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盖世唐皇-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要对方拿不出证据,又能拿他怎样了?

    且即便有;估计这两家也是要忍气吞声居多。魔龙八部做为朝廷指定的谋逆乱党,自然是没法指正于他的;而楚国公府,如今的处境也同样尴尬。

    将此事闹到朝堂,只会坏了杨玄感等人的大计。

    所以李世民有恃无恐,丝毫都不担心这些大敌知道真相。他现在只担心杨韵的身份暴露——这一是因后者的飘渺无相诀太过好用;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它进行有效的模拟;可以是李世民,也可以是无影箭,对他而言助益良多;二者是杨韵的暴露,毕竟这位的真正身份,其实是一位宫廷影卫,也是绣衣卫到他身边的一个钉子——一旦杨韵在暗中已经倒向他的秘密被人得知,必定会引发一连串的恶果。

    其中最轻的是绣衣卫将杨韵召回,最严重的则是他彻底失去天子的信任,被皇帝疑忌。

    “只要他们看不出甲内的是杨韵,那确实关系不大,”

    张雨柔在此时插言:“可是下一步了?我们该怎么做?”

    她知道现在的李世民,看似是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可其实如今面临的情况,依然是凶险万分,甚至是四面皆敌。

    ——楚国公府,魔龙八部,还有金城薛氏,这些势力似乎都被李世民压制,甚至挫败了,可其实都未伤根本,随时都有力量反扑。

    而他们今日抄拿长安黑市,的确是能让天子,拥有更多的耐心与信任。可如果他们这边一直没能破局的话,接下来的前景形势,依然会一步步滑入深渊。

    所以张雨柔,哪怕得知李世民,有了史万宝这个可能得强援之后,也没有放下太多的担忧。

    “你真当我是传说中的诸葛丞相,能够一步三计,算无遗策吗?”

    李世民苦笑道:“我没想到薛举的真正实力,会强大到那个地步。也同样没能够预料到,骨仪在收到我的书信之后,居然并未放弃追查那些杀官案。这很可能被我们的对手利用,成为他们针对我的武器。所以现在,我除了对魔龙八部,还有一点成算之外,其他的两家,如今都毫无头绪。接下来暂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了。不过在这之前,我先得去拜访此间的两位地主,其实早该去的——”

    ※          ※         ※        ※

    同一时间,在永济渠的某个河段,杨广端坐于龙船最上层的书房内,唇含冷笑的看着手中的几张宗卷。

    “也就是说,这个薛举,不但经营着河西一带最大的马场,还掌握着关系将近两成的私盐,甚至在西域商路也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每年的走私漏税,可能就达到七百万贯?好家伙,此人麾下带甲之士一万五千人,就连一品修为的战将,也有五到七人,更有许多朝廷官吏为其所用。”

    只是他每说一句,在书房内众人脸上的冷汗就更多一分。

    杨广的目光也渐渐冷冽,仿佛一把刮骨钢刀,刺在了书案前几位内侍的脸上。

    “金城薛氏是吗?有意思,朕是第一次知道,大隋治下的西域之地,居然还有这样的豪强之家。带甲万人,这岂非是等同一国?不妨再说说看吧,这天下间还有多少朕不知道的事情。”

    “陛下息怒!”

    王崇古面色苍白的微一俯身:“薛举一事,河西绣衣卫其实早有上报,我们的宗卷存档中也有过至少五次备案。只是陛下日理万机,似乎无暇理会这此事;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当他提及此事,书房内的御前太监高世成,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他就在王崇古身侧;眉清目秀,肤白貌美;身姿柔弱,穿着一袭紫衣,整个人的气质宛如是一位阴柔女子。

    而此时这人的眸内,已经流露出了一丝凛然之意。

    杨广则是半信半疑,他继续翻阅起的接下来的文档,之后他那冰冷的神色才稍稍舒缓。

    “的确是有曾经递到朕的面前过,可你们玩弄的手法,真当朕一点都不知情?当时这些奏折,应该是被你们放在最底下吧?且似这样的人物,即便朕一时疏忽了,你们就不能主动提醒?看这些宗卷,这个人,应是在这朕继位之后的几年之内,才开始崛起西域。朕想知道,这家伙究竟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敢冒欺君之罪,合伙代他隐瞒?”

第四百零三章 欺君之罪() 
“的确是有曾经递到朕的面前过,可你们玩弄的手法,真当朕一点都不知情?当时这些奏折,应该是被你们放在最底下吧?且似这样的人物,即便朕一时疏忽了,你们就不能主动提醒?看这些宗卷,这个人,应是在这朕继位之后的几年之内,才开始崛起西域。朕想知道,这家伙究竟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敢冒欺君之罪,合伙代他隐瞒?”

    当杨广这一句道出,高世成的神色,当即诚惶诚恐:“陛下,这都是奴婢等人的失职!可我等真没有半点欺瞒陛下之意,只是近年朝中风波不断,相较而言,这金城薛氏之事,似乎是不值一提,所以未曾优先呈上。却不意这短短几年间,竟让他们家成了气候,惹碍了陛下之眼。此事罪在奴婢,还请陛下重责!”

    杨广不由淡淡的看了眼高世成,语声也同样淡漠,不喜不怒:“真是如此吗?”

    “奴婢对陛下一片丹心,绝不敢有半字谰言。”

    高世成一副指天誓日,信誓旦旦的:“若非如此,奴婢又为何会主动将陇西绣衣郎将的秘折呈上。”

    王崇古的额头上,依然是冷汗涔涔:“陛下,关于薛举一事,几年之前老奴也曾经提过几嘴的。不过当时陛下以为,裴黄门经营西域,可能用得上他,所以并未在意。所以老奴一直以为,您对此人之事都心中有数。”

    所谓的裴黄门,自然是朝中的黄门侍郎裴矩。

    “还有这样的事?”

    杨广神色狐疑,同时身躯微微后仰;陷入了回忆当中;随后若有所思道:“裴黄门的确是与我提过此人,说是薛举在西突厥认识不少贵人,可能需要赖其之助,经营西突厥。”

    事实上,东西突厥近年的衰弱,边境诸藩部的臣服,正是赖裴矩之力。

    “还有宇文大将军,也曾经向陛下提过的。说是此人旗下有众多马场,每年向军中供应良马数千,是我大隋马政的极大补充。”

    王崇古跪在地下,神色忐忑的看着书桌后面的君王:“便是御史大夫,也曾数次就此事上过奏折的。”

    这个时候,高世成却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大业四年,前御史大夫张衡,曾经参奏过解县盐政监守自盗,盗卖私盐一事,其中也牵涉到薛举。”

    可王崇古听到这一句,却不喜反惊,以刀子一般的视线,扫向了身侧的这位内侍紫衣内侍。

    可后者却是浑然不觉,一副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旁骛的神态。

    “张衡?”

    杨广皱了皱眉头,脸上现出了一丝厌恶之色:“以后没有必要,再无需提此人之名。”

    去年年末的时候,他听闻张衡在家幸灾乐祸,诽谤朝政,便干脆赐其自尽。

    可至今为止,杨广依然将他这个曾经的谋主,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那是一种很古怪的心情,感激,羞愧,还有忌惮,怒恨等等情绪交杂,总之是没有必要,绝不愿主动思及此人。

    在大业四年之前,他在争夺太子的过程当中,都是较为顺遂的,而登基之后,他砸朝中的一应施政,也大多都是无往而不利。可自从大业四年之后,他因张衡犯言直谏,让他爱惜民力一事生怒,将之贬为榆林太守之后,这诺大的朝堂,就逐渐脱出了他的掌控。

    杨广绝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也不想被旁人以为他是因误信谗言,排斥忠直大臣,以至于在大业五年之后,遭遇种种挫折。

    所以在得知张衡在家中,对他征辽之举冷嘲热讽之后,就毫不犹豫的将一条白绫赐下。

    可尽管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此人遗忘,可却时不时的,总是听身旁亲近之人,听到这个人名。

    这让杨广烦躁不已,心情也益发的恶劣起来:“如此说来,这个薛举,竟是朕的疏失了?”

    “陛下!”

    书房内顿时传出了一阵哗啦声响,里面的所有侍卫太监,莫不都面无血色,惊惶不安的跪倒在了地上。

    即便王高二人,也不例外。

    “这当是老奴的疏失,绣衣卫之责就该是为天家耳目,为陛下您拾遗补缺。未能将金城薛举一事,及时奏报天子,老奴罪莫大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