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人法相-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的灵气莫非真的很匮乏?”邢羽一愣。

    虽然世俗中的灵气比不上玄黄书院那里的灵气浓郁,但日常呼吸吐纳的灵气还是完全足够的。

    “很匮乏。”花翎微微点头,“海外诸岛的灵气要比这里浓郁十倍有余,至于西方的修真国度,则是在二十倍以上。”

    “那甚至比书院那里还要浓郁不少。”邢羽一惊。

    “不错。”

    “这是为何?”

    “因为这里的灵脉很久之前就断了,无法实现周天循环,只剩下寥寥数根灵脉还在释放着稀缺的灵气,给修士提供一个堪可修行的环境。”

    “那为什么林修海院长他们这些修为极高的修士都留了下来?”邢羽反问道。

    “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花翎无奈一笑,“赵括师兄去年便已经筹划着要离开这里,去西方修行。”

    “昆仑历代的弟子莫非都是离开了中原?”邢羽问。

    “没错。”花翎微微点头,“之所以我昆仑弟子极少下山,便是因为弟子们大都在闭关修行,突破到结丹境界便是下山走一遭,随后便是继续闭关,待到元婴,便离开中原。”

    “那他们都去了哪里?难道都是西方和东海?”

    “基本如此。”花翎略一思索,“不过也有人留下,但留下的师长很少,每一代只有寥寥数名弟子留下。或是继任院长,或是作为长老,指导书院后辈弟子修行,毕竟,若是师长们都离开昆仑,昆仑的传承便是断了。”

    “那你们昆仑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十七人。”

    “竟是这么少。”邢羽一惊。

    玄黄书院也是十几人,昆仑也是,其他书院大抵也是如此,莫非五大书院,加起来竟是没有百人?

    “方寸更少。”花翎轻笑,“只有六人。弟子四人,师长两人。天山书院人数在十人左右,不过至于是左还是右我便不知道了,你得去问你宋玉师兄。”

    “那白鹿洞呢?”邢羽问。

    “白鹿洞稍多一些,但也不到二十人。一般而言,白鹿洞书院的弟子最后都会去宗老阁,协助皇家处理世俗之事。”

    “竟有此事?”邢羽一愣。

    “是啊。”花翎微微点头,“若是真心求道,便会去昆仑玄黄天山方寸这四大书院,甚至是以前的稷下学宫,但若只是为了踏上修途,在世俗搏个名利,则是会去白鹿洞书院。”

    “这是为何?”邢羽疑惑问道。

    “白鹿洞书院便在世俗之中,位于江南的一座道观。弟子们每日都是下山上山,与世俗为伴。它本就是夫子晚年草创,由其弟子颜渊传承下来的书院。虽然因为杂修儒道而不被儒门接受,但其毕竟源自儒门,亲近世俗,故而在世间倒也广受尊重。”

    “白鹿洞。”邢羽微微点头,“宗老阁内有多少白鹿洞书院的人?”

    “大概在三成左右。”花翎一笑,“之前院长说过,魏国若不是得到了白鹿洞书院的帮助,导致儒道两门最终也是倒向魏国,中原争霸,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白鹿洞书院的影响竟有这么大?”邢羽闻言哑然。

    虽说白鹿洞书院出了不少大儒,在世俗声名极重,但在修真界应是差上不少。毕竟几十年前的那个乱世之中,许多宗门都是入世相助诸国争霸,在整体实力上,白鹿洞书院是排不上名号的。

    “是啊。”花翎微微点头,“我也是听院长说的。道门那时是支持晋国,大汉的末代国师便是出自道门。等到魏代晋国后,道门转而支持前秦,不然,前秦为何能在中原称霸许久,而魏国在一统中原之后又为何接连大封儒门弟子,以此压制道门。”

    “这话怎讲?道教不是大魏的国教么?”

    “的确如此,但道教与道门却又相去甚远。正一派、天师府、道门都是道教的分支。便如珈蓝寺、万佛宗是佛教的分支,白鹿洞书院以及儒门都是儒教的分支一般。教派与宗门是一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原来如此。”邢羽一笑,“诸教延续传承,最后都是分了数支。”

    “没错。”花翎一笑,“儒门以前是大汉的国教,但道门也并不差,而且天师府是一直支持宇文家族的。魏太武帝被囚于蛮族的时候,天师府的人便一直在帮助魏太武帝。天师府创立自和帝年间,第一代天师张云鹤在整个中原修真界内都是称得上是无敌。明帝年间天师府成为诸宗之首,等到大魏统一中原后道教便是顺理成章成为国教,然而道门的日子却不好过。天师府虽然不是宗门,但在南方,天师府的声名以及威慑力却是远超万佛宗以魔宗,毕竟天师府有着朝廷的支持。而这两年,天师府的弟子也是越来越多,南方许多大城内的守护者都是来自天师府。”

    “三门两宗看来只是名义上的最强宗门,真若开战,孰强孰弱倒也难以说清。”邢羽微微点头。

    “不错。儒门这些年出名的修士也是越来越少,弟子们刚刚踏上修途便是忍不住登入庙堂,道门虽被打压,但却有不少人耐得住寂寞,在终南山上修行。三门之中,现在其实只有万剑门名副其实算得上是大教。”花翎唏嘘道。

    “所以皇帝便想依赖书院制衡天下诸门诸教,达到一个平衡。”邢羽断然道。

    “没错。”花翎赞同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我们更得小心应对。下山辅政之事必须万分谨慎。”邢羽微微皱眉,“等你结丹之后,你再下山找我。我应该还要在书院待上两三年,你现在已经是筑基中期,距离结丹应也用不了五年的时间吧?”

    “五年么?”花翎微微皱眉,“四年便足够了。”

    “一言为定。”

    邢羽伸出手,“拉钩。”

    “拉钩。”花翎一笑,喜悦的伸手和邢羽拉钩约定。

    “我等你。”邢羽轻轻拥住花翎,在她耳畔低声说道。

    :。:

    wxi7

第一百三十六章 崆峒山顶() 
冷月无声,大地静寂。崆峒山间云雾升起,皎洁的月光也是被其遮掩,泛着微光的云雾在天地间缓慢涌动,蜉蝣滋生,古树婆娑。

    邢羽和花翎牵着手往崆峒山顶走去,彼此间虽不言一语,但心底却是春水潺潺,恍如置身暖春。

    树影幢幢,天地间一片凄冷。纵是山顶,也是古木林立。

    寒风呼啸,邢羽与花翎坐在悬崖边上,相顾无言。

    “昨夜风兼雨,窗帏飒飒秋声。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邢羽看着山崖下起伏的云雾,忽然想起了姚安死前念过的这句词。

    “为何要说这句词?”花翎一愣。

    这句词承载的意味太重,见证了两个王朝的兴衰起落,虽则颇具韵味,但向来少有人提。

    “只是有些感慨。对于我们来说,大概世间诸事是真的宛如流水一般潺潺而逝难以追回的吧。毕竟修真路上无寒暑,一次闭关可能便是三五年的时间。”

    “是啊。弹指一挥间便是一个寒暑,人世间繁华如水,一个寒暑便足以发生许多故事了。”

    邢羽忽然一愣,喃喃说道,“其实每段故事都是相似的吧。姚安纵火自焚辞世,未尝不是因为自己见证了赵煜的纵火自焚。”

    这句词其实并不是姚安所作,虽然姚安也是颇具文名,写了不少为世人称道的诗词。但这其实是前秦末帝赵煜所作的词,也即是那位素有文名,军政一应交付后秦太宗姚崇的书画皇帝。

    姚安死前念的竟是被他父亲篡位之人的词,这中间的讽刺意味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大魏国子监修史之时,便将姚安斥为是无能之徒,比前秦末帝赵煜还不如。

    这个评价虽然低劣,但其实也还算中肯。

    姚安虽然颇具文名,但其纵火自焚的时候不过三十岁,留下的诗词也大都被林览等人放火焚烧殆尽,少有流出。

    而赵煜虽被后秦太宗所逼退位,最终也是纵火自焚,但却在中原文史上留下了极其浓重的一笔。

    魏太宗嗣圣十三年,陈桥兵变,前秦太宗姚崇登基称帝,次日回京迫使赵煜退位。赵煜退位后被姚崇封为文乐公,成为中原文坛之首,这首词便作于永嘉初年的秋天。

    当时赵煜在府上大宴宾客,吟诗作对,但却没能写下一首令自己满意的诗词。

    宾客们兴尽离去后忽下小雨,一夜风雨潇潇,赵煜头疼不已,直到凌晨方才入睡。

    次日醒来,窗外枫叶瑟瑟,魏太宗驾崩的消息传到汴州,一时间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