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大亨-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杨靖就发动了“天眼”的看透技能,果然,在这个画轴中,隐藏着一卷包裹在一些丝绸中的绢本。虽然无法看清楚那个绢本上画的是什么,但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已经可以确定这个藏在画轴中的绢本,应该就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不过,就在杨靖准备想破坏这根画轴找出那幅《清明上河图》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一下,随即终止了自己的动作。

    “不能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找出这幅画来,故宫博物院的那幅《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张择端的真迹,要想证明故宫博物院的那幅画是仿品的话,这幅画必须要当着一些名气足够大的书画大家的面找出来才行!自己要是贸然的把这幅画找出来的话,难以服众啊!”

    杨靖想了想,又利用“天眼”的看透技能看了看另外一个画轴,果然,在那个画轴中也藏着有点东西,只不过东西并不多,似乎是一些纸张什么的。

    不过这些纸张同样被一些丝绸包裹着,杨靖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

    小心翼翼的把这幅长达六米多的画卷再次卷了起来,虽然很清楚这种保存了八百多年的老画这么经常性的打开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做法,这会对这幅画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杨靖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些了。

    相比于那幅极有可能是真迹的《清明上河图》,赵令穰的这幅《江宁大江图》就不算什么了。

    杨靖也知道赵令穰这个人。赵令穰是北宋一位著名的画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五代孙,而宋徽宗赵佶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代孙,因此赵令穰和赵佶是同一辈的表兄弟。

    赵令穰不仅拥有皇室血统,而且还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有资料记载,“赵令穰幼时即爱书画,富于文学修养,家藏有晋唐以来法书名画。他与画家文人时相往来。宋徽宗赵佶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切磋画艺。”

    甚至就连大名鼎鼎的苏轼都对其字画钦佩不已,赵佶当了皇帝之后也时常与赵令穰切磋画技,这足以证明赵令穰在北宋书画界的地位之高了。

    “只是这赵令穰怎么会画出如此低劣的《江宁大江图》呢?就这水平的,与赵令穰的名气可是相差甚远啊!还有,赵争明明说这幅画是他家老祖宗画的画,难道这赵争竟然是赵令穰的后代?”

    杨靖的脑子里有点糊涂,不过再仔细想想的话,似乎赵令穰就是赵争的祖先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他们都姓赵;其次,赵令穰可不像他那个短命的弟弟一样只活了32岁,赵令穰似乎活的时间挺久的,貌似他好像当年就跟着赵构下了江南,在南宋初期才死的。要是赵令穰南下的时候,在建康府(今金陵)停留了一段时间,留下后代呢?

    这种事谁又说的准呢?

    就是不知道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怎么会跑到赵令穰画的这幅《江宁大江图》的画轴中去。

    想到另外一根画轴中藏的那些纸片上很有可能就是记载着其中的辛秘,杨靖就觉得自己胸腔里好像忽然多了七八只小猫,在那里使劲的挠啊挠。。。。。。

第二八六章 用厨艺征服他们!() 
为了给藏在画轴中的《清明上河图》证实其身份,这卷画是现在绝对不能动的!

    杨靖就是心理再痒痒,也知道这个道理。

    画轴里藏的不是别的画,那可是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啊!

    就连圣戒见了这幅画都蠢蠢欲动,可想而知这幅画的价值了。不能因为一时的痒痒,就忍不住抓挠,那会让这幅画的鉴定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因素的。

    忍着内心的痒痒,杨靖干脆直接就把这卷画扔进了储存空间。眼不见心不烦,这下子感觉好多了。

    可是这幅画带来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杨靖一点睡意也没有了,干脆又从储存空间中把那些收来的曰本瓷器拿了出来。

    还别说,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曰本瓷器的颜色显得格外的靓丽,哪怕这些瓷器最起码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不得不承认,曰本瓷器在釉色渲染这方面做得确实是别出心裁。

    杨靖又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查询“阿部碧海”这个人。

    不查不知道,一查杨靖才有些震惊。

    原来这个阿部碧海可以说是曰本明治时代九谷烧的宗师级人物,他的作品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极受追捧,只不过因为年代有些久远了,现在即便是在曰本国内,阿部碧海烧制的九谷烧也已经极为罕见了。

    在曰本,阿部碧海烧制的九谷烧作品,存世量只有七件,每一件都绝对是曰本的国宝级瓷器。

    看到这里,杨靖心中就有点“美极了”的感觉。

    没想到只不过是临时起意跑了一趟1982年的金陵,逛了一趟那个时代的黑市,一不小心不仅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还用二百块买来了整整十一件阿部碧海的九谷烧。

    那幅《清明上河图》暂时不管了,可这十一件九谷烧要是在现在,可真是价值不菲啊。

    要是让曰本人知道自己手里有十一件阿部碧海亲手烧制的九谷烧,估计整个曰本都得沸腾了。

    曰本的文化师承于华夏,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曰本的文化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曰本人对于文化的传承是看的非常重的。

    在华夏,三四百年的瓷器有的是,不是历代官窑的精品,很难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可在曰本就不行了,就好像只有区区三百多年历史的九谷烧或者是有田烧,都能被当做国宝。

    “就冲曰本人对这些九谷烧的狂热崇拜,这十一件九谷烧应该可以有些作为啊!嗯,曰本人手里可是有不少当年从华夏抢来的国宝级的文物呢。。。。。。”杨靖手里把玩着一个九谷烧茶杯,心中暗暗的想道,一个隐隐约约的念头渐渐地形成了。

    因为出去了这一趟淘来了这些宝贝,杨靖几乎一晚上没睡着,一直到了早晨快五点了,他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结果早晨不到八点,格格打来的电话就把他给吵醒了。

    媳妇施展无上召唤术,杨靖自然无法拒绝。于是苦逼的杨靖只能强睁着足有千斤重的眼皮,一路上打着让出租车司机差点都跟着睡着的哈欠,来到了格格的家。

    既然大白天的来到格格家,杨靖总不能过家门而不入,幸好在来金陵之前,他早就在储存空间中准备了好多天衢特产,还有从美国带回来的特产,这才不至于空着手上门。

    这间别墅里不光住着格格,格格她阿婆也在这里住呢。有老人在,登门要是不捎点东西,那就显得太没礼貌了。

    四只鲜扒鸡、四盒花旗参、四盒乐陵金丝小枣外加四支啸鹰酒庄的红酒,让老太太乐得眼睛找不到眉毛。

    老太太就是相中杨靖了,东西什么的倒无所谓,这小伙子登门,对老太太来讲就是最好的事情。

    结果老太太这一高兴不要紧,小两口干脆也别出去了。今天格格家里除了保姆之外就格格自己,她要是再跟着杨靖出去,把老太太自己一个人闪在家里怎么说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再说了,杨靖一看就是一夜没睡好的样子,于是格格干脆就取消了上午出去的计划,在家里和杨靖陪着阿婆说话。

    说了一大出子话,喝了两大杯浓浓的红茶,杨靖的精神头也上来了。眼看着快要到中午头吃饭的时候了,杨靖干脆就撸起袖子亲自下厨,做了四菜一汤。

    扒鸡是现成的,放进盘子里往蒸锅里一放,稍微一热就能直接上桌。格格家厨房的冰箱里东西很全,杨靖甚至还看到了保姆一早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新鲜海蛎子和羊肉。

    于是杨靖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截白萝卜,配合着羊肉用高压锅炖了一锅羊肉炖白萝卜,里面撒上一把枸杞子,冬天老人家吃这个最补元气。

    在炖羊肉的同时,杨靖把鲜海蛎子扒开,掏出里面的海蛎子肉切碎,又拿出一把虾仁化冻、切碎,配着奶油菜做了一大碗海鲜疙瘩汤。

    最后又用大白菜做了一道醋溜白菜,这个菜最快,切好白菜一下锅,翻两下炒勺放上醋、盐、糖就能出锅。

    格格的阿婆别看都七十五了,但牙齿还非常好,偶尔换一下口味,老太太更喜欢。更别说这几道菜都是未来的外孙女婿亲手做的,老太太吃得更开心了。

    吃饭的时候杨靖又开了一瓶带来的红酒。

    老太太别看岁数大了,可年轻的时候那也是见识过的人,毕竟她年轻的时候可是在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