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圣人-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纠结隶属于哪方势力?

    陈家?按理来说,的确可能性最大。只是陈家地处白马郡,在道一书院这尊庞然大物的窥视下,修行阴阳家的妖术,绝无可能。

    七大宗门之一的万妖宫乃是当年妖圣的传承,门下弟子皆修行阴阳术。万妖宫位于大楚皇朝东南部,靠近大周皇朝,这些白袍男子,是否隶属于大楚皇朝东南部某个势力?

    ※※※※※※※※※

    县试规定时长为一天一夜,大多数考生自然都是提前交卷,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不过还有一些考生陷入困顿,一时间想不出好的破题方法,直到第二天早晨,也未能答题完毕,自然被淘汰出今年的县试。

    诸考生各自归去,放榜之日在第二天,他们现在急需休息。待所有考卷归拢,考官们齐聚一堂,开始判卷。

    范学正在诸位考官中年纪最长,此刻却最是猴急,急切道:“快快快,将那天降秀才的考卷取来!”

    杨栋摆手阻止道:“范学正,切莫坏了规矩。待我请谢院君和刘郡守前来,方能开启天降秀才的考卷。”

    张易的考卷已经交上来一天,他们早就迫不及待了,只是“天降秀才”四个字的分量太重,就算是县文院院君杨栋,也不能亲自开启。

    范学正哈哈大笑,得意笑道:“昨日这考卷交上来,我便已经用文印联系了两位大人,眼下他们应该快到了。我老范可不是不懂礼节之人。”

    不论是院君杨栋,还是陈亮等考官,眼神都开始放光。

    果然,一刻钟不到,府院君谢东流和大腹便便的刘郡守携手来到县文院。

    “昨日本院正在与刘兄讨论今年府试的考题,突然发觉文院中圣书虚影摇晃,整个长弓城文运大增,还在想到底发生了何事呢。哈哈,没想到竟然是出了一位天降秀才。”谢东流身上自有一股洒脱气质,半只脚踏进屋子,就已经放声大笑。

    刘郡守一如往常,微笑附和道:“谢兄说得对,这天降秀才称得上百年难遇啊。就算是整个大周皇朝数百国家,也有十年没有出现这等人物了。”

    杨栋和诸位考官连忙见礼。

    “看考卷重要,这些东西就算了吧。”谢东流挥手跟诸位考官打招呼,略带好奇的道:“想必诸位已经知道这位天降秀才是谁了吧,可否透露一二?”

第十三章 天生傲骨() 
谢东流生的高大威猛,面容更是不怒自威。诸位考官颇为惧怕这位府文院院君大人,不敢出声回答。

    杨栋身为他的“同科”好友,倒是没有这些顾忌,微笑道:“谢兄,那****还为他与我争执过呢。”

    “哦?”谢东流和刘郡守同时出声,即便是老成圆滑的刘郡守都不可置信的抬起了头。

    谢东流两人并非没有见过市面,而是这件事给他们的冲击的确极大。张易三天前方才考中童生,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凝炼文气,可他却能写出这等好文章,着实有些匪夷所思。

    “想必他自身的文气的确不够,但文章切题,引发文运洗礼,更是沟通圣书虚影,被浩然文气灌体,这才有足够的文气写完整首文章。”谢东流已经是进士,几下就猜到了大致。

    其余考官纷纷点头,赞同谢东流的猜想。

    张易的考卷被摆上案头。

    “天子重尔曹,文章教英豪。这前半句是说咱们大周历代天子都很重视读书人,开办各大书院教授众人读书,这倒是个不错的开局。”其中一位考官轻轻点头道。

    判卷之时,这些考官可不用给几位大人面子。读书人读书人,对好文章的苛求,可比其他来的厉害。

    陈亮摇头道:“这句诗可不止这点,‘天子’两字,就算是我们现在写文章都不敢随便乱用。张易区区一个童生,竟然胆大包天,用天子开篇,实属不易。”

    不少考官连忙点头,他们竟然差点忽略了这一点。

    杨栋抚须道:“这第一句诗,真正传神的是这下半句。诸位请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诗句,必然会流传千古。依我看来,第一次出现纸卷共舞异象,就是张易写完这句的时候。”

    范学正摇头晃脑,一个劲的说着“不得了,不得了”三个字。

    “第一次?”谢东流和刘郡守都好奇起来。

    几位考官此刻没有了顾忌,争相答道:“回院君大人,这位天降秀才可不得了,一首诗引发了两次纸卷共舞的异象。”

    “……这,妖孽啊。咱们还是看第二句吧。”

    老成持重的刘郡守无语道,第一个念起了第二句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第一句诗表示天子重视读书人,这第二句就是劝天下读书人安心读书,方可安身立命。”

    “没错,县试是童生升秀才,乃是我辈读书人的根基,自古以来只考一场,讲究的就是切题。只是文运悬顶,任何人不得泄露其中奥秘,咱们这些也是考过之后,方才知道县试跟劝学有关。”一名考官点头道,若天下读书人都知道县试跟劝学有关,那诸多劝学文章恐怕会应运而生。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句虽然有些醉心权势的感觉,但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却是终极梦想。这位天降秀才……着实妖孽的很,劝学诗能够拿准读书人的脉搏,就如名医对症下药,实在是高。”陈亮开口点评,倒不是为了张易说话,而是跟众人一样,都在认真品评文章。

    杨栋和谢东流并排站在最前方,这第三句一般来说应该由他开口带头品评,谁知谢东流开口道:“好好好,这第三句甚好,合乎我的品位,就由我来先评吧。”

    诸位考官连忙应和,这谢东流可是在场实力最强的进士,研习过圣书春秋,评鉴起来肯定跟众人不一样,而且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品评,前两句他根本没有开口。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这第三句诗,在我看来,就只有一个字,傲!傲气、傲骨都是傲,恃才傲物就是这个道理。”

    “有钱人家的孩子怀中可以揣着重金打造的宝剑,可寒门子弟,只有手中的笔,和心中的利刃。这种傲气,就是浩然之气,定然是这一句,勾动了圣书虚影,引发了浩然文气。”在场的考官中大多都出生寒门,听到谢东流如此点评,大多深有同感,这才明白这句诗的真谛。

    谢东流颇为激动,跟他的性子十分相合。谢家是大周十大豪门之一,可他出身旁门,自小生活与寒门子弟一致:虽然后来高中进士,重回主家,但身上这股寒门傲气却伴随他一生一世。

    刘郡守啧啧称叹:“简直让人称奇!要是今年的童生,写完第一句诗,最多第二句诗,体内的文气就会消失殆尽。可这天降童生身受文运洗礼,体内文气积蓄良多,竟然能够支撑他写完第三句。”

    “第三句诗,就算一般的秀才,恐怕都根本不能写完。只是这张易拼命写完,勾动了浩然文气灌体,方才支撑他写完全诗,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其余考官听到郡守大人如此说,纷纷感叹张易的好运气。要是圣书虚影没有反应,张易拼命书写整首诗,恐怕会被吸干精血,一命呜呼。

    这种事情在大周历史上并非没有发生过,大周皇朝南唐国曾经有一名国主文采出众,最擅咏物诗,有一次他描写山河大好,文章气势十足,差一点引发天地异象……只可惜就是差了那么一点,这位国主最后完成整首诗时被吸干精血,要不是身上有一国气运,差点身死道消。

    杨栋轻咳一声,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来,谢东流点评了第三句,他身为主考官,自然应该点评第四句诗,道:“院君大人和郡守大人说都对,只是我个人更加喜欢这最后一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想当年我与院君大人同年殿试,院君大人得皇上青睐,成就进士;而我心性不坚,至今只是个贡士。”

    “要是当时有人写出这般诗句,恐怕很多像我这样的人,都会倍感鼓舞。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身有傲骨,心有傲气,自强不息,这才是我辈读书人的根本。”

    “这句诗可能没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流传的时间悠长,但这句诗才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杨栋身为县文院院君,点评之时,以自身蹉跎几十年为例,给诸位考官好好上了一课。这些考官大多都是举人,但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安于现状,不再想着前进。

    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