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盖世唐皇-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毗卢遮你在犹豫?”

    宇文士及冷笑:“这二位可非是良善之人,你现在放过他们,日后迟早要再吃一次大亏不可。你可知他二人,如今已与韩王搭上了线。”

    他说到这里,就见李世民一脸的惑然之色,当下又不得不解释:“毗卢遮你是不知,这位韩王殿下,可是觊觎你未婚妻观音婢已久,一直都欲纳观音婢为侧妃。今日更是口出不逊,对毗卢遮你多有不满。”

    李世民顿时剑眉微扬,面色清冷,目中也瞬间杀意沸腾。

    ※※※※

    李世民回到唐国府的时候,已经是戊时初(晚七点),可他先是注意到府内的仆人门,看他的目光与往日大不相同,随后又发现,府中的晚餐,居然也未开始。

    府中包括李渊在内,所有人都聚在中堂的偏厅,一直等到李世民走入厅内,拜见过父母,这位才拿起了碗筷。

    不过李世民的三个兄弟,还有在另一张桌上吃饭的几个姐妹,却都对眼前食物没什么兴趣,反是有意无意的,把目光扫向李世民。

    窦氏则是光明正大,笑意盈盈,目含慈爱的盯着自己次子瞧。

    李世民虽自觉自己的脸皮,已可与城墙比较,却也感觉受不住,他干脆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脸上是有什么东西?”

    “兄长的脸上是没东西,可却足够稀罕。”

    李玄霸一声唏嘘道:“这可是十五岁不到的仪同三司!当年的父亲,都没有这能耐。”

    李渊闻言不禁面皮微动,可随后却是默然无语,只做未闻。

    昔日他虽以十五岁之年龄而执掌千牛刀,可那时的勋位,也只是大都督而已,确实逊色于自己这个次子。

    “二哥的官职,已经是正五品了吧?”

    李元吉眼珠一转,也装模作样的感慨起来:“这比大哥还要高了。二哥可真厉害!大哥他当了十几年的官,也不过是从五品。可二哥才当了多久的差,就已经是仪同三司了。”

    他们的大哥李建成,是开皇九年出生,年龄比李世民大了整整十岁。可如今的官位,还只是长秋监的内承直,恰是从五品。

    长秋监负责的是管理内侍,而内承直的职责,则是联系宫中内外。这个职位,既不清,也不贵,唯一的好处,就是常在天子的面前露脸,与宫中内侍的关系深厚。

    至于勋位,他大哥现在还只是一个第二等的帅都督——

    “不能这么说,大哥是文职,官职升的本就慢一些。”

    李世民摇着头,他如何听不出这小家伙的挑拨之意。他这四弟,年纪虽小,却真不可小觑。

    “需知朝中的内史侍郎,也不过是正四品而已。”

    ——当朝的两位内史侍郎,一位已是有实无名的宰相之尊,另一位亦是权倾朝野。

    李元吉则不屑的撇了撇唇:“那怎能比?我知道汉时的尚书左右丞,不过四百石,刺史六百石,以辅相与州牧之尊,秩俸却还不如地方小吏,高官低品,自汉以来是为常态。大哥他现在,难道能一跃而至内史侍郎的高位?且我等关西世家,出将入相,文职武职有什么区别?”

第九十九章 痛失栋梁() 
李渊已经看出了自己这几个爱子间的气氛不对,立时用手指敲了敲饭桌:“食不言,寝不语!”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了自己的长子一眼。只见李建成反应平淡,面不改色的继续进食。对李元吉与李世民二人的争论,听如不闻。

    李渊的眼中,不由现出了几分欣赏之意。他这个长子,最让他满意的,就是城府与风度。

    不过紧接着,李渊又把视线,转向了次子李世民:“二郎这次准备在家休养几日?”

    李世民心中不禁腹诽,不是说食不言寝不语么?不过他还是恭敬答道:“应该是十天左右,等到手下亲兵全数到位。”

    在返回洛阳之前,萧后亲下懿旨,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不过李世民却惦记着崇文阁里的那些典籍,他估计自己在宫中,最多只能呆上一两年。如今是过一天,就少一天。

    而李渊闻言,则微微蹙眉:“入置之事,不用太急,以安全为上。还有,下次入宫,你把玄霸也一起带上。”

    李世民一阵愣神,随后就想起,自己可以荫一弟入职左右备身府,任职备身一事。而三弟李玄霸,正是他荫庇的对象。

    他当即毫不犹豫的应承:“孩儿省得,必定会将三弟照顾周全!”

    经历洛水河畔那一战之后,宫中确实有不少人,对他羡慕嫉妒恨,可他也收获了许多人的感激与爱戴。

    所以他现在,在宫中已经有了不小的人面。

    而即便李渊不说,他也是不放心李玄霸的。这个家伙惹是生非的本领更胜于己,可宫中偏偏又是最重规矩的所在。

    “说来还有一事。”

    此时窦氏亦放下了碗筷,笑吟吟的看了过来:“十日之前,我已与长孙家商定,将你与观音婢的婚事,就定在两个月后。”

    李世民闻言却差点喷饭,心想怎么就这么快?他与观音婢,不是才纳彩订亲吗?按照常年,半年与一年之后成亲,才是常理。

    “母亲大人——”

    李世民正打算说什么,却见他们国公府的总管李代,神色匆匆的走入偏厅内。

    而这位朝着李渊一礼之后,就凝声说道:“国公大人,辽东那边传来讣告,兵部尚书,左侯卫大将军段公,病死怀远。天子哀痛莫名,已下旨追赠段公为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公,谥号襄!”

    在场众人闻言都是面色各异,李玄霸与李元吉都对此无感,李建成与李世民二人,则是变了颜色。

    李渊却是面色不变,只重重的一叹:“惜哉!我朝又痛失一栋梁。”

    李世民见状,不禁眼神微凝。心想自己的父亲,莫非是早已知段文振的死讯?否则这位的反应,何至于如此平淡?

    “这件事我早已听到了风声,据说段公,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离世。”

    李渊苦笑了笑,随后就以考校的目光,看向自己的长子与次子:“此事你二人,可有什么想说的?”

    李建成顿时蹙眉,陷入了凝思。李世民则是心生明悟,不过他看了一眼自己兄长之后,却是摇头不语。

    ※※※※

    晚宴之后,却窦氏却单独将李世民唤到了玄武楼上。

    众人只道他二人是为了商议与长孙家的婚事,可窦氏却步入二楼之后,问的却还是李渊之后问的问题:“段文振的讣告一个多月才传入洛阳,毗卢遮你究竟是怎么看的?”

    李世民答的毫不犹豫:“辽东近日,必有捷报传来。”

    段文振乃朝廷柱石之臣,地位崇高,又主掌着兵部要害。这位的死讯,必将撼动满朝上下,这也是天子将段文振死讯秘而不宣的缘由所在。

    而如今天子,之所以不再隐瞒,一是因时隔二月,很难再遮掩的住;二则是这位天子,必有了利好,可稳定朝野人心,

    算算时间,这位天子的大军,多半已经到了高句丽的辽东城下。

    “不愧是我家二郎!”

    窦氏满意的一笑,方才的长子思忖良久之后,回答的仅是天子心忧后方朝局,又问李渊,是否有意兵部尚书一职?

    不能说李建成的不对,可却远不及李世民这般的见事明达。

    “那么刚才又为何藏拙?是顾忌你兄长颜面?”

    “父亲大人已然明察秋毫,孩儿又何需卖弄?”

    李世民微一摇头,随后就试图将话题倒入正轨:“倒是母亲,我与观音婢的婚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我这边提出早日完婚,长孙家那边也就应下了。”

    窦氏笑着反问:“难道吾儿,不喜欢观音婢?”

    李世民闻言无语,心想以正常的嫁娶流程,在他们订婚之后,长孙家至少还得将长孙无垢,留在家中半年到一年,一来是不舍,二则是表示对女儿的重视。此外观音婢的嫁妆,也需时间准备。

    所以不但窦氏提出这个要求让人狐疑,高士廉与长孙家会答应此事,也让人奇怪。

    至于观音婢,他怎么可能不喜欢?可一想到自己两个月后就将大婚,马上就会有自己的家世,这情绪就怪怪的。有些焦躁,又有些惶恐。

    “你即便不喜欢,也只能如此了。这件事,我与你父亲已经商定。武功李阀,渤海高氏,还有元氏一脉的长孙一族,都俱为天下高门,可丢不起这个脸面。”

    窦氏此时已经走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