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鸿元至尊-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哥,这江北的事就交给你了,西面历朝阳那里还有三十万人马,秦敏也在西面有二十万多人马,我给他的任务是相机行事,一是渡江攻取沁阳城,二是西进夺取武陵城,剩下的二十多万人马,看来是过不去了。”

    武岳候看了一眼已燃烧起来的浮桥。

    “我此去凶多吉少,但是不得不去,现在最有希望的还是下游陆凯那路,还有秦钟那五万人马,四哥,你看哪路有希望,就派他们去支援哪路吧。”

    “老五保重。”

    武岳候交代完,毅然迈步钻进燃烧着熊熊大火的浮桥上。

    浮桥上还有数万秦军,他们冒着大火拥挤着拼命向对岸奔跑,但是人太多了,几乎堵塞住,就在武岳候刚刚踏上浮桥不久,排列数十里的包括秦平川的不到五十座浮桥,先后轰然崩塌。

    武岳候准备了数月,唯有中军保护完整搭建浮桥的材料,搭起了不到五十座浮桥,还分给了秦平川十几座,结果被张宇派人一把火给烧了精光,陪葬的还有十多万秦军将士。

    这还不算上游烧死的无法统计的人。

    武岳候中军七十万人马,除了没能度过来的二十几万人,秦钟带走的五万人,到达南岸的人马,最后一统记,还不足三十万。

    武岳候毕竟修为甚高,虽然拼命跑到了南岸,可也很凄惨,战袍烧的大窟窿小眼子,胡子眉毛没了,好在有头盔保护,头发没被烧光。

    听到汇报说,才渡过来不到三十万人马,武岳候心往下沉。

    “侯爷,上游和下游的高阁、祁峰应该也有不少人渡过来了。”

    高阁和祁峰是武岳候手下两员悍将,两位各带领二十万人护住中军两翼,所以武岳候下令就近自己想办法渡江,他们没有走中军搭建的浮桥。

    上游的高阁怕是剩不了多少人了,他们首先遭遇夏国水军烧江。

    至于下游的祁峰兴许能好些。

    按计划,安西将军秦平川带领四十万人杀向沁阳城,可现在除了中军渡过来不到三十万人,他不到十万人,上游的高阁还没有报告,不知剩下多少人,西路军想要凑足十万人都难。

    东路军现在情况不明,武岳候亲帅的中路军,怕是三十万都很难达到。

    武岳候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安西将军,我给你补齐十万人,按计划继续向西攻击前进,路上收拢高阁的人,尽力去做吧。”

    武岳候拍拍秦平川肩头,无奈道。

    秦平川带领二十万人搭乘中军的浮桥渡江,因为被分配在上游的浮桥,结果最先遭遇烧江,因此损失最大,连一半都没过来,武岳候给他凑齐了十万人,已经很不错了。

    秦平川走后,武岳候的中军剩下二十六七万人马。

    “派人去联系祁峰,让他们杀向勘定城,我带人随后就到。”

    现在还不知道祁峰那二十万人能过来多少,不过在下游,应该剩下的多些、、、、、、、、、、、、

第568章伏击() 
祁峰藏有私货,有很多小船和原木木板等,武岳候下令就近渡江,正合他心意。

    如果统一渡江,那么他的私藏就得上交,他费尽心思弄来的东西,自己用不上,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这下倒好,没有白费劲。

    所以说他渡过谌江的人马算是最多的,估计差不多十五六万人。

    因为不是搭建浮桥,所以渡江后,受江水流影响,他的人散布在江岸上数十里,变成了散兵线。

    他也挺幸运,夏国水军烧江,火源到了他这里一点威胁也没有了,逐渐熄灭,连岸上的草木都没引燃。

    因为轻装渡江,盔甲辎重马匹都留在了北岸的军营内。

    他留下一万人留守。

    他竖起大旗,传令散兵收拢,就在这时接到武岳候命令,让他奔袭勘定城。

    “传令下去,不必向中军聚拢了,全部杀向勘定城,侯爷有令,烧杀抢掠不算违反军规,但有一点给我记住了,不许烧粮食,财物谁抢到的归谁,不许自相抢夺残杀,谁先杀进城记头功。”

    原本下游向中军赶过来的人,接到这个命令后,掉头就奔勘定城跑去。

    其时江水已经寒冷刺骨了,秦军泅渡过江,上岸后冻得瑟瑟发抖,精神萎靡,可听到这个命令后顿时来了精神,撒着欢的跑,热身了,湿透的衣服也慢慢烘干了。

    他们异常兴奋,第一个杀进勘定城不但能得到头功,而且会优先抢到好东西,本来秦国军规很严厉的,现在放开了,那就等于发财的机会来了。

    他们在兴奋,可没发现已经进入了夏军埋伏圈。

    武威军接到命令离开勘定城朔江而上,正行进中,斥候来报,秦军已开始渡江。

    柴铭、柴仕昌和史鲍鄂三人展开地图,让斥候将看到秦军渡江的情况指点出了。

    “离此三十里的老江道是个最好的伏击点,南面有十几里长的老江堤有十几丈高,后面是柳树林可藏兵。”、

    老江道是谌江改道后遗留下来的,因为平坦,随即变成了一条官道,这条官道直奔勘定城,上次舞阳候和晋阳侯都走过,那时联军没有在这里伏击过他们,这次想来他们也不会注意,所以柴仕昌选择这里伏击秦军。

    这时又有斥候赶回来报告,秦军像发了疯似的向这里跑来。

    柴铭看看天色,太阳已经偏西,离天黑不到一个时辰了。

    “秦军离此还有多远?”

    “大概七八十里。”

    “恩,继续打探。”

    斥候火长答应一声退走。

    “传令,全军全速前进,天黑前务必赶到老江堤,做好战斗准备。”

    武威军偃旗息鼓,快速行军,天将黑前先头部队已到达老江堤断口处,那里是老江堤最上游的一处、谌江发大水时冲开大约七八十丈宽的豁口,也是官道入口,这里已经离着谌江很近了,能听到江水的流动声。

    斥候及时来报,秦军先头部队离此不足十里了。

    斥候说秦军乱哄哄的,像是在赛跑。

    “这是什么情况?”

    柴铭等人有些发愣,据他所知,秦军素质很高,战力极强,所以他们准备了苦战的准备,听到是这种情况很是不理解。

    “再探。”

    武威军急行军也都很疲惫,可听说秦军就要赶到了,打起精神备战。

    祁峰没有约束收拢士兵,却鼓励他们向勘定城快速前进,争功的将领拉帮结伙,准备抢头功,所以江岸边出现了奇异的一幕。

    很多千人或者数千人的小团体,像是在赛跑。

    他们只有随身武器,没有盔甲,除了将领外,都没有弓箭和盾牌,如果不是看到听到他们精气神旺盛,嗷嗷叫着,还以为他们是一些残兵败将。

    祁峰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他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谌江以南可是有联军或者夏军的,到现在为止他却没见到一人出现,这岂不是很不正常。

    而上游的带领十万人杀向沁阳城的秦平川,行动起来却非常谨慎,虽然也传达了武岳候的军令,可以肆意妄为,但是秦平川还是极力约束着他们。

    一路行来,被滚滚浓烟熏得昏头涨脑,吐口痰都是黑的,路上随处可见秦军尸体,有的是烧死的,看来是拼力游上了岸,却也没逃过被烧或者熏死的厄运。

    有的是被杀死的,也有联军的尸体,但相对秦军来讲少得多。

    走了四五十里,天黑前倒也收拢了近万人。

    不过这些人都很凄惨,过半的人没有武器,甚至衣不遮体。

    伤者也过半,他们逃过了联军围杀,也感谢江岸上烧起的大火。

    联军退走,他们躲进水泽中逃过了被大火吞噬的命运。

    因为是深秋,岸上的草木已经干枯,大火烧的快,秦平川一路赶来,已经没有多少明火了,只是烟雾还很大,三四步以外就看不清人了,呼吸也很困难,有点窒息感。

    秦军要是不是放纵,他们的素质是很高的,秦平川约束的好,所以这十多万人并没有散乱,稳步推进,不过今晚想要到达沁阳城是办不到了。

    这就出现了问题,他们没有带粮食,说好了可以抢,但是这一带村镇早就没有人了,找谁抢去。

    而且这些靠江边的村镇也被大火烧成废墟了。

    秦平川带领大军远离谌江,找了个还算完好的小镇驻扎下来。

    还好,这个小镇虽然没找到粮食,却找到了不少红、白薯和一些蔬菜。

    但却不够十多万人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