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珍馐传-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天气火辣辣地热,庙会上人来人往的,茶摊的茶水与酸梅汤价钿公允,是以生意大好,过往总角黄髫的小儿,豆蔻年华的小娘子,斯文悠闲的书生,发苍齿摇的老人家,都会得停下来,吃一盏茶汤,歇一歇,再继续逛庙会。

亦珍见茶摊生意这样好,惟恐汤伯一人忙不过来,便同英姐儿约好了,过半个时辰,在西林禅寺山门前汇合。

英姐儿晓得亦珍家里靠这茶摊供养一家嚼用开销,是以并不埋怨,自带了家里的两个丫鬟婆子,逛庙会去了。

留下亦珍与丫鬟招娣在茶摊里,汤伯舀酸梅汤兑上香甜的桂花蜜与甘冽清澈的井水,亦珍负责

将茶汤端至客人手中一并收了银钱,而招娣则坐在小杌子上,埋头利落地清洗客人吃过的茶盏。

亦珍刚收了钱头一位客官放在茶盘里的一钱银子,收拾了茶碗,就见一个方头大耳,通身透着一股子老爷气派的中年员外,踱着方步走到茶摊跟前。

亦珍正打算上前招呼,只见员外老爷身后猛地蹿出个面白无须的矮胖子,一把自袖笼里摸出块轻柔细腻的葛布巾子,在茶摊的条凳上来回仔仔细细地抹了两把,这才对员外说:“老爷您请坐。”

把亦珍瞧得一愣。

老爷也啼笑皆非地睨了矮胖子一眼,“出门在外,自然要入乡随俗。人家坐得,老爷我有什么坐不得的?”

“是,老爷说得是。”矮胖子满口称是,随后转头,尖着嗓子问亦珍:“小娘子,你家的茶摊有什么喝的?”

“我家茶摊只有凉茶与酸梅汤卖。”亦珍清亮亮地回答。

“那就各来一碗酸梅汤罢。”老爷道,又看了看临桌正在就着茶果吃茶的老妪,“再配些茶果来。”

“好叻。汤伯,三碗酸梅汤并四喜如意茶果一碟!”亦珍脆生生地道,“请稍等片刻,老爷点的酸梅汤与茶果马上就送来。”

矮胖子一边剥开茶叶蛋的蛋壳,一边留神老爷,见老爷神情愉悦,姿态放松,心知老爷这时是极开心的,一边将剥好了壳的茶叶蛋先递给坐在下首的宗冀。

宗冀接过茶叶蛋,咬了一口,细细品味,然后微不可觉地向着矮胖子摇了摇头。矮胖子见了,这才又剥了一只茶蛋,双手奉给老爷。

这时老爷要的酸梅汤与茶果也送了上来。

照例宗冀先尝过了,才由矮胖子奉给老爷。

老爷坐在茶摊里,一边吃着茶叶蛋,一边喝着酸梅汤,眉宇间竟露出一股子说不出的舒爽来,“想不到这小小的路边茶摊,做出来的酸梅汤,竟比家里厨子做的味道还好。”

矮胖子闻言,也滋溜溜喝了一大口酸梅汤,咂舌道:“果然比在家里喝的还酸甜适口,隐隐还透着股子桂花香。”

老爷嘉许地点点头,“你这老东西,嘴巴倒是刁。”

矮胖子嘿嘿一笑,“跟着老爷,有幸能食得山珍海味,这才养出老奴的一张刁嘴。老奴这全是凭了老爷您的福气呢。”

一边正吃茶叶蛋的宗冀听了,几乎被最后一口蛋噎死,忙端起手边的酸梅汤,“咕嘟咕嘟”一下子全灌了下去,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次的护卫任务,最辛苦之处,倒不是要陪着老爷天南地北的游玩,而是要时时听矮胖子对老爷无所不用其极的吹

捧。即便已听了一路,听到两耳流油,他还是不适应啊。

矮胖子横了宗冀一眼,“哼!不识货!简直是牛嚼牡丹!”

老爷听得哈哈笑,“宗冀在北地长大,不识货也是常理。”

矮胖子瞥了一眼生意很是兴旺的小茶摊,低声问老爷:“老爷若是喜欢,老奴去向那店家问了方子来,回家自做给老爷吃?”

老爷呷了口酸梅汤,摆摆手,示意不必。

矮胖子想一想,便作罢。

三人吃罢,矮胖子自袖笼里摸出一锭银元宝来,婉转曲折地叫了一嗓子:“小娘子,结账!”

亦珍听得心肝儿颤了几颤,赶紧过来,“三盏酸梅汤并四喜如意茶果一叠,拢共一百二十文。”

矮胖子将白胖手心里的银元宝掼到亦珍端着的托盘里,当啷啷一声,惹得不少路人都看将过来。

“客官,小店做的是小本买卖,弹不开这一锭元宝。”汤伯见了,忙趋前来,弯着腰,小声说。

矮胖子“嗤”地一声,“赏你们的,不用找了!”

说罢伴了老爷继续逛庙会去了。

汤伯暗暗觑了亦珍一眼,惟恐亦珍觉得受人施舍,抹不开面子。不料小姐面上云淡风轻,心平气和,“汤伯,既是客人赏的,就收下罢。”

又见左右卖果子与绣品的小贩脸上不无羡妒之色,压低了声音对汤伯道:“今日收入,足以抵得上平日里一旬的收入。汤伯弗如先收了茶摊,回家去罢。”

汤伯一想,也觉得小姐说得有道理。

老话说“财不露白”,刚才那几位给了一大锭银元宝,教周围的小商小贩看见了,还不定如何羡妒呢。再说这谷阳桥前头,本就不是他素日支茶摊的地方,万一要是教有心人看得去,觉得自家的茶摊影响了他家的生意,到时候闹起事来,他一个小老儿,小姐和招娣两个女孩儿家,如何是好?

汤伯赶忙趁茶摊上正巧没有客人吃茶,将茶摊收了,家伙事儿一一都放到独轮车上,关照招娣好好伺候小姐,这才吱嘎一声,推了车,快步往家去了。

亦珍站在桥头,目送汤伯已有些佝偻的背影下了桥,去得远了,这才带着招娣,往西林寺山门前慢慢行去,与英姐儿汇合。

作者有话要说:早起打算更新,才打开主页,倏忽听见耳边响起若有若无的音乐以及人声。。。环顾四下,除了我又寂寂无人。。。。一愣之余不免想:莫非这两天恐怖片看多了?遂支了耳朵细细去听声音的来源。好么!原来是老爷昨晚看电影插着耳机没拔,刚才开主页弹出个游戏,音乐与人声透过耳机传了出来。。。。

☆、13

第十二章 一夜成名(1)

亦珍在山门前等了约一盏茶功夫,就见英姐儿与她家的丫鬟婆子走了过来。

英姐儿手里拿着个草编的雀儿,身后婆子手里还拎着两个油纸包。丫鬟在旁替她撑着竹骨油纸伞。

看到亦珍已经等在山门前,英姐儿略略加快脚步,婆子在一边小声提醒:“小姐,步子小些。”

英姐儿很是不耐烦这些,却又不得不听婆子的,只好迈着小碎步,来到亦珍跟前。

“珍姐儿,等久了罢?”英姐儿示意婆子将一个油纸包递给亦珍,“这是我在前头买的新出炉的松饼,快尝尝看!”

她家的婆子又在她背后耳提面命:“小姐,女孩儿家家的,哪有当街拆了油纸包,一路吃东西的?等下到了寺里,寻个僻静处,坐下来慢慢吃才是正经。”

英姐儿烦得真想当街翻白眼,奈何想到家中母亲的手段,终是忍了下来,秀秀气气地说,“妈妈说得极是。”

这才上前挽了亦珍的手,两人一道进了山门。

西林禅寺始建于南宋年间,初时名为云间接待院,后在元朝初年被元兵放火焚烧,毁于一旦。直到太祖时候才得以重建,改名为西林禅寺,并在寺内修建起西林塔宝塔。为纪念创建云间接待院的高僧圆应禅师,故而西林塔又称圆应塔。圆应塔塔势峥嵘庄严,附近州府无出其右者。

禅寺内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巍峨肃穆。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坐式说法像法相恢弘慈悲,半开半闭的一双法目注视红尘。两旁则供有十八罗汉,观音大士和三十二应身像。

每日都有善男信女来寺中烧香,求神拜佛,初一十五以及各个佛节,寺中香火更是旺盛。今日乃是月望,又逢庙会,寺中香火鼎盛,香客云集。

亦珍与英姐儿跟在信众身后,排队捐了功德银子,随后才一次跨过大雄宝殿的门槛儿,进入殿内。

轮到亦珍与英姐儿时,两人跪在蒲团之上,接过丫鬟递来的三柱清香,以食指中指轻轻夹住香杆,拇指顶着香的底端,自胸前微举至齐眉,在心中默默祈祷,如是拜了三拜,将三柱清香插在案桌上的香炉里。

有寺里的小沙弥递了签筒过来。

亦珍接过签筒,暗暗将自己想求的,在脑海里反复想着,随后轻轻抖动签筒。不一会儿,一支签“啪嗒”一声,自签筒里掉落出来。

亦珍弯腰,捡起地上的签条,看了一眼上头的干支之数,随后默默出了大雄宝殿。

正殿中法相庄严,人人肃穆,英姐儿也沉潜下性子,等出得殿来,这才挽了亦珍的手,小声问:“你许了什么愿?”



待亦珍回答,又自一笑,“一定是求佛祖保佑你娘,让你娘早点好起来,是不是?”

亦珍抿唇一笑。

英姐儿瞥了一眼亦步亦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