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大亨-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请问。”

    “那个民意之气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

    “所谓民意之气,是本戒的上一任主人设定的一个关键因素。顾名思义,民意之气,就是承载着众多民众心愿的一种宝气。这种民意之气不同于天然宝气或者人文宝气,这是一种由众多民众发自内心的心愿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宝气。只有极为特殊的物品才能够吸收和承载这种民意之气。”

    顿了顿,圣戒继续解释道:“比如说主人您得到的这方传国玉玺,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任皇帝始皇帝所使用的国玺,后来更是被众多王朝当成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因此在民间,普罗大众也都把这方玉玺当成了最高权力的象征。时间长了,这方玉玺自然就会吸收大量的民意之气,然后就慢慢的蜕变成为了一件超品级物品。”

    “还有本戒刚才提及的大禹九鼎,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而孔老夫子是儒家的创始者,华夏两千多年来一直奉儒家为正宗,更是把孔老夫子奉为圣人,因此孔老夫子的亲笔作品也同样承载着普罗大众的民意之气。”

    “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讲,民意之气就是被普罗大众公认或者崇拜的宝气,是一种比天然宝气和人文宝气更加高等的一种宝气。极为难得!”

    这下子杨靖彻底明白了。这种蕴含着民意之气的宝贝,必须是能够让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又或者是具有教化普罗大众的物品,做不到这两点的宝贝,是永远也无法成为超品物品的。

    就好像传国玉玺,这绝对是是被华夏所有人都认可的一件宝贝,所以它才能够成为超品级物品。而孔子的著作,更是影响了华夏两千多年,信奉儒家的人多不胜数,孔夫子的著作自然也可以成为超品级物品。

    而相比之下,《永乐大典》虽然也有教化万民的功效,但却不及孔夫子的著作,所以即便是全套的《永乐大典》,也只能勉强算得上是超品。

    至于那些字画文玩之类的东西,恐怕在圣戒的眼中还不如那些古籍善本更有价值呢。

    字画文玩之类的东西,只是供人娱乐的,而书籍,却是承载着文明传承的重任。两者之间孰轻孰重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搞清楚了这里面的门道,杨靖也就不再纠结于其中了。

    像这种承载着万民意志的东西,绝对是属于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而且数量太少了,能得到其中一件就算是有大运气了。

    就好像圣戒的忽然认主一样,虽然有点让杨靖意想不到,但总归是一个非常喜人的结果不是?

    最关键的是,今天找到了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这才是重头戏啊!

    杨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这方看起来有些不太一样的玉玺之上。。。。。。

第五四六章 碑刻() 
身处在地下,杨靖也搞不清楚东西南北了,只能以前后左右来分辨自己的位置。

    在这个巨大的洞穴大厅的一角,有一道已经打开的石门,杨靖举着灯走了进去,立刻就被里面的东西吸引住了视线。

    这间石室应该是武则天陵墓中还没有用到的一处石室,至于武则天想用这间石室盛放陪葬品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那就不得而知了。

    石室的面积还算可以,长宽足有五米多样的样子,高度也在两米半左右。

    在这间石室中,摆放着不下二十个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石碑。

    杨靖凑近了其中一个高约一米二、宽约五十公分的石碑,借助着灯光仔细一瞅,就觉得自己的头皮开始发麻。

    倒不是这个石碑上刻着什么吓人的东西,而是杨靖千想万想,却真的是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在这间地下石室中看到这个碑刻。

    “孟法师碑铭观夫太阳始旦,指崦嵫其若驰;巨川分流,趋渤澥而不息。是以至人无已”

    由不得杨靖头皮不发麻,实在是这个石碑上刻的这几行字太有名了,这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的传世名作《孟法师碑》中的开头内容啊!

    作为初唐四大家之一,杨靖对于褚遂良还是比较了解的。杨靖曾经从二师父肖老给的一些有关于古代书法名家的资料中看到过这篇传世名作的资料。

    “《孟法师碑》全称《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唐岑文本撰,褚遂良书,贞观十六年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

    资料上是这么介绍的,那意思就是说,喜好书法的李世民命令岑文本写了一篇《孟法师碑》的文章,然后让褚遂良书写,最终雕刻在石碑上。不过那个石碑早就丢失不见了,现在存有的只是清代李宗翰的唐代拓本。

    仅仅是李宗翰保存的这本唐代拓本,就已经是国之重宝了,更别说《孟法师碑》的原碑刻了。那玩意要是能找到,绝对是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

    而眼前这个碑刻是个什么鬼?难道这个碑刻真的是《孟法师碑》的原碑刻?

    杨靖并没有见过李宗翰的唐代拓本,但从这个碑刻上,杨靖却能清楚的感受到一股子大气扑面而来。正反两面的碑体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但这些字迹即便是不懂书法的人看上去,都觉得极为舒服,这绝对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碑刻。

    如果这个碑刻是真的,那就太重要了。

    二话不说,左手拂过,圣戒顿时就给出了杨靖想要的答案。

    “《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褚遂良、岑文本、赵大石,642年。”

    果然是《孟法师碑》的正品!

    杨靖不禁喜笑颜开。圣戒给出的答案是不可能出错的,本身这篇《孟法师碑》就是岑文本撰、褚遂良写的传世名作,至于那个赵大石,估计就是石刻工了。而642年的年份,也恰好对的上这个碑刻的年份。

    “国宝级的宝贝啊!”杨靖乐滋滋的再次伸手一拂,这方石碑顿时就被收进了储存空间。

    第一个碑刻就是这么好的宝贝,杨靖也不禁对剩余的那二十多个石碑充满了期待。

    第二个石碑继续让杨靖心脏狂跳不已,因为这个碑刻竟然是初唐四大家之首欧阳询的一篇碑刻,而且这片碑刻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如果要是拿出去的话,绝对可以引发轰动的。

    欧阳询可是褚遂良的书法老师啊!那名气可不是一般的小。

    第三块碑刻虽然不大,上面仅仅只有一百多个字,但却同样牛比无比,竟然是柳公权临摹书圣王羲之的《长风帖》碑刻正品。

    第四块碑刻的鉴定结果差点让杨靖的心脏宕机,因为这个碑刻上的字迹竟然是出自于钟繇之手,而且还是钟繇的小楷!

    钟繇是谁?估计全华夏学书法的人就没有一个不知道这位大宗师名字的。

    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擅长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卫铄,也就是卫夫人,而卫铄正的老师就是钟繇,所以说,从辈分上来算的话,王羲之是钟繇的徒孙。

    钟繇在书法界的地位极高,和王羲之并称为“钟王”,排名更是还在书圣王羲之之前。

    这块石碑有点残缺了,少了一个角,但碑刻的内容并没有少。这个碑铭为《河东论》的碑刻,在历史上也不曾记载过,但圣戒给出的答案确实是钟繇的作品无疑。

    光是这四个碑刻,价值就难以估量,尤其是这种碑刻是有文字的东西。放眼全世界,只要是带文字的文物,价值都要比同等年代的文物高的多。

    而这些碑刻对于研究唐朝以及唐朝之前的文化,绝对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所以说这些碑刻的价值并不比同时期的字画差到哪儿去。

    除了这些大家的碑刻,还有其他魏晋隋唐时期的碑刻。比如说隋朝著名书法家薛道衡的《尔朱敞碑》、东晋王旷的《善行赋》碑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王旷就是王羲之的亲爹。

    此外,还有王羲之的五儿子王徽之的《新月帖》碑刻、东晋名家谢安的《魏陟周丧拜时议》碑刻、东晋权臣桓温的《檄胡文》碑刻、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篆书大家李阳冰的篆书碑刻《三坟记》——值得一提的是,现存于西安碑林中的那个《三坟记》残碑,是宋代的重刻本。

    大大小小二十多块碑刻,虽然都是绝对的国之重宝,但连续鉴赏了这么多碑刻,即便是这些碑刻再珍贵,杨靖也都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