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圣人-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看来,张易即便号称镇国诗才,也并非每首诗都能够达到镇国水平。今夜,从未做出镇国文章的陈书文却做出了镇国词作,让他们不由得为张易担忧起来。

    张易感知敏锐,回头望向谢东流等人,报以微笑,示意他们不用担心。

    ……

    陈书文接过侍女递过来的锦帕,将自己额头的汗水轻轻拭去,这才微笑望向张易,轻笑道:“张镇国,接下来便看你的了。”

    人群中,有几位举人呸了几声。之前陈书文将张易成为张解元,此刻自己写出镇国词作,却称呼张易为张镇国,可谓字字诛心,小人至极。

    张易微微一笑,道:“数月不见,县令大人真是让在下刮目相看。只是县令大人这首镇国词,颇有一些小女子的哀怨,真是让张易百思不得其解。”

    “今夜虽是中秋,本县却想起远在太安城的爱妾。七夕时她通过鸿雁传信给我,若不是本县要在长弓城担任一年县令,恨不得立即回到她身边。”

    陈书文瞳孔微张,瞬息放松,故作感慨。陈随即话锋一转,用一种颇为有趣的眼神望向张易,微笑道:“好了,不聊这些事了。张镇国,你接下来书写文章,需要我为你提供文房四宝么?”

    豪门张府因为陈府一夕凋败,新的张府昨日虽晋升望族,可跟陈府相比,犹如蚂蚁之于大象。在陈书文看来,区区张府,哪有什么文宝能够拿出来显摆呢。

    “斗诗而已,文宝倒是不需要,不过在下今夜的确忘记携带宣纸和墨汁,请县令大人送我一张普通宣纸和一些墨汁即可。”

    张易微微摇头,陈书文的伎俩他何尝不明白。今夜,陈府便是想尽办法要让自己出丑。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位眉清目秀的举人站了出来,高声叫道:“张解元,你若是需要文宝,我颜宽有的是。”

    这人正是颜宽,之前在花间酒会,便是此人替张易书写那半篇《将进酒》。

    陈书文听到有人当场打脸,连忙转过头去,看到是颜宽,却只能作罢。颜宽可是大儒弟子,地位不比他这位豪门后裔稍差,他没有任何资格指责对方。

    张易微笑回应:“多谢颜兄,本来我想着只是斗诗,就不用文宝了。看到诸位这么热情,难不成是使用文宝能够做出更好的诗词不成?”

    众人哈哈大笑。

    “至于文宝嘛,在下的确有几件……嗯,颜兄你的好意我就心领了,文宝还是用自己的顺手些。”

    张易微笑说话这段话,案桌上便浮现了两件文宝。举人文宝龙狼笔和至少进士文宝的赤龙血砚,第一次出现在众人读书人的面前。

    龙狼笔许久未曾出现,霎时间便散发出如狼似龙的杀气,让附近几位名门家主都忍不住望向了它。

    然而文宝笔只嚣张了几息,一股至高无上的龙族气息就弥漫整个迎仙楼,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那尊血色砚台。

    龙狼笔赶忙收敛气息,区区龙狼哪里敢挑衅真龙的尊严?

    张易微笑介绍:“先祖长弓给我留下的两件文宝,龙狼笔和赤龙血砚,今夜便用它们,来书写我的中秋词作。”

    词作?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张易。陈书文方才写了一首镇国词作,张解元却同样要写词作。

    难不成张解元当真有把握,做出一首更厉害的镇国词作!(。)

第四十二章 词成,传天下!() 
“长弓大儒留下的文宝?”

    谢东流惊呼一声,三步抢作两步来到张易身前,对着案桌上的两件文宝深深行了一礼。

    这个重礼,自然跟张易和两件文宝无关,他崇敬的是那位差点写出《水妖经》,和水族大贤鏖战至死的人族大儒。

    杨栋、刘郡守、以及在场大多数读书人都站直身子,然后朝着两件文宝深深行礼,半晌方才抬起头来。

    以陈东谷为首的诸位陈府读书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却碍于中秋文会这等重要场合,只能一言不发。

    张易转身回礼,他没有说话,这一礼,不仅是作为张氏后裔代先祖回礼,同样是作为读书人,对长弓大儒的感谢。

    随后,他屏息凝神,平复心神……作诗本是神圣事,理清思绪方为正道。

    大儒弟子颜宽再度高声叫道:“张解元,今日是否还需要在下为你执笔?上次你那半首镇国诗的首本诗作不翼而飞,我师尊很是教训了我一顿,让我一定要将您的一首镇国文章的首本带回去给他。”

    张易微微一笑:“多谢颜兄,方才众位读书人提及先祖,这首词作便与先祖有关,还是由张易亲自书写吧。至于镇国文章的首本,《爱莲说》和《雁丘词》,我都可以赠予颜兄。”

    “多谢张解元,那我便不客气了。”颜宽得偿所愿,连忙噤声。

    别说颜宽,就连整个迎仙楼上,一刹那间都显得鸦雀无声。只因张易说这首词作跟长弓大儒有关,他们丝毫不敢亵渎。

    千年过去,长弓大儒在大周读书人的心中,依旧有不输任何大贤。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先祖长弓。”

    静默数十息,张易开始提笔作序。

    谢东流等人站在他的身后,看到他在序章上面写上了“水调歌头”四个大字。

    “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名,依旧跟大周千年前那位天子李龙集脱不了关系,更跟当时尚未成就大儒的张长弓极有渊源。

    以“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名做的第一首词,便是当时天子李龙集巡游百国,至东晋江都时,张长弓所敬献。

    有史记载:“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帝问谁为此曲,曰长弓。帝曰,真才子也。”

    张易今日以词作缅怀长弓大儒,更以其发明的词牌名作诗,无疑更让在场读书人肃然起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张易方才写出第一句,案桌之上,宣纸陡然发出五层宝光!无穷文气再次从冥冥虚空中注入其体内,将身后谢东流等人衣袍掀起。

    张易身前案桌上堆积的宣纸翩然起舞,整个迎仙楼中,纸张竹简,就连不少读书人怀中携带的书籍,都开始跳动起来。

    “纸卷共舞异象?”

    谢东流等人瞪大了双眼,这可不是在文院当中,此地没有书山虚影加成,能够引发异象,说明这首词已然有了镇国的气魄。

    在场众人却都不明白,张易仅仅只写了一句,怎么便有了镇国之势?难不成就连上天,都被长弓大儒的气魄所动。

    张易物我两玩,对其余事情丝毫没有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融入在这首词中。而且有了纸卷共舞异象,有冥冥虚空中的文气加持,他丝毫没有察觉体内文气有所消耗,笔下龙飞凤舞,片刻间就将上半阙词作书写完毕。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随着张易的书写,每写一句,整个宣纸上便多一层宝光。上半阙写完,宣纸上已然散发出八层宝光。

    半词镇国!

    张易再度做到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让全场读书人都为之呆滞,就连谢东流陈东谷陈书文这样的进士都难以回过神来。

    “咚咚咚!”

    府文院离迎仙楼最近,在张易半词镇国的刹那,文院内金钟长鸣,急促有力,比起当日府试时还要可怕。

    在府文院金钟响起的刹那,长弓城县文院,乃至白马郡所有朝廷文院,在同一时刻,金钟齐鸣。

    换了往日,不论是读书人还是百姓,大多已经进入了梦想。可今夜是中秋佳节,白马郡百姓大多在欢庆节日的时刻,文院内的就金钟陡然响起,让他们的目光都望向了文院,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这只是开始,金钟的长鸣声迅速朝着白马郡以外辐射,不到一刻钟,整个天凉州内所有文院都金钟长鸣。

    半个时辰后,就连南都国文院内那口真正的洪钟都嗡嗡作响,正在御花园内庆祝中秋佳节的伏流国主和诸位老臣,连忙坐上御驾和各色豪车,赶往国文院之中。

    ……

    “我的天呐,张解元这首诗,莫非是要名传天下,万古不朽?”一名举人忍不住惊呼出声,将在场大多数人从迷茫中惊醒。

    诸位读书人正准备议论纷纷,被谢东流利用文气震慑住,他望向依旧在书写的张易,低声道:“若真是一首传世诗被你等打断灵感,这等罪责,你们担当的起么?”

    文章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