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昭依命而行。于是在徐州,连颁剿贼令、授田令、免赋令等一系列政令。剿贼令规定,所有盗匪贼寇乱兵,不降者斩,家属依律论罪;吏民私匿、帮助匪众,连坐;检举、告发者,赏。

    授田令规定,依法登记丁户人口的,按人丁授田。田租三十税一。

    免赋令规定,民年十四以下,免口钱;民年十五至十八,口钱二十;民年十九至五十六,算赋钱一百,商贾亦同此例;奴婢两算。

    另外鼓励生育,民妇有产子者,夫妇同免算钱三年;民女十七至三十不嫁者,每岁增赋钱十。

    又鼓励尊老,民户家有七十以上老人,免一人算钱;家有八十以上老人,免二人算钱。

    诸令一出,徐州震动。徐州百姓早就知道青州诸善政,刘备来徐州时,百姓无不翘首以待。好不容易待到仗打完了,刘备却只是免了徐州一年赋税便回青州了。让徐州百姓好不失望。如今终于等来了刘使君的新政。竟然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上许多。

    剿贼的就不说了,这对大家的安全都有好处,百姓们自然是无条件拥护。授田,简直是对徐州财富的一次再分配。那些流民、家里人口众多却只能沦为佃户的,以及各大士绅豪强,眼睛都大睁着徐州的一举一动,看看自己能在这一次盛宴中能分配到多少好处。不说徐州其他的无主之地,就是一个笮融,他名下的土地庄园就有无数。刘使君真是仁慈啊,无数人心中感慨着。

    田租方面,刘备继续保持着大汉立国以来最低的标准,三十税一。至于算赋方面,他稍微做了一些调整,显得更加惠民。原来大汉律是民年七岁到十四岁,每人每年征收二十的口钱以奉养天子;民年十五岁到五十六岁为止,每人每年出一百二十钱为赋钱,以供朝廷开支。现在刘备调整为民年十九岁到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一百钱。年龄上限提高了,钱也减少了二十。而且十四岁以下口钱全免,十五岁到十八岁,每人每年出口钱二十。同时,汉律上为了抑止商人,规定商贾每人每年两算。刘备自然不可能抑制商业。于是便废除了这条规定,让商人和其他诸民一样。当然为了禁止蓄奴的风气,奴婢还是两算。

    能替百姓省一个五铢钱便是一个五铢钱,藏富于民刘备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正他现在也不是皇帝,府中开支少得可怜。

    鼓励生育和鼓励尊老方面,在青州施行好几年了,有产子者,夫妇同免赋钱三年,此令一出,青州顿时掀起了生育高潮。许多家庭生完了又接着生。为此下面的守令们纷纷抱怨,这些家庭好多年都会收不上赋钱了。刘备听闻之后,哈哈大笑。如今他不缺地盘,缺的就是人。有了人,这大好土地,才会更加迅速的开发。谁能想得到,他初来青州,六郡国这么大的地盘,竟然只有一百五十余万人口。如今多年过去,得益于青州诸新政,去年案比的时候,在册丁口已经接近三百万了。这些年,他南征北讨,连番大战,不就是靠的这些百姓吗?是他们给自己种田提供了粮食,是他们应募入伍为自己浴血奋战。现在施之以小惠,又有何不可呢?

    刘备的诸多政令中,唯一得到所有吏民交口称赞、不出一句恶声的,恐怕就只有尊老这一条了。剿匪的也好,授田的也好,免税赋的也好,不管怎样,都有那么一小撮人,因为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或者不合他们心意,便骂声不绝。剿匪太过严苛,误杀的可能也有;授田的是因为大户们侵占田地失败、流失大量佃农对于那些杂声,刘备一律无视。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每一项政令,他只要保证能够惠及最广大的百姓,能够让他们受益就行了。

    徐州百姓欢欣鼓舞自然不必多说。在陈到和陈登的配合下,徐州境内盗匪也迅速被消灭。徐州治安一时大为好转。在此情况下,张昭和陈登、陆儁、崔琰等人,在徐州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屯田。

    所有的一切无主的田地,以及官府新垦的土地,按照刘备的要求,全部登记在官府的名下,然后根据各郡国户口人数,授予诸户耕种。因官田的所有权在官府,百姓无权转卖,只有耕种的权利。这等于是变向断绝了大户们趁着旱涝饥年吞并田地的可能,也等于是把大户们的佃农,变成了官府的佃农。

    就在徐州一派热火朝天的时候,刘备轻车简从,又进了书院。

第三百四十五章 书院见闻() 
上次在书院格物科发现韩塈,水排由是横空出世,解决了青州方面冶炼高炉的供氧助燃问题之后。刘备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

    还是上一次和荀彧商议在书院中试行科举,录取了一批士子以充实郡县的时候,刘备曾过来勉励了诸士子一番。

    科举的效果不太理想,参与的人非常少。而且绝大多数都出自寒门。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大多数都出自世家士族。一个家庭如果很贫困,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求学的。除非有人看好你并进行资助。世家子弟们想要出仕,途径多得很。拜访名人进行干谒,或者互相举荐,或是让郡县守令征辟……如此种种。

    还有一种人,屡辟不就,如此便可以坐拥声价,你推辞的次数越多,天下人就会对你越期望。颇有几分你若不出,奈天下何的意思。比如当年的袁绍,以及后世的王安石。都是典型的例子。而世家子弟们一旦出仕,在县最码是县丞、主簿;在郡则要么为从事,要么为郡丞;至于公府征辟、朝廷召请,不是博士就是郎中。所以刘备意欲科举选人,以充麾下郡县诸曹掾吏。很多世家子弟对此不屑一顾。以为这些小吏整日纠缠于俗务,是浊事官。不愿为之。而参加科举的人,除了一小部分是有着远大志向的,其他便是家中没有太好的出仕途径的寒门子弟。

    这里的寒门,并不是指贫困家庭的普通百姓,而是指门第比较低的的庶族,比如县里面的中小地主之类的。

    刘备一心一意要搞选官制度改革,但落得如此结果,他也是颇为无奈。也只能是一面命人严格把关荐举用人,一边慢慢等待时机了。

    今天他再次来书院,一是顺便探望一下恩师郑玄,老人家七十多岁了,应该在家享福的,如今却为了他一心扑在书院上。

    得益于刘备的大力支持和左伯纸的发明。郑玄已经把他以前的著作,重新整理了一遍。然后重新出版,发行天下。《三礼注》、《毛诗传笺》、《周易注》等等经书注释,皆为天下士人所宗。郑玄自己也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其一生所作煌煌数百万言。郑玄不但注释诸经,还在音韵学、训诂学,以及解释律令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对青州甚至是整个华夏在文化的传承和推进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如今的郑玄,在青州倍受礼遇,生活条件比起历史上的他来,要好上许多。而且也没有在晚年遭遇丧子之痛。爱子郑益恩如今侍奉膝下,把他照顾得非常周到。郑玄舒心顺气,这精神别提多好了。每日里讲学释经,管理书院,忙个不停。

    刘备过来,陪老师坐谈了一会,便辞别来到了格物科。这是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地。格物科因为成天搞些奇奇怪怪的试验,来格万物之性与理,因此院子是一再扩建,越来越大。刘备刚进来,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嘴中不停的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刘备在外面笑道:“何事如此惊讶?”

    有人不耐烦正欲回嘴,回首一望,见是刘备,大吃一惊,于是连忙深揖一礼,道:“拜见使君。”

    刘备摇了摇手,笑道:“勿需多礼。”诸人回过神来,纷纷让开一条路来。刘备便抬足往前行去,待见了中间那物,刘备也不禁目瞪口呆,一脸懵然。

    只见中间有一口大锅,下面火焰熊熊燃烧。铁锅密封,上面有数根竹管,竹管上又连着二个球体,球体上各站一小人,正随着球体的不断滚动而厮杀在一起。两个小人惟妙惟肖,各举刀剑,你来我往的,斗得好不激烈。那口大锅旁边有两人一站一坐。坐着的士子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模样,正埋头往铁锅下面添柴。站着的那个,长身玉立,声音清朗,正在为围观的士子们在作介绍。刘备定睛一看,那不是诸葛亮,又是何人?

    只听得诸葛亮道:“刘使君曾言,世间万物,皆有其性。船行于水是浮力,物往下坠是重力。我与德衡经过连日观察,发现用铫子烧水,水开之时,壶盖会被一股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