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崖顶-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头半山腰有间农舍,还冒着缕缕炊烟,晋王笑盈盈朝众人一挥手:“走,去讨杯茶吃。”

    翻身下马的时候,沈思意外踉跄了一下,也不知什么缘故,膝盖有些僵硬,不听使唤,但他很快稳住了身形,并没表现出任何的不妥。他自幼从军,多少年风餐露宿饮冰卧雪,从未感觉到疲累,可这一次不知怎么,竟从心底里涌起了丝丝倦意,看来真该要停下来歇歇了。

    农家小院有些简陋,收拾得倒还干净整洁,墙是黄泥坯垒起来的,屋顶苫着稻草,窗棂上新糊了麻纸,屋檐底下还挂着一长辫子的独头大蒜。这户农舍的主人家是一对年近花甲的老夫妇,二人见晋王一行穿金挂银气度不凡,只道是途径此地的商贾,便十分热心地端了清茶出来招待。

    茶是几文钱一大包的碎梗子,装茶的容器是带着裂纹的粗制大碗,可就着这“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山野秋色,也别有一番风味。晋王无意间瞄到西厢屋门上贴着副大红喜字,随口问主人道:“老丈,可是家里刚办过喜事?”

    男主人憨厚一笑:“是我那儿子三日前刚娶了新媳妇,这不,小两口起大早骑着毛驴到岳母娘家回门子去了。”

    晋王听了不免有些感慨:“如今兵荒马乱的,世道不太平,还是您老人家有福气啊,想必过不多久就能抱上孙子了。”

    男主人听了自然高兴:“世道不太平,可这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说来不怕贵人您家笑话,小老儿我十七岁就迎娶了内人过门,如今和和满满四十年了,虽说贫苦些,到底也算是有福气的。按我们乡下说法,这新婚之夜的龙凤喜烛是有灵性的,我们老两口点过的喜烛如今又拿出来给儿子、儿媳接着点了,想来他们也定能够像我二人一般,长长久久白发齐眉吧。”

    晋王听得认真,不住点头称是,面有艳羡之色。

    饮毕了茶,众人纷纷起身道谢,待要告辞之际,晋王拉过男主人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些什么,还从随身的荷包里掏出两块小金锞子塞给了对方。对方收了金子,喜滋滋转回屋内,不多时拿了个油纸包出来交给晋王,嘴里还不住说着吉利话:“也祝您二位鸳鸯比翼,鸾凤和鸣,恭喜,恭喜……”

    走出院子牵过了马,沈思斜眼瞄着晋王手里的纸包:“守之你又在搞什么名堂?”

    晋王瞧瞧左右侍卫都站在远处,喜不自禁地凑到沈思耳边悄声低语道:“小五,中秋之夜我与你点喜烛,赏明月,共饮交杯如何?”

    沈思被晋王闹得没了脾气,只好憋着笑转过头去不理睬。可是渐渐地,那掩饰不住的笑意散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莫名的忧虑,他总觉得在晋王那份怡然自得、若无其事的神情背后,有着一种要将某些事尽快做完的迫切与焦急。

    远远的,山路上响起一串飞驰的马蹄声,嘚嘚,嘚嘚,嘚嘚,震得人心弦紧绷……

第58章 十年约,而今却悔当时错() 
山路回环曲折,崎岖不平,那一小队身着缁衣的传令兵也在重重密林掩映下时隐时现,只有马蹄铁敲击砂石的清脆声响连绵不绝,由远及近,像是某种倒数计时的鼓点。

    “报——”传令兵飞身下马,屈膝半跪在晋王跟前,“晋阳有紧急军情送达,请王爷速速回营,辽州一线……”

    不待那名传令兵把话讲完,晋王突然一抬手,轻描淡写地打断了对方:“知道了,回去再说吧。”

    军机大事,众人都知道厉害缓急,当即各自上马朝了山下奔去。行出几步,晋王又停住了,站在半山腰举目四望一脸沉醉。

    沈思不觉有些疑惑:“守之,在看些什么?”

    “念卿来瞧,”晋王手持马鞭朝远处一指,“这便是我晋地风光,山之阳,水之湄,天险雄关,鬼斧神工,真好,真好……”

    …

    一行人赶回山下大营,众将官已经齐聚在了议事的大帐之中,晋王边脱着披风往里走,边从容吩咐:“有何军情,细细道来。”

    下属急忙奉上公文:“禀王爷,一支三十万众的朝廷大军突然由广平府攻向晋原,辽州一线已全部败溃,敌军长驱直入杀奔晋阳而来,沿途州县告急,孙长史处无将可遣无兵可派,现请王爷示下。”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令所有人震惊不已:“三十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为何晋原方面毫不知情?狗皇帝到底是用什么法子将这支大军悄无声息运到广平府的?难道有飞天遁地的本领不成?”

    而更加令人懊恼的是,一直以来他们将大量兵力投入在了与鞑靼交锋的葭州和与朝廷大军对峙的律洲,谁能想到最先被攻破的竟然是之前毫无异象的东南一线。

    下属硬着头皮回道:“今夏辽东洪患,朝廷派了民夫运送粮食、砖木前去救济灾民及修筑水防,因每次派出的人马数目并不太多,故我军未曾放在心上,及至近日方才知晓,原来他们就是用这法子将士兵分批偷偷迁往广平府的。”

    “假扮民夫?那要费上多少时日?”晋王不禁眉头微皱,“看来我那侄儿是筹谋已久了,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下属分不清晋王是在向他问话还是在自言自语,只管据实答道:“前前后后加起来,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沈思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个可怕的念头,往前推三个月,不正是他只身潜入敌营,偷兵符、绑人质、和卫悠定下三月之期的日子?难道说……难道说那根本不是卫悠在念及旧情按兵不动,而是彻头彻尾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在利用他蒙蔽晋王的双眼、降低晋王的警惕,逃过晋王的耳目?

    想到这沈思“腾”地站起身来,紧走几步来在下属跟前颤声问道:“我且问你,那支广平府杀来的奇兵所属何部?”

    下属躬身答道:“乃是由襄樊郡王卫悠所执掌的柳家军。”

    “柳家军?”底下众将不禁面面相觑,“柳家军不是被调去了耀州对付鞑靼人了吗?”

    “报——”正疑惑间,帐外又有探马疾驰而来,“禀报王爷,鞑靼人行至鄜州,与朝廷兵马僵持数日,忽然调转枪头直奔同州而来……”

    话音未落,大帐之内已炸开了锅:“怎会如此?鞑靼人是脑子被野狗吃了吗?放着唾手可得的中原不要,反来招惹屡次将其打得落花流水的晋军?”

    前来报信的下属满脸义愤:“诸位将军有所不知,原是那狗皇帝与鞑靼贼子订下了卖国之约,朝廷许诺只要鞑靼能与之齐心合力攻下晋原,朝廷便将奉元以北、晋原以西的大片疆土悉数划与鞑靼!”

    众将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为汉家儿郎,我等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让寸土,他身为一国之君却大好河山拱手让人,实乃我大周之耻!”

    只有沈思还在不死心地追问来人:“那、那驻守耀州的可是柳家军?”

    下属点点头:“确系柳家军不假,可据探子回报,柳家军的精锐并未一同赶赴耀州,那里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和小皇帝从各处调来供襄樊郡王差遣的杂牌军。”

    沈思听完“啪”地一掌击向桌面,竟将实木的桌子生生拍去了一个角,之后他提剑往外就走。

    晋王在背后连声唤他:“念卿,念卿,你去哪里?”

    沈思咬着牙狠狠吐出几个字:“去杀了卫叔远!”

    …

    卫悠的弟弟卫谦被单独囚禁在营中一处僻静的帐子里,每日的饮食用度说不上好,倒也不算太刻薄。他两手已然残废,稍重些的物件便提不起,连使筷子这等小事都很艰难,吃饭喝水全由一名看守负责喂给他。

    起初几天他不吃不喝不睡,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在了诅咒和辱骂沈思上头,用词恶毒至极,言语污秽不堪,直到嗓子坏了,嘶哑得叫不出声了,才渐渐安静下来。

    沈思进去的时候,卫谦正在专心致志观察着稻草堆里钻出的一只青皮蚂蚱。立秋了,暑去凉来,它的寿数到了,想是再蹦跶不了几天了。

    听见脚步声,卫谦迟缓地转过头,眯起眼睛费力将目光聚焦在沈思脸上,好像不认识一般,足足老半天才翕动着粘涩的嘴唇问道:“我的时辰到了吗?”

    死到临头能如此坦然,倒有些不像他了,沈思居高临下逼视着卫谦,眼里怒火熊熊:“你早就该死了!”

    卫谦低下头去,呆呆注视着那只蚂蚱,看它一步一步挣扎着起跳,一步一步笨重地落下,一步一步,终于寻到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