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圣人-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易无情拆穿小飞熊,旋即调笑道:“你既然那般喜欢她,为什么不留在她身边,那样子就有吃不完的千箩紫藤叶。”

    小飞熊哼了一声:“本大爷是那般肤浅的熊吗?千箩紫藤叶虽不错,却根本连大椿藤的一根毛都比不上。本大爷之所以跟着你回去,就是准备过些日子前往太安城,再把那片大椿藤的叶子,偷回来!”

    “你上次便说起这件事,我还当你意识不清醒,没想到竟是真的。那座院子在何处,你说来听听。”

    张易前世可是沙罗铁树,大椿藤同是三大神木之一,他自然好奇的很。这等奇物,自开天辟地就诞生出来,游离于虚空之中,就算圣人都难以寻到,只能凭借缘分。

    小飞熊颇有些不服气,道:“就算我当时晕了过去,但大椿藤的味道我怎么会忘记。你要知道,在上古时候,飞熊一族就居住在大椿藤上。我要是能够吃一片叶子,恐怕瞬间就能达到你们读书人的进士实力,一拳就能将你轰趴下。”

    张易轻笑,他原本还不是小飞熊的对手。此番成就真龙之体后,却绝对能够稳占上风。

    真龙之体不只是增强身躯的力量,而是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致,速度同样增加数十倍,他此刻若是全力奔跑起来,恐怕就只是一道残影。

    比力量和速度更为厉害的是,张易的神识融合了小半赤龙魂魄,远超大部分的贡士,能够洞悉周遭的一切。即便小飞熊速度再快,他也能够看清小飞熊的位置,以至于从容面对。

    ……

    张易从石州乘车前往留州,再从留州码头更换楼船,沿秋水逆流而上,前往南唐金陵城。

    楼船速度极快,但想要到达南都,至少也得两月光景,张易准备到金陵城白马书院驻地,借助传送阵法前往南都。

    以他如今的身份,若是前往远东书院请求帮助,自然极为简单。但前次跟谢道韵的交流不算愉快,他并非圣人,不愿做这等违背心意之事。

    张易此番收获颇丰,从留州码头到金陵城不过一日光景,他便暂时放下修行之事,读书之余坐在窗前观看湖光山色,颇有些怡然自得,心境都变得轻松起来。

    楼船行了半日,越过东晋,进入了南唐。

    再过了数个时辰,就来到了莫山城的附近。

    有读书人高声喝道:“莫愁湖这两日举行‘天子棋会’,各位文友,谁想一同去瞧瞧?”

    “天子棋会?莫不是千年前龙集大帝和镇海牧侯那场棋局发展而来?”另一人博学多识,好奇问道。

    “没错,牧侯当年一手创建镇海侯府,端得是厉害非凡。而且他在棋道上的造诣登峰造极,跟龙集大帝杀的难分难解,最后留下了一道残棋,发展到今天,在莫愁湖已然成了一年一度的棋会。”前者应当是莫愁湖人氏,正在广邀读书人参加棋会。

    不少读书人都动了心。

    琴棋书画诗酒剑射,是进士八俊的评选标准,同样是每个读书人自小都会摸索的技艺。

    张易对莫愁湖和李龙集都很是好奇,心道既然还有时间,不如一同去看看。他随人流下了楼船,换了一艘小船,朝莫愁湖行去。

    九月深秋,莫愁湖没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况,却依旧人声鼎沸,无数读书人泛舟湖上,纵情高歌。

    张易孤身在湖边行走,想起上次跟秋伊水一道,在此地被冷月心暗算,不由得笑了出来。

    “那边便是当年的胜棋楼,咱们一道去看看吧。”旁边有读书人一同走过,指着不远处的小楼道。

    张易抬头望去,不远处有座两层小楼,青砖白瓦,显得很是雅致。

    小楼一侧有回廊,连接着不远处的华严庵,四周配以湖石假山,苍松翠竹,优美雅致尤以东北隅百年紫藤为贵,老干虬枝却也花繁叶茂,既古老苍劲又繁茂昌盛,实为罕见。

    张易曾在书籍上看过关于胜棋楼的故事,此楼是当年由李龙集赐予牧侯的。

    这位牧侯,自然不是如今的镇海侯爷,而是牧府当年的开创者,辅助李龙集征战水妖,方才为牧府挣下了千年基业。

    (。)

第八十六章 黄虬() 
胜棋楼坐北朝南,在此地坐落千年,显得极为古朴。一楼陈列着名人字画,楼上悬挂着龙集大帝和牧侯弈棋的画像。

    楼外两侧槛柱上的楹联云:“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

    这座楼为何叫胜棋楼,跟龙集大帝和牧侯那场棋局脱不了关系。

    李龙集御驾亲征,征战水妖取得大胜,班师回朝的途中路过莫愁湖,觉得此地风景极好,便命士兵在此地修行,大宴三日。

    酒足饭饱后,李龙集召见牧侯到楼上下围棋。牧侯虽棋高一着,却不敢轻易赢棋,怕得罪了天子。

    下了几局后,为李龙集看破,一次他对牧侯道:“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输给朕,朕赢了也不光彩,你这样做是犯了欺君之罪!”

    吓得牧侯连连叩首。

    李龙集又道:“今天你要使出真本事与朕分个高下,无论输赢朕都高兴。”

    结果牧侯果然赢了。

    李龙集道:“卿弈棋如用兵,确实高明,朕不得不服。”

    牧侯却道:“臣用兵、弈棋所以取胜,全仗万岁神威,非臣之力也。”

    李龙集道:“此话怎讲?”

    牧侯道:“请陛下细看臣满盘棋子的布局。”

    原来从牧侯这边看,始见徐棋子布局巧现“万岁”二字,李龙集龙颜大悦,即将此楼连同整个莫愁湖赐给牧侯。

    后人称此楼为胜棋楼。

    只是千年之后,牧府成了镇海侯府。当代侯爷牧青,更是远胜先祖,将整个侯府迁址一线天,威慑水妖,令天下读书人敬佩不已。

    天子棋会,就是由这场棋局发展而来。

    以胜棋楼为中心,莫愁湖四周有不少读书人摆上了棋盘,相互对弈,杀的难分难解,更有甚者面红耳赤,忍不住叫嚣起来。

    张易随人流四处走动,却没有坐下与人对弈。他前世虽看到不少师兄在圣院对弈,却对棋道当真没有多少了解。

    圣院中有数位师兄精通棋道,尤其以黄虬师兄为甚。黄虬师兄原名龙士,夫子称其为人中虬龙,这才改名为黄虬。

    上古时候称天子为真龙,诸神为天龙。而当时棋道不兴,龙士师兄以棋道都能被夫子如此称赞,让整个圣院棋道弟子都十分不服。

    ……

    黄虬师兄自幼聪明,才气过人,一遍成诵,百日不忘,尤其对于围棋更是天资过人,少年时就以高超的棋道水平称雄梓里,。

    少年黄虬不满足偏与一隅,为追求棋艺的发展,他立志遍访全国名家。自十三岁起,黄虬随父走南闯北,最终踏入烨都,跟诸多棋道名家争锋,棋艺日臻上乘。

    十七岁时,黄虬弈遍京师,所向披靡,战绩辉煌,被誉为“常胜将军”。

    就连夫子都听闻他的事迹,将他带入圣院教授。

    三十岁时,黄虬师兄与驰骋棋坛数十载、久负盛名的弈秋师兄对弈,七战七捷,大获全胜。战胜盛秋师兄,标志着黄虬师兄登上了棋道巅峰。

    黄虬师兄享年不过百岁,他一生痴迷棋道,最终陨落在棋道之上。

    一天,圣院三位棋道大家一时高兴,示意黄虬师兄演绎“一对三”对弈大戏。黄虬师兄向以“弈圣”自负,争强好胜,誓不言败,当即许诺要“大杀三方”。

    这三人全是棋道一流名手,黄虬师兄在三人间来回穿梭走动,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使尽了浑身解数,终于将三人“赶尽杀绝”,同时赢了三局。

    不过由于操劳过度,心血耗尽,黄虬师兄气息奄奄,微弱的呼吸随着烛火的跳跃一闪一闪。当三位棋友将书桌棋枰上的黑白两粒棋子送到黄虬师兄眼前,又放到他手中时,黄虬师兄才面带微笑,飘向了生生不息的天地之中。

    但他曾在树下为诸位棋道修行者讲解他所著的《黄虬弈棋》,张易都曾听得津津有味,对棋道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虬师兄具有跟前人不同的独特棋风,着子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寓间极深,对手不易察觉,若敢于用强,他即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迫使对手相形见绌,反以自困。

    “龙士用思尤密,深入奥窍。当危急存亡之际,群已束手智穷,能于潜移默运之间,益见巧心妙用,空灵变化,出死入生。”

    更是曾让三子与弈秋师兄对局,双方皆呕心沥血,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