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鸿元至尊-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显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虽然他们对张显不屑,但是平叛救援都城勤王的命令可是不敢违背。

    张显命令酉时末到达指定地点汇合,他们不得不听,但是必定会给张显一个下马威,那就是不会按时到达,看你张显能把我们怎么样!

    三天后午时,张显和卢月的人马就到了鲓山镇外的小山下,卢月五万人马中有八百骑兵,张显的顺仪城神威军这次只出来两万步卒,五千骑兵,合计七万五千人马,七万多人马聚到一起那可真是铺天盖地,联营扎了几十里。

    在中军大帐张显卢月等人分主次落座,因为天气炎热,中军大帐四面是敞开的,以便通风。

    “卢大人,你也知道,我们看似人马众多,可是战斗力却不如边军两层,我的神威军大都是新军,自然嬴弱,而各地方小城兵马,按制平时都在屯田,缺乏训练,虽然我们两军合在一起有七万多人,可是和赵氏父子的边军相比,边军一万人就能把我们击溃。”

    张显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事实。

    “张将军之论也是卢某所忧,边军机制健全,都是经年厮杀彪悍无惧生死之人,呵呵。。这些个屯田之军,很多人怕是连血腥都没闻过,怎比那些虎狼之师,不一击即溃那就万幸了。”卢月摇头苦笑道。

    “三城聚集起来也不过十五万人,军士素质不论,就是指挥起来都是难以统一,这次勤王前景不乐观啊。”张显苦涩道。

    “恩,各行其令,纵有百万之师也是乌合之众,卢某自知自己能力,愿将道安城五万将士交与将军统一指挥,卢某只做将军一将尔。”卢月主动交出兵权,张显欣慰,起身向卢月深施一礼,卢月慌忙起身回礼。

    “本将军真心感谢卢城主大义,也定不负大人所望,将来顺仪城也全依托大人照料一二。”

    “将军折杀卢某了,将军只管放心,只要卢某一口气在,定保顺仪城寸草不失。”

    两人早有密议,这个过程就是把事情搬到明面上,一是让张显的人知道卢月已是自己人了,二来也是告诉卢月手下的将领,道安城兵马以后就归张显指挥了,你们谁不服赶紧提出来。

    道安城三十几位将领,绝大部分是卢月心腹,自然信得过卢月,剩下的人相互看了一眼,虽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也知道他们这些小虾米翻不起大浪,所以略一犹豫便紧随众人轰然起身:“我等谨遵将军令行。誓死效忠国王陛下。”

    道安城的事情顺利解决,张显松了一口气,这时刘栢来报;都灵侯扬武将军董侯爷来了。

第30章危难时显露人性百态() 
张显听了董老哥的封号,暗自笑了,到现在为止,事情发展没有偏离他的预案;看来董老哥是自己提出为辅的,这位老哥还真是个实诚人。张显对董一刀心里有些愧疚,毕竟是在利用他。

    董一刀恢复了爵位,又晋升扬武将军,似乎年轻了十几岁,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带着董路和关武来了,张显一众人迎出辕门外,众星捧月把他接进中军大帐,张显硬把他推坐到主位上。

    “哎呀,你是主将,把我弄上来算什么?”董一刀半推半就的坐了下来,不过这老头打心里高兴,真没看走眼他这个小老弟。

    “这个位置本来就该侯爷坐的。”张显见董一刀还要推辞笑道:“老哥不厚道,非把我架起来烤。”

    “哈哈哈。。有德能者上位,小友的能力可比我这个老头子强多了,恩,非正常聚将时间,我就倚老卖老坐一会。”

    董一刀在军中威望极高,虽然是隐居多年,可声望却没有因此而隐落,特别是那些身世卑微的将士,都知道他当年为了那些寒衣将士抱不平,连侯爵都能舍弃,这样的人怎不得以尊重。

    董一刀没有一点豪门贵胄(现在董一刀身份可谓尊贵,侯爷吗,虽然只是个封号,一点实惠也没有,但杨武将军倒是拥有实权,战时可统领十万兵马。)的傲慢,同众人热唠了一会,卢月知道侯爷还有重要的事和神威将军谈,于是率先提出告退,众人也知趣,紧随告退,忽然间中军大帐就剩下董一刀和张显。

    刘庸挑选二百精锐兵士补充张显所剩无几的护卫,刘栢指挥这些人离中军大帐一百步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

    凼叔为两人斟茶后退出。

    “我猜想老哥一定是去巴苏城见了国王。”

    “唉,当我得知赵氏父子带十万叛军围城,东、南两座卫城的守军哗变后,叛军第一次攻城就险些破开主城,这时候老哥真就坐不住了。。。。。。”

    张显讶异,巴苏城城墙那么高,城防又那么坚固,怎么可能被叛军一次险些攻破?十万羽卫军和五万龙武卫就是站在城头拿着木棍也能守住,忍住好奇,张显没有追问。

    听着董一刀述说,原来董一刀趁着夜色潜进城中,直闯王宫求见国王苏沓,不想冤家路窄遇上苏林,苏林百般刁难阻止董一刀见国王,都这时候了,苏林还在计较个人恩怨,董一刀恼怒,痛下重手将苏林废掉,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王宫侍卫,董一刀也是故意为之,他唯有高调硬闯,才能惊动国王身边的人出现,果然刘一凡来了,两人熟悉,刘一凡见是董一刀,他知道董一刀的为人,得知董一刀要求见国王,刘一凡瞥了一眼瘫在地上哀嚎,还不断叫吵杀了董一刀的苏林,嘴角撇了一下,并没理会他,挥手侍卫让出通道,带董一刀去见国王。

    董一刀见到国王,极力推荐张显统领北方四城兵马平叛,苏沓并不信任张显,犹豫不决,可是叛军攻城激烈,王城羽卫军装备的确好,可是难敌铁血的边军,一天数次城防出现险情,而离王城最近的城,也就是北方四城和西面的滇西城还没遭到叛军扫荡,滇西城毗邻武威国,拥有十万精锐步骑,但是为了防备武威国不敢轻动,如果调动他们,内乱未平,再招武威国趁虚而入,南苏里国可就离灭国不远亦,所以只有北方四城还有兵可用,毕竟苏里国不会这个时候添乱。

    国王苏沓建议让董一刀统领四城兵马勤王,董一刀以年老体衰,又多年没有带兵,以没有能力指挥十数万兵马,兵败事小,陷国王与危城,百死难诉其咎,张显虽然年少,但统兵数万已是百战将军,早已闻名天下。

    张显的御军能力毋庸置疑,南苏里国的谋臣武将嘴上不说心里都很佩服他,十五岁领兵,除了这次遇刺兵败,未尝败绩,就连其父遇刺身亡,他领兵在外,噩耗传来,内忧外患、四面楚歌时,他却能突出重围,外交内抚,转眼召集数万之众扎根顺仪城,就连太尉苏凯也暗叹自愧不如。

    苏沓犹豫是因为张显毕竟是外臣,北方四城兵马加起来二十几万,如果张显有不轨之心,灭了赵氏父子,在出了个张显拥兵叛逆,他苏沓还真就。。。。。。

    叛军攻城异常猛烈,告急求援吵得人心烦,苏沓惊悸,连夜召集众文武朝堂议事,苏沓把董一刀的提议一说出来,文臣到没多大异议,不管谁领兵,只要能解王城之危就行,自从叛军围城以来他们没睡一个囫囵觉,担惊受怕为性命堪忧。

    可是武将却绝大多数轰然反对,这个结果让苏沓脸色更加难看,无奈苏沓又提出让董一刀统领四城兵马,可是反对的还不在少数,当然反对的都是王族的人,其心思不言其明。

    苏沓震怒,拍案而起,手指苏凯:“既然你反对,那你就突围去召集他们平叛。”

    这回连文臣都齐声反对,太尉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王都呢!苏沓又点了几员将,不是被点的将官慷慨陈词,什么关键时刻怎么能至国王安危而不顾。。。等等理由推脱,就是绝大多数人反对,其实这个时候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忠心有几人,叛军破城,他们走了一家人将性命不保,他们在,转投效赵氏父子有很大可能保住自己和一家人性命,每个人手里都握有保命底牌。

    还有一点很重要,四城兵马哪那么好摆弄,四个城主三个派系,就是强把他们聚一起,各行其令,对上铁血彪悍的叛军绝无胜算,打不赢解不了围,两头不讨好,赵氏父子胜了,他们绝不会饶恕你的,就是最后国王尧性灭了叛军,你带着二十几万人,损失惨重却没起多大作用,下场可想而知。

    最后有人提出让四城城主各自带自己的兵马,苏沓却又不同意了,苏沓通晓兵道,他对四城的情况了如指掌,四城看是二十几万兵马,常备军不过五万左右,余者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