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法-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陈易才笑呵呵的道:“咱不做违反纪律的事,但如果有别的公司注资,或者江南造船厂做出相应的要求,那我们要做那个……什么申购或者竞标的一方。”

“这没有问题。”方振南爽快的笑眯眯着。

陈易于是又笑:“要有优势。”

这次方振南只是点头,却不说话。

一直到他们离开副市长办公室,方重都在感慨。

他也是经常接触政府机关的人,别说是副市长了,就是市政府的一名科员,也不一定就露个好脸色给你。何曾有过如沐春风的对话。

这种感慨自然而然的延续到了工作中,他比先前更严格的要求属下,对一些以往并不关心的细节锱铢必较,熟人的联系和使用也更紧密了。

可以说,方重以前投资的那些人情债,这次要用掉个七七八八。但这也是他的又一次投资,相当于取现购买了“陈易股”。

工作仔细了,自然会发现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当天晚上,加班的亲信就来办公室报告:“乔山批了不少条子,主要是钢厂的款。都是没有到期的。”

“有多少?”方重立刻抢过了报告。船厂用的各种材料中,钢铁毫无疑问是最大宗的支出,且绝不会由他们自己生产。不过,钢厂也是大牌中的大牌,换句话说,那就是反应迟缓。民营小企业会追讨欠债,钢厂却不一定,如果乔山愿意拖的花,至少不会批很多。

他的手下却没有想那么多,只道:“江宁钢铁厂的多一点,大概2000万,其他不清楚了。”

“款项可能不好找,找企业,看有哪几家的款项提前支付了,我就在这里等。”

手下赶紧去联系人。

大约30分中后,方重就拿到了名单,统共三家企业的,倒也爽朗。

他也没有闲着,立刻电告陈易,道:“乔山明显是想突击花钱。这些国企估计就是随便打了两个电话什么的,乔山只要露出愿意给钱的样子,谁会闲钱烫手。”

“这样能花掉多少?”

“他今天签了3000多万的单子,那就是3000多万的现金,明天估计会更多。”

陈易马上醒悟,如果江宁船厂将未到期的款项都付给那些大型国企,小企业只怕会更恐慌,这等于是人为造成了挤兑。

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是经不起挤兑的,处于融资困难状态的江宁船厂更是如此。

“有这么一个内奸,他们债转股还真是好申请。算他们运气好,我也帮他们解决了不少障碍。”普通的债券可是不能转为股票的。债转股是一种相对优惠的债权,在市场上的售价相对较高,利息相对较少。对于国企来说,更不是说发行就发行的。

通常而言,一家国企首先要证明他们尝试了其他各种办法,然后才能申请改变股权结构的融资。

虽然不知三菱击倒了哪位官员,但方振南若是批复同意的话,他们的申请会更容易批下来。

接下来几天,大家都盯着江南造船厂。三菱在等着它坏事,乔山在拼命的坏事,市政府在盛传小道消息,各家供应商在抢着要债,就连陈易都瞅着它什么时候完蛋。

明安图不知道保险箱是被谁撬了,三菱不知道谁想要江南造船厂,陈易则准备好了钞票等着大幕拉开。

大家都很开心,除了江南船厂的工人和那些小公司债主们。

中国的法律从本质上保护国家和国企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全国人民的利益,至于具体的单个或群体的人民,那自然是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理,遵循国家代表和国企代表的利益。

不过,这么大的一家企业,就算是想自杀也得一段时间。乔山差不多用了三天时间,方才将现金派发完毕,在此期间,市政府虽然一直在喊着监督,却没有人真的动作。

尤为难得的是,乔山书记在此过程中是分毫不取,如若金刚之身的主义战士。

周末,方振南电告陈易:“造船厂扛不住了。”

“谁负责债务重组?”

方振南还惊讶的问:“你怎么知道要债务重组?”

“他们除了重组,还能做什么。”陈易晒道。他做的事儿和三菱差不多,钱花的不多,关系用的不少。以日本人财大气粗的本性,这次怕是投入了千万级别的成本。

要是不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其他任何注资形式都要等着二次剥皮,岩崎真善怕是也受不了。

“市长何复汉亲自主持。”

“明白了。”

陈易结束通话后,拔腿就走,到了市政府,就找到了市长办公室。

何复汉的秘书拦住了他,倒是礼貌的问:“请问您找谁?”

“陈易,我来参加江南造船厂的债务重组的竞标。”

“江南造船厂没有债务重组的竞标。”秘书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显然意识到了陈易是谁。

“如果没有重组竞标的话,重组由谁来完成?”陈易不急着进去,从秘书口中也能得到不少的信息。比起何复汉来说,秘书反而要好说话一点,因为他不敢得罪陈易。

秘书踌躇的盯着陈易的箱子,似乎有些被他的年龄所迷惑,小声道:“重组当然是由市政府主持。”

陈易哈哈大笑,道:“市政府有几十亿的现金?江宁什么时候这么富了?说实话,谁付钱给造船厂重组。”

“我不能说。”

“所以我才先找何市长说话。”陈易伸出手指,点了点门上的牌子。

看着比自己还要小10多岁的陈易,秘书同志很无奈的回答:“我进去问问,但何市长现在很忙。”

他是为拒绝准备借口中。

陈易使劲点头。

秘书很不放心的往里走去,陈易提上箱子就跟上了。

他的战斗力此时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两人相隔几米远,秘书愣是没有发现。

“何市长,陈易在外面,想问关于船厂债务重组的事情。他好像想参加……”

“陈易?”何复汉穿着正装,独自一人端坐的模样也像是在开大会似的。

陈易忽然从秘书背后钻了出来,笑道:“何市长,就是我了。”

何复汉认真的仔细的,像是豺狼瞅狼似的道:“你就是陈易啊。”

“是我了。”陈易将黑色手提箱放在了桌上。

“这是?”

“我为船厂重组准备的心意。”陈易微微一笑。

何复汉趁机拉下了脸,冷声道:“我不收贿赂。”

“说实话,我没看出您敢收这么多。”陈易笑的如同逮到豺狗的狼,他打开了手提箱,并将其正面转向何复汉,道:“这是我准备用于重组竞标的保证金,5000万美元的不记名国债,和现金一样。”

何复汉的脸色微变,他的秘书则好奇的向前挪了两步。

5000万美元的国债,听起来就让人很有打劫的欲望。

第397章 债权(1)

见陈易连钱都准备好了,何复汉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选择,对方都是要铁了心插一脚了。

江宁是陈家的江宁,无论何复汉的骨子里如何强硬,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力量局限——以陈家今日之强盛,绝对能做到让何复汉的政令不出市政府。

当然,这样做的副作用是极其明显的,不到利益相关的时刻,陈家是不会动用此等“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的。

陈易的黑色手提箱,则是明白无误的告诉何复汉,这就是利益相关的时刻了。

想到这里,何复汉颇有些憋屈的道:“既然你连钱都带来了,那好,江南造船厂的债务重组竞标,就加上陈氏集团吧。小李,你带陈易去财政局交钱吧。”

话出了口,他的心情也就平复了,纯当陈易是个普通人似的,道:“你把钱交给财政局的同志,小李会帮你办理竞标手续的。”

事已至此,他就准备真的举办一个竞标活动了。三菱公司请托的要求没有办法达成,先前收下来的瓷瓶子退回去也罢——何复汉心里想着,实际上并没有退回去的打算。那么大的公司,在江宁总是有事儿要做的,权作预付款也没什么不好的。

陈易纠正了一句:“是金生证卷,不是陈氏集团,这笔钱是我私人投资的。”

何复汉默然不语,内心翻腾着:金生证卷竟然都有钱购买造船厂了。

他刚刚看过江南造船厂的文件,估价126。5个亿,首批融资40亿的可转债用于支付即将到期的短期贷款,购买材料并支付工人工资,2年后债务到期,可换取30%的股份。

按他的想法,陈易定然是看重了30%的股份才出手的,就像是三菱集团一样。这个数字真是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40亿元!

“我知道了。”何复汉吐出这句话的同时,也仿佛吐出了一口浊气。

陈易微微一笑离开了。

李秘书赶紧跟上,绕前两步,给他引路。

到了财政局,又是好一阵折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