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皇纪-第1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九公!

    盛世贤相!

    整个大唐帝国德高望重,最受人推崇的存在。即便已经退位几十年,隐居于四方馆中,在朝野内外,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和声望。这一方面,恐怕就连太师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而“九公”两个字,就足以代表一切。

    “父亲!”

    王亘站在大殿上,心中一震,他也没有料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刚想过去,九公一个眼神,王亘脚下一滞,立即停了下来。

    “太师,我们好久不见!”

    王九龄拄着一根拐仗,望着殿上微微一笑,随即踏步走了上来。

    “九公!”

    “九公!”

    “九公!”

    ……

    看着这道苍老的身影,大殿内,所有的文武大臣,不管是文道还是武道,纷纷尊敬的低下头来,朝着两侧退出,为九公让出一条通道。就连太史令颜文彰这样的存在,也神色一肃,脸上露出敬仰的神色,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退到一旁。

    作为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九公在朝堂中的影响是所有人难以想象的,甚至很多朝中的大臣都是听着九公的传说长大的。

    哒!哒!

    九公手上拄着一根白色的木头拐杖,缓缓地向着大殿中走来,清脆的声响在整个太和殿回荡。

    “九龄见过陛下!”

    走出数丈之后,九公突然停下脚步,微微躬身,朝着大殿上方,珠帘后的那道身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你也来了。”

    一个声音从大殿上传来,声音依旧高高在上,威严浩荡,但却如吹皱的池水,透出一丝温和的味道。

    圣皇和九公,一君一臣,君仁臣恭,相得益彰,共同开创了大唐三十年,前所未有的盛世,传为大唐的佳话。虽然九公已经辞去相位,退隐几十载,但是在朝野和圣皇心中显然还有不凡的分量。

    另一侧,太师心中一沉,九公和圣皇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但是其中流露出来的君臣之谊却看得太师眼皮狂跳。

    “九龄,这次可是为了令孙而来?”

    太师开门见山道,眼神凌厉无比。

    “是,也不是。”

    九公笑了笑,坦然道。

    “大唐的律例,廷议之中,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亲属,一概回避。这一点九龄不会不知道吧。”

    满朝文武,能直呼“九龄”这两个字的,也就只有身为文臣领袖的太师了。二人都是两朝老臣,而且同样已过古稀。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九公微微一笑道。

    “但是,王冲是你的亲孙子!”

    太师眼神凌厉,逼视着九公道。

    “呵呵,仲谧还是和当年一样,一点都没变啊。”

    九公淡然一笑,如春风拂过,将太师的攻击化为无形。太师德高望重,就连蒋元让、颜文彰这样的老臣、重臣,甚至包括宋王、齐王这种皇室亲王,也得在太师面前恭恭敬敬,能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叫出太师字的,恐怕除了九公之外,其他也就没有人了。

    “怛罗斯的事情,虽然是因我那顽劣的孙子而起,不过,所涉及到的,却是朝廷‘战’、‘和’的根本,所以,王冲虽然是我的孙子,但却并不避讳。”

    九公伸开拐仗,继续往前走。

    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纷纷都望了过来,集中在九公身上。九公走的很慢,但却很稳,看着身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奇异的和谐感,就好像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大殿上方,太师的脸色早已变得铁青无比。这不是普通的廷争,而是涉及到文武之争的根本,这个时候,他最不希望的见到就是王九龄。

    “刚刚太师的话,九龄也听到了,这一次九龄破例离开四方馆,踏足朝廷,只想说一件事情,‘以战求和则和存,以和求和则和亡’。所以当年,老臣为相的时候,东西突厥汗国寇边,尽管可以选择和谈,但是老臣还是义无反顾带领大军出征突厥大草原,击溃突厥人。正是因为这一战,才取得了之后十几年的太平,突厥人不敢再轻易寇边。”

    “大食人和帝国素无来往,如果未战即求和,未免使对方心生怠慢,低估大唐,以后的战争恐怕无穷无尽,所以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也为了天下的百姓,老臣以为,尽快驰援怛罗斯才是上策。”

    说完最后一句,九公身板挺直,衣袖微拂,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大殿上针落可闻,九公德高望重,名满天下,是大唐的贤相,盛世的缔造者,以他的身份,说出这番话来,是真正的掷地有声,拥有非凡的分量。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在怛罗斯事件中的观点,同样也是为相几十载,说出来的治理心得,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否定九公,就等于否定大唐的盛世,以及现在的太平。

    一时间,整个大殿里死寂无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思忖的神色,就连颜文彰和郑成礼、周太钦等人也是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太好了。”

    廊柱下,宋王长长的松了口气。九公居然会离开四方馆,在这个时候赶到,就连他都没有料到。太师是两朝老臣,地位极重,就连他这个亲王在太师面前说话,份量也是不够。如果不是九公,恐怕怛罗斯的事情就要尘埃落定,真的撤兵了。

    大唐在西域的经营,将要彻底的毁于一旦。大食、乌斯藏、西突厥三方会盟,之前的辛苦将要毁于一旦,祸患从此无穷无尽。

    “该死的老东西,坏我好事!”

    此时最气恼的莫过于齐王了,他咬牙切齿,神色愤恨无比。本来以为这次借助文臣的力量,可以彻底的压制宋王、王家一脉,没想到一个九公,立即令他功败垂成。而大殿上的太师詹仲谧,脸色早已难看无比。

    “九龄,别忘了,你可是文臣一脉!!”

    詹仲谧终于忍不住提醒道。

    整个大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文武之争,最后的转折居然不是来自于武道,而是文道,这是詹仲谧万万没有想到的。

    “呵呵,这么多年了,当年在老师那里,仲谧就是如此,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依旧拘泥于文武之见?在九龄的心中,没有文武之别,只有家国一体。所有的一切都以大唐和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怛罗斯的事情,唯有求战,方能得和,而如果求和,唯有战乱而已。这也是九龄支持驰援西北的原因!”

    说到最后一句,九公的声音掷地有声,神情也慢慢变得严肃起来。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心中无文武之分,一切以家国为重,这就是九公!

    ——这一点说来简单,但却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嗡!”

    九公的声音一落,朝堂内一片嗡嗡。众臣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众人只知道九公和太师同属文道,但是听九公的意思,两人当年居然还是同窗同学,这层关系令众人愕然不已。

    “陛下,老臣反对!国虽大,好战必亡!大唐连年战争,已经耗费国帑极巨,不宜再起边衅,和大食开战了!”

    太师沉声道。

    “陛下,臣附议老太师!”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铿锵的声音响起。蟠龙柱旁,齐王脸色一冷,突然走了出来,高声附和。九公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太重了,齐王担心现在再不开口,后面就没有机会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有了太师和齐王开口,文臣之中,意志坚定的反战派再次开口,但人数却远没有之前那么多。很显然,九公在朝中的威望和影响开始发挥作用。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出动,顶级军团!()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第五更!】

    轰隆隆,赵风尘体内轰鸣,一股股庞大的罡气在他体内疯狂涌动,速度越来越快,而赵风尘身上的气息也越来越强大。

    当罡气运转达到最急速的时候,只听一声惊天的轰鸣,刹那间,一股庞大的青色精气,浩浩荡荡,从赵风尘头顶冲天而起。

    远远望去,青色精气穿破殿顶,浩浩荡荡,贯通整个天地,那股精气给人的感觉如钢似铁,极其的沉重,甚至连皇宫西北角的整个大地,都在微微颤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那股庞大的精气慢慢散去,一切恢复了平静。而同一时间,殿宇中,赵风尘也缓缓睁开眼来。

    “可惜了,还是差了一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