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阳明纪-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颜道:“能够为侯爷效力,为国家出力,是西北军也是鹰扬军的无上荣耀。”他见王阳明功力更胜往昔,心中代他欢喜,问他道:“此行如何?鹰扬军可有伤损?”

    王阳明听他问起战损,脸上闪过一丝郁色,沉声道:“有十名士兵壮烈殉国了。”

    伯颜点点头,道:“务必要妥善处置后事。”

    此时阿里不哥走上前来,伯颜不认识他,听张骞介绍了他的身份之后,忙道:“阿里将军是我国贵客,请随我们进入嘉峪关休息,料想几日之后使团一行必定要回长安复命,将军到时可以跟随使团前往长安拜谒我国国君。”

    阿里不哥道:“久闻伯颜将军大名,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只是我花剌子模皇帝还在等着在下回去复命,再者,我们这一行都是军人,并无外交使节,直接去见贵国皇帝,怕多有不妥。”

    伯颜听他说的也有道理,只好道:“如此,便请先入我城中休整,之后再做商议。”

    众人纷纷下马入城,各自回营安歇。王阳明放下东西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后勤营申领那十名殉国的战士的抚恤金,那财务官给了王阳明一百两黄金,他不敢相信道:“每个人就只有十两黄金?”

    那财务官小心对王阳明解释道:“大人或许不了解,咱们大夏对于军人的死亡抚恤金是每人五两黄金,咱们西北军中承蒙伯颜大帅爱护,从军费中出资将这个数目提高到十两,在几路边防军中已经是最高的了。”

    王阳明心中满不是滋味,心道一条人命才值十两黄金,这些士兵都有家小,让他们的家小就拿着这十两黄金过剩下的日子吗?但是制度在此,他也没有办法反抗,只好默默地领了一百两黄金,回自己营房。

    碧落正在王阳明房中帮他收拾东西,见他闷闷不乐地回来了,赶忙问他是怎么回事,王阳明将事情说了,碧落道:“哥哥,咱们手上还有一万两银子,你也不着急花销,为什么不动用这笔银子呢?”

    王阳明恍然大悟,都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份身家,于是就从一万两银子中取出五千两来,叫来顾惜风,将这五千两银子和那一百两金子都交给他,对他道:“这些是给咱们鹰扬军阵亡的十名将士的抚恤金,每人五百两白银,十两黄金,发给他们的家人,这事情还要劳烦你去操办。”

    顾惜风见每个人这么多钱,心道这必定是王阳明自己贴补了一大部分,握着王阳明的手道:“王老弟,我代这些死去的弟兄们谢谢你!”

    王阳明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顾惜风转身去操办了。

    当晚,伯颜做东,在嘉峪关中摆开宴席,为张骞一行接风,同时也为远道而来的阿里不哥洗尘。众人欢饮到夜半才散去,回到故乡之后,再也不用担心身边都是敌人和间谍,再也不用派人轮值守夜,各自回去安心睡下,这一觉睡的前所未有的踏实。

    之后几天,王阳明忙着处理使团一行回来的后续事务,竟也没顾得上别的。三日之后,阿里不哥即向张骞请辞,张骞和伯颜见他去意甚决,只好出城欢送,五千御林军上马回国。又过三天,王阳明就接到了张骞的指令:使团一行即刻回京复命,伯颜作为西北军的统帅要跟随一同回京,王阳明作为使团一行的最高军事长官和安全官,也要回京去复命。王阳明心道这倒是个好机会,自己正好回国子监看大家一眼,于是欣然同行。

    此时伯颜已经用烽火传令和八百里加急文书两种方式向京城报喜,料想京城之中已经得到消息。果然众人出发之后,经过沿途各省都有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出面接待,个个都称颂张骞此行前无古人,看来这些地方官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一路东行,经过一个月时光,众人终于到达长安。在驿馆歇了一日,便接到宫中的传讯,说要召张骞等人进殿。众人来到宫中,见文武百官今日都在朝中等候,原来今天正好是上早朝的日子。大夏的律令,皇帝五日一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国事,今日正好是早朝,所以满朝文武都来了。

    张骞等人按照品级秩序纷纷站好列队。伯颜目前是三品将军,按照序列几乎要站在百官的最后,要知道这些有资格在京城中上早朝的官员,哪个不是官居二品三品,伯颜的官位在其中根本算不得什么。王阳明这样的就更没有席位,只得站在边边角角等候差遣。

    他在人群中瞅见散宜生居然也来了,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方,这是皇帝给予他的特殊优待,王阳明心想这老头子一向不爱参与政事,今天居然也来了,看来是来给自己的徒弟撑场子的,他有心想上前打个招呼,却碍于文武百官都井然有序地站着,他已经不方便走动,只好作罢,心想待早朝之后再去见自己的师父也是一样。

148() 
过不多时,听得太监宣威,接着一个黄袍老者迈步从后面走出,往龙椅上坐下,王阳明认得这正是大夏的天子洪武皇帝,百官山呼万岁,王阳明也跟着做做样子,心道小爷我迫不得已又要向你下跪,也就是意思意思,你不要当真才好。皇帝命众人平身,问道:“诸位卿家可有事情禀报?”

    文武百官依次上前,将自己手头要汇报的事情都说了,皇帝就在朝堂中直接做出决定,各项事宜该如何办理,各人纷纷记下,回去之后就一一落实。大家都说完了,皇帝看着台下站立的张骞,笑道:“博望侯,你怎么不上来禀报?”

    张骞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万福,下官不辱使命,历经一年时光,终于自花剌子模返回,已经完成圣上交付的任务,请圣上过目。”说着将那封花剌子模皇帝签署过的国书拿出来,交给太监,太监拿给皇帝,皇帝展开来看了,龙颜大悦,大笑道:“侯爷此行居功甚伟,为我大夏立下不世奇功,咱们大夏的西北边疆看来马上就要大大地拓展了。”

    文武百官对于张骞回来这事儿早已心中有数,见皇帝十分高兴,心道马上就要颁布封赏了。果然那皇帝将国书递给太监,命他放入国库之中好好保管,这上面两**事联盟的消息目前还在绝密状态,不能让无关人等知晓,接着道:“侯爷此行凿空西域,有大功。有功就赏,朕擢升你为二等忠国公,官封一品,封地百里,世袭罔替。听闻你在龟兹国收了一名妾室,而且已经怀有身孕,这女子愿舍弃故土,诚心投入我大夏,也算难能,就封她做诰命夫人吧。忠国公,你要好好对待人家。”

    张骞忙跪下谢恩,百官纷纷前来道喜,心道皇上还真是给张骞面子,要知道,张骞原本是三等博望侯,按正常的升迁,他应该先做到二等侯,一等侯之后,才能成为三等公,如今直接就成了二等公,而且赐号忠国,明显是赞赏他对国家尽忠,对皇帝尽忠,要大大地重用他。张骞也没想到皇帝如此厚待自己,他对这些名号的封赏倒也罢了,关键是最后世袭罔替这四个字让他欣喜若狂,所谓世袭罔替,就是将来自己养老之后,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直接继承自己的爵位,哪怕他只是个三岁孩童,也立刻就变成二等忠国公,只要他的嫡长子一生之中不犯什么错误,这个爵位还可以直接赐给自己的嫡长孙,从此一辈一辈往下传,张家从此稳立朝中,这才是他真正高兴的事情。

    皇帝又将使团中主要的首脑一一封赏,每一个都是重赏,各人都高高兴兴,心中对皇帝感激到无以复加,对张骞也是万分感佩,心道如果不是张大人带着自己一行出生入死,如何能够博得这等功名富贵。朝中有些与张骞不怎么合得来的官员则暗暗担心,心道经此一事,张骞在朝中成为当红人物,使团中人都会成为他的忠实属下,张骞的实力大大增强,自己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

    皇帝封完了使团,忽然问道:“伯颜可曾回来?”

    伯颜听到皇帝叫他,赶忙上前听候,皇帝笑道:“伯颜,忠国公此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你西北军是出了大力的,你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朕都给。”

    这话一说出来,文武百官的惊讶之情比听到张骞的封赏更甚,皇帝居然是要让伯颜自己说出自己想要什么赏赐,而且要什么都给,这等荣宠,简直是前所未有。

    伯颜赶忙跪下道:“臣为陛下分忧,原是分所应当,而且此行主要功劳在忠国公,臣与西北军只是略尽绵薄,不敢要什么赏赐。”

    皇帝笑道:“你不必跟我客气。不赏你就罢了,但是王阳明的鹰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