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皇纪-第1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矿可以用来发展挖矿,冶炼锻造,兵器锻造,这些可以招收大量的农民,提供给他们工作。而铜矿、白银矿则可以用来铸造钱币,充实国库。同时,也可以调出一部分给蓟县,用于治理水涝灾难。”

    “蓟县的水涝灾害耗时良久,不是短时间能够治理的。这也是前几任官吏失败的原因。老百姓每天都要吃饭,不可能等上那么久。但是如果有朝廷的拨款。花上两三年的时间,调动所有人,专心修筑堤坝,洪水分流,同时使得土地自有恢复。等到水坝修起来,水涝灾害彻底治理的时候,那时候又可以重新发展农业、种植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王冲最后微笑着道。

    听完王冲最后一句话,大殿内的文臣武将一个个都异色连连。而蟠龙柱下,齐王的脸色则是黑得像锅底一样,难看无比。

    他指使林常信对付王冲,可不是为了让他出风头的。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就算王冲再聪明,他都可以想出办法来破坏。让他实施不了。但是如果蓟县有铁矿,铜矿,甚至是银矿,再加上王冲的计策,那么还不成功,那么傻子都知道有人在破坏。

    因为仅凭这些王冲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一局他已经彻底的失败了!

    “这个混蛋!”

    齐王紧捏着拳头,心中咬牙切齿。虽然他内心也希望这是假的,但是以王冲现在的身份,显然不会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因为风险太大,太容易拆穿了!而从群臣的反应来看,林常信的这次发难也是弄巧成拙,不但没有攻击到王冲,反而扩大了王冲在朝堂上的影响。

    “王大人,你说的这几支矿脉到底在哪里?我们这边即刻派人去勘探、挖掘。”

    另外一个文臣走出来问道。

    王冲这倒没有推迟,迅速报出了三个地方。矿脉深埋的地方都有一些特征,而且因为蕴含银铜铁的关系,山体表面和其他的山相比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很好辨认。

    “听到了吗,把这几块地方记载下来,即刻传给蓟县县吏,按图索骥,就地挖掘。”

    那名文臣道。

    “是,大人!”

    朝堂边缘,一名负责传递官员的小官吏迅速离开大殿走了出去。

    大殿上,王冲的大伯王亘和王冲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裁撤厢军!()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冲儿好样的!”

    透过眼神,王亘毫不掩饰自己的赞叹。刚刚的情形,连王亘都以为王冲要被人下套了,但是峰回路转,反倒让王冲在第一天的朝会中大放异彩,引得朝臣敬佩。

    从武道到文道,特别是涉及到参政议事,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所以大部分的武将都沉默不语,只在涉及到军事的时候才偶尔发言,但是在这一方面,王冲显然转换的相当自如。

    而大殿上方,高高的台阶上,圣皇一动不动,威如山峦。让人无法揣度他的喜怒哀乐。但是一旁的高力士却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虽然王冲也有着年轻人意气用事的毛病,但是不管是在内政还是在军务,王冲都确确实实是把厉害的好手。

    蓟县的议事很快结束,对王冲的针对和敌意明显少了很多。一些文臣偶尔提到王冲,也带着一股尊敬的味道,和之前的情况截然不同。

    随着时间的过去,需要廷议的事情越来越少,在这一方面,大唐还是保持着极度的高效,也正是因为这种高效,圣皇才将相当多的政务剥离了出来,垂拱而治。

    王冲默默地观察着一切,渐渐地对于朝廷的参政议政以及各种神秘的程序有所了解。不知不觉日上三竿,已经到了散朝的时候了。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王冲没什么印象的官吏,突然从班列之中走了出来。手持笏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陛下有令,说吧!”

    高力士看了一眼龙椅上的大唐圣皇,突然开口道。

    “陛下,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大唐周边,所有夷狄全部摄于大唐的势力,偃旗息鼓,放马南山,而且朝廷也已经和各邦签订了协议,互市通商,为了减少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臣提议,裁撤厢军,给予一定的补偿之后,让他们回归乡里,务农种地,从事生产!”

    轰!

    这名官吏的声音一落,刹那间整个朝堂立即炸开了锅,所有的武将全部看着那名官吏怒目而视。就连王冲都在这一刹,也霍的变了脸色。

    “陛下,臣反对!”

    “荒唐!厢军制度乃是高祖和太宗皇帝所立,牵一发而动国体,臣反对!”

    “裁撤厢军,除非我死!你们文臣,就是想要针对我们武将!少年侯都已经被你们调回来了,各地的都护军都已经裁撤,你们还想要什么!”

    “既然你们说的这么头头是道,那不如索性撤了所有的军队和武将,出了事情,你们文臣亲自上阵打仗!”

    ……

    大殿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所有军方一道的武将全部气的怒不可遏,就连兵部尚书章仇兼琼眼中都透出一股怒意。

    “混账!所以你们武将这是要要挟朝廷吗?”

    很快另一名文臣从班列中走了出来,厉声呵斥。

    “文臣治国,武将戍边,这是大家各自的职司。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那你们这些武将来治国啊!大唐建国至今,年年战争,国力空虚,劳民伤财,如今不正是趁着大好的局面裁撤厢军,改善民生时候!”

    第三名陌生的文官从班列中走了出来。

    接着是第五名、第六名……越来越多的文官也加入到了对武将的讨伐之中。特别是那名相要挟的武将,更是被驳得体无完肤。

    虽然在战场上,文臣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是武将的对手,但是朝堂并非沙场,武力在这里毫无用处。所有武将不论修为高低,在这里根本占不到丝毫便宜。

    “陛下!臣有本奏!臣要弹劾郑将军,危言耸听,妖言惑众,有损国体!臣还要参他一个渎职之罪!”

    另一侧,齐王打了个眼色,手下的文臣们也跟着推波助澜,加入到了对武将的讨伐中。

    在朝堂里,如果说宋王是坚定的主战派,那齐王就是坚定地反战派。在这一点上,他和这些文臣是一脉相承,不谋而合的。

    大殿上,王冲站在班列的末尾,看着文臣对武将发起的一步步攻击,瞳孔慢慢收缩,眼神变得越来越冰冷。

    呼罗珊的大军已经撤退了,各处的都护军也已经裁撤,儒家的监军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军伍的各个层级,军方已经一退再退,王冲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得理不饶人,还想拿厢军开刀。

    边陲各府的都护军裁撤了,一旦发生战事,还可以从各地的厢军中抽取精锐,补充进来,迅速恢复到以前的全胜状态,但是如果连厢军都裁撤了,那就是彻底的决断了大唐的根本。

    朝堂上文武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就在所有武将被文臣群起而攻之,口诛笔伐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洪亮在大殿上响起。

    “陛下!臣反对!”

    听到这个声音,偌大的大殿上方突然一片死寂,所有的争论声瞬间消失,一名名武将看着王冲的方向,神色激动,大受鼓舞。

    “异域王!”

    现在在整个军方,王冲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虽然崛起的时间很短,但是论影响力,就算两个边荒的大都护、大将军都无法与之相比。

    单单王冲一个人的分量就超过了大殿上所有的武将。更不用说王冲出生显赫,爷爷王九龄乃是整个大唐万民敬仰的贤相,这不是任何一个武将可以比拟的。

    “王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提议裁撤厢军的陌生文臣突然扭过头来,望向王冲,其他人的目光也纷纷落在王冲身上。整个大殿针落可闻,气氛剑拔弩张,变得微妙起来。

    “陛下,臣以为,裁撤厢军的提议毫无必要,可以直接废除!”

    王冲连理都没有理说话的那名文臣,而是抬头望向了大殿上方的圣皇。

    “王冲!你放肆!各方的都护府年年征战,已经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难道你们还想这样坚持下去吗?”

    又一名文臣走了出来,被王冲的态度彻底的激怒了。

    “所以,你的意思,将士们在边陲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就是在奢靡享受,鱼肉百姓是吗?”

    王冲回过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