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盖世唐皇-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甲箭’,顾名思义,就是专供墨甲使用的箭只。相较于普通的箭,更长更大,更沉更重。

    没有这些箭,他们手中的弓,用处还不如烧火棍。

    “宫中的车驾,怎可能携带军器?”

    长孙无忌摇着头,又继续说道:“如今车垒之内,共有崇文阁左右卫四百五十二人,长寿宫左卫二百二十人,临波楼左卫一百五十二人,另有豹骑军二百具装铁骑,绣衣卫九十七人,都携带有墨甲,以及充为仪仗的力士六十余人。总有兵员一千一百八十有奇,其中披甲者五百五十。”

    说到这里,他语声一顿,看了外侧的壕沟。

    “此外这堑壕里面,还有我禁军同僚大约五百人,其中两成有兵刃在手,身具墨甲者,则是一百三十人。”

    这是让李世民稍觉欣慰的消息,虽说后备的军械不足,可至少兵丁的数量还是足够的。尤其是墨甲一项,披甲率赫然高达近五成。

第八十一章 调兵遣将() 
“不知两位,可熟悉我们左右备身府内的人头?”

    李世民一边询问,一边也看向了外侧的壕沟内。只见里面的禁军士卒,都在以期盼的眼神在看着他。而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隐含着不满之意。

    刚才李世民下令射杀同袍的举动,固然是拯救了车垒,可也使他们惊惧交加。而如今被困在壕沟内的处境,也让这些出身关中的良家子恼羞成怒。

    尤其是被车垒内的二百杆长槊,两百张弓,遥指微逼的情况下,就更难使他们,对这位临时的统帅生出好感。

    可李世民却不为所动:“能否拜托二位,帮我辨别一下他们的身份?”

    他毕竟是出入禁军不久,日常也多是呆在崇文阁内,并没什么熟悉的同僚。眼前这二位,是除长孙无忌之外,他现在唯一能够仰仗之人。

    “这么说来,确实不可不虑!”

    长孙顺德语含钦佩:“这件事就交给我吧,不敢说这里的人全部认得,可所有伍长以上,只要是我打过照面的,都瞒不过我。”

    他心想怪不得之前高士廉,会急于促成观音婢与李世民之间的婚事。如此少年英杰,在如今的洛阳城里,确是稀罕货色。

    可笑之前,他还暗恨那高士廉,是欲借这桩婚事攀附唐国公,要将他那温婉可爱的堂妹,嫁给一个浪荡子。可如今看来,只怕事实大谬不然。

    与此同时,远处的绣衣郎将司马连城,也不禁眼含赞赏的上下看了李世民一眼。

    此子年纪虽小,可行事却极有章法,应敌之时,也是从容不迫,又不缺良将所需的心肠手腕,日后必可成大器。

    皇后殿下将此间的战事,委托给李世民,还真是找对人了。

    “辨别身份一事,由长孙大哥负责,那么整编一事,就交给无忌哥与公孙虞候了。”

    李世民并未察觉到司马连城的目光,仍是自顾自的发号施令:“这壕沟内的六百人可完全打散,整编成三个卫,择善战者为将官。二位久在禁军,定可知同袍之能,如有合适的人选,可速速推荐于我。此外还有加固石墙,拓宽壕沟等等事务——”

    ※※※※

    在将车垒内外的一应事务,都初步安排妥当之后,李世民就又见远处,又有一股败兵涌来。那为首之人,正是他的堂兄李博义,这位是险而又险的避开铁骑追杀,退回了车垒。不过其麾下损失惨重,二百余人只保存不到四成。

    这百人之军,对于现在的局面而言,仍是不无小补。毕竟那些‘逆贼’,已经更改了策略,不再把人往车垒方向驱赶,而是尽量屠戮,并将那些禁军败兵驱散到战场之外。

    可以预见,接下来他们除了这车垒里面,缺少军械的一千八百人外,就再没有什么其他的补充了。

    接下来,李世民却并未抽身去见他的堂兄,而是疾步走向了车垒的另一侧。这边的一处空地内,正有好几十位做和尚道士打扮的人物聚在一起,其中还夹杂着十几个穿着七品袍服的文官。

    前者隶属鸿胪寺,是由皇家供奉的高僧大德与道门羽士,后者则身属钦天监,有着七品灵台郎的官阶,职责掌候日月星气,以及一切神鬼之事。

    此外这些人,都无一例外,有着‘术师’这一身份。实力则是五品到四品不等,都能够做到灵力外放,有实力施展出一些规模中等术法。

    毕竟那些六七品的术师,根本就没资格,踏入朝廷与皇家的门槛,

    这些人,算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如此豪华的术师阵营,几乎可与当今‘正一八派’中任何一个宗派相当。

    这等实力,是对方无论如何都难企及的,

    可惜苍羽真人华晨子与广月禅师被刺杀身死,剩下的钦天监丞袁烈,以及黄冠子二人,实力稍逊一筹,否则只凭术法,他就有办法将战局翻盘。

    等李世民赶到的时候,发现这里十几位红袍道人,还有那些钦天监的人,正在袁烈与黄冠子的指挥下,就地刻录着符阵。而其余的和尚,则在一旁给他们打着下手。

    李世民一眼就知这些人,是在准备搭建简易道坛,目的则是为驱除浓雾。

    这正在他的意料之中,也是他匆匆赶过来的原因。

    “诸位可先停手,这雾不驱也罢!”

    听到李世民这句,此间诸多的道士和尚,都神色错愕的望了过来。立在旁边的汤元化,也是白眉微皱:“李都虞候此言何意?为何要终止驱雾?”

    此时这些术师的作为,正是出自皇后殿下与他的授命。

    “那么敢问汤公公,现在将这雾气驱除,对我方又有何益?之前要驱雾,是为窥知敌情,号令我禁军诸部。可如今,可还有必要?”

    李世民问完这句之后,果见汤元化与袁烈,黄冠子等人,先是神色一变,随即现出了深思之色。

    “所谓时移世易,如今这雾,对我方反而颇有益处。一则可令逆贼难辨我方虚实动向;二则可模糊对方视线,以避弓矢;所以这雾,非但不能驱除,反而该想办法增强才是。”

    说到这里,他又眼含异色的看了营垒中央处御辇的一眼:“此外说到弓矢,皇后殿下车驾居于营垒中央,故然凸显尊贵,却实非上策。”

    汤元化先微一愣神,随后他的额头上,就蓦然溢出斗大的冷汗。随后就蓦然转身,匆匆离去。

    而余下的众人中,那袁烈仍是略含犹疑:“果真无需驱雾?”

    “确无此必要,此间术师众多,也需防箭矢狙杀。”

    李世民的语声斩钉截铁:“一些清明耳目的小术法,此时更有用处。”

    这些术法,都也用不了多少灵力,以这里的术师数量,覆盖一两千人都绰绰有余。所以这雾,非但不会成为他们的,反而可成助力。

    那袁烈听到‘狙杀’二字,就立时打消了驱雾的念头:“我道家有明目术,上清法眼等等,位阶都是七品下,此间的术师,都能施展三五百次以上,每次都可维持一刻时间。”

    此时另一位僧人,也开口道:“我佛门亦有助人暂开六识的神通,其中的‘他目通’,效果亦与明目术效果相仿。”

    李世民转头望去,只见这位大和尚的头顶,赫然有着六个香葩,他不禁眉头一扬:“敢问大师是何法号?”

    那僧人微微一笑,稽首一礼:“小僧号曰玄非,有幸忝任白马寺大僧正一职。”

    李世民闻言,不由肃然起敬:“原来是玄非大师当面,毗卢遮失敬了!”

    先帝一统天下之后,继承前朝之制,将佛道二门之力都纳为己用,专由鸿胪寺管辖。并为天下见僧人道士制定等阶,授予度牒。

    而就如道门之中,有道徒,皇冠,羽士,真人,真君之分;佛门之内,亦有沙弥,和尚,僧正,大僧正,法主之别。

    而一位大僧正,在佛门中的地位已经很不俗了。除去一部分管理僧院俗务,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大僧正之外,其余大多都有着高深修为。除了佛法高深之外,还需武道与术法的任意一项,达到三品甚至二品境界,相当于军中的二品强者。

    “不敢当大师之称!”

    那玄非大师见李世民特意提及自己的小字‘毗卢遮’,顿时对这位好感大增:“如今大敌当前,吾等虽是出家人,却也不敢置身事外。都虞候大人旦有用到我等处,只管吩咐便是。”

    “毗卢遮自不会与大师客气!”

    李世民神色肃然:“我已命长孙虞候,在军中挑选擅武道,精射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