了?走走走,别打扰人家搞卫生了。”王伯伯一边笑着,一边推搡着,将赵阿婆推了出去。

    “干什么啊?我问问都不行啊?这太奇怪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语嫣微微一笑,道:“赵阿婆,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有空您来坐坐,我会慢慢告诉您的,只是今天实在不巧,事情很多,改天咱们再慢慢说吧。”

    “好好,那你们忙,我先看看。”说着,赵阿婆背负着双手,厨房间、卧室里,东张西望着,时而点着头,时而摇摇头,突然大呼一句:“哇!这把剑倒是蛮好看的,能给我家孙子玩几天吗?”

    语嫣道:“这剑十分锋利,小心割伤了手。”

    赵阿婆呵呵的笑着:“我家孙子啊整天就喜欢这些刀啊剑啊棍啊的,不如我花100元,你卖给我吧?”

    语嫣微笑着摇摇头:“赵阿婆,这剑不卖。”

    “不就是一块废铜烂铁嘛,你们都这么大了,想来也是没用了,不如卖给我,我代我孙子先谢谢了。”

    “放下吧,阿婆,这剑不卖的。”

    “再加100也行啊。”说着,赵阿婆十分爽快的掏了两张“毛爷爷”放在桌子上,“就这么说定了,啊。”

    王伯伯摇摇头:“人家说了不卖了,你怎么……”

    赵阿婆揣着剑,道:“一把剑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把剑留下。”方羽压着火,一字一句的说。

    “给我家孙子吧,我孙子可喜欢了……”

    “碰”的一声,方羽重重的捶了一下桌子,茶杯吓得“跳”了起来,赵阿婆的心也跟着一跳,不由自主的放下了剑。

    “把你的钱拿走!”

    “阿婆,您看,我们这搞卫生呢,乱七八糟的,您要不下次再来吧。”语嫣知道丈夫生气了,赶紧送走了赵阿婆。

    “一把破剑,还当宝贝了!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赵阿婆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着。

    “我就没见过这种老太婆,什么玩意!”

    “好啦好啦,不要为了她扫了我们的兴致。”语嫣笑了笑,递过来一块抹布,“你擦桌子,我来拖地。”

    “还是我来拖地吧。”

    一个温馨的小家便在夫妻两人的手中渐渐的有了些许的模样,这个时候,忽闻有人按门铃。

    “您好,请问,您是金语嫣吧?”

    “是的,我就是。”

    “您购置的两张小床到了。”

    “怎么买两张呢?”

    “孩子们都已经八岁了,还让他们睡一起么?”语嫣笑着,让人在西面的房间里摆了两张床。

    而后,两人又商量着该如何的布置房间。在书房里,摆上一个针灸铜人,在书架上放上孙思邈的两本医书,两本剑谱,又在书房里清空了两个抽屉,一个放着衣服,一个放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这些,如今都是无价之宝。

    而学校里的两个孩子,正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课。这里的一切,对于兄妹俩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但同时也牢记父母的教诲,不打架、不骂人,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上课不做小动作、不开小差、要举手发言。

    “铃铃铃……”上课铃声响了。

    因为正正和圆圆身材最矮小,所以安排在了最前面。而所有的书本,校长早就安排好了都送到了兄妹俩的手上。这节课,上的是语文。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同学们请坐。”

    就在其他同学们纷纷坐下的时候,前排突然窜出一句话:“谢谢老师。”

    同学们一阵哄笑。

    正正疑惑了:“老师请我们坐,我们身为学生,岂有不谢乎?”

    同学们的笑声更大了。真是奇怪了,难道说错什么了吗?

    “你们笑什么?”圆圆有些生气的说道,“老师授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焉有学生坐着,老师站着的道理?”

    正正接着说道:“老师,我想到了一首诗,以此来献给老师。”

    “哦?你说说看?”这么可爱的孩子,老师不由得笑了。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真是好诗!你知道这是谁写的么?”

    正正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回答道:“启禀老师,这是清朝郑板桥的《新竹》。”

    老师赞许的点着头,道:“我们为方正同学、方圆同学鼓掌!”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责。”老师点点头,道,“下面,我们正式上课。把书本翻到第22页,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古诗词三首》,先来看这一首,这是唐朝诗人吕岩写的《牧童》。”

    老师抬头看着同学们,道:“昨天你们应该都预习了吧?那么,谁来解释一下这首诗?”

    同学们一个个的低着头,恨不得钻进书本里,,或者变小了身体,好让老师没看见自己。

    这时候,正正毕恭毕敬的举起了右手:“老师,我来作答。”

    老师有些惊讶,她压根就没想让这两个孩子起来回答,原因很简单,他们俩是今天刚来的,书本也是今天刚发的。但是,全班就只有他一个主动举手,也罢,那就让他试试吧。

    只见正正将书本合上,熟练的背诵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翻译过来就是,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我们为方正同学鼓掌!”老师的目光中满满的全是赞许。

    而在数学课上,便是圆圆的“天下”了。

    当数学老师问同学们,有位叔叔问茵茵几岁了,她说:“如果从我三年后年龄的2倍中减去我三年前的年龄的2倍就等于我现在的年龄。”请问,茵茵今年几岁了?

    “哪位同学能作答啊?”

    他的话音刚落,圆圆便举起了双手:“老师,我能作答。”

    “哦?你这么快就知道了?那你上台来吧。”

    “好的,老师。”圆圆毫不畏惧,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的写了起来。

    设今年x岁

    x2x32x3

    x12

    “相当好!”数学老师点头赞许着,这个孩子聪明伶俐、思维敏捷,是个学习的好料。

    这半天下来,老师们便在办公室里议论开了。

    “姚老师,听说今天你们班刚来了两个插班生,是吧?”

    姚老师是个年约四十的优秀教师,任教十五年,一向以严格著称,很少褒奖学生。此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夸赞道:“可不是嘛,张老师,这两个学生啊,聪明的不得了,你看看他俩做的作业,字迹工整,思路清晰,表述准确,是两块难能可贵的好苗子。”

    姚老师这么的夸奖,那可是有生以来的头一遭啊。这个时候,数学老师进来了,一进来便大呼一声:“乖乖,不得了!”

    “怎么啦?”

    “圆圆这个小女孩不得了!我刚特意给她出了一道六年级最难的题目,没想到,三分钟后她竟然解答了出来。不得了!不得了啊!”

    “是吗?”张老师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脸上写满了羡慕,“我怎么就遇不到这样的学生呢?”

    姚老师笑着说道:“我已经看出来了。不知道你们看出来了吗?在文采方面,方正同学略胜一筹,在才思敏捷方面,方圆同学更胜一筹。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特点。”

    这个时候,有一位老师匆匆的跑了进来:“你们快出来看看。”

    姚老师追出来一看,正值中午时分,几乎所有的同学们都聚集在操场上。这是怎么了?难道有同学在打架?

    姚老师追到操场上,拨开人群,却见方正和方圆兄妹俩闪转腾挪、上下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