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很多人会说,有些应该淘汰下去的东西,就应该让它淘汰下去吧,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但只有身处在某个行业里的人,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小学徒就开始学起的手艺,曾经轰轰烈烈上千年的手艺,到现在断了层,后继无人,那种心痛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同样的,秦金梅老太太的家人也不理解她。

    一个老太太,辛苦干了一辈子,都退休了,好好休息就行了。打打太极不好?遛遛猫狗不好?学点修剪花草不好?为什么要跟自己的老手艺死磕呢?

    几年下来,她把自己的棺材本拿出来租了房子,招徒弟,教技术。偏偏徒弟还招不来,只有极其少的几个人跟着她学。

    别人教徒弟至少还要收学费,可以维持运转,她一分不收,还自己掏房租,一应设施也是自己的。但就是这样,跟她学的徒弟还越来越少。

    以前多的时候,徒弟快上百个,现在剩下不到二三十个,就是现在的这些,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能坚持下去。

    很快要过年了,只怕过完年后,又会有一些不会来了。

    因为学这个东西,要极强的耐心,非常的毅力,而且要练习的时间还不短,不是速成班。

    很多人初时觉得这门艺术好看,心血来潮想学,但至多坚持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

    秦老太太很担心自己死后,她所会的南派堆绣技术,要跟着她一起被烧成灰。

    她以前工作时,有一个开出版社的好友,看到她的情况,便自己出资替她出版了一万套教程方面的书,《南派堆绣大全》。

    一万套——对于某些畅销网络小说的几百万册的销量来说,这只是个零头都不到的数字。

    但对于秦老太太来说,这是她朋友替她出的资,如果书卖出后,她是肯定要还掉印刷费用的——她的老朋友也有一大家子人要生活呢,钱都不是飘来的。

    然而,书到现在都没卖掉多少本出去。

    在七八家大型网店上挂售,几乎都是零的销量。

    网店消费,肯定也是要打广告增加知名度,才能带来销量——但广告费本身又是一笔钱。

    自己辛辛苦苦将技术写成书,又是拍照,又是配文字,还得排版,还得讲究,所有的一切辛劳,换成了一堆卖不出去的书,书还要占着租来的地方。

    而且现在房租都开始欠着了,明年培训班还能不能继续,这都是个问题。

    这样的处境,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秦老太太曾不止一次的向有关部门申请过援助,但除了被踢皮球外,就是无限的等。

    程赫有些心酸,问道:“什么是南派堆绣?”

    江予桐带他走到一副艺术作品面前,说道:“这就是的。”

    这是一幅刺绣作品,四联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绣得非常精致。

    程赫很是惊艳,这幅作品看起来非常真实而传神,仿佛不是画,而是真的活物一般。

    其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

    江予桐轻轻解说道:“人们提起中国刺绣工艺,一般人至多也就知道四大名绣,像这些小地方的刺绣,根本不出名。但是堆绣也是经历过了几千年的繁衍传承的。五代和唐朝时期曾达到了鼎盛。”

    唐朝的时候,很流行这种工艺。人们逢年过节的时候,用五色的彩绸剪贴成花、鸟形,贴在屏风或戴在头上,装扮了生活。

第二百零五章 办得漂亮() 
说起刺绣,程赫也略懂一些,四大名绣不就是苏绣、蜀绣、湘绣那些吗?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丝品和刺绣工艺,可是为国家带来不少外汇银子。明清时期,家里如果有好的苏绣娘,那养活一大家子人都不用愁了。

    那曾是一个丝绸、刺绣的大时代。

    但是,那个大时代过去了,现在的绣品大多已被机械刺绣所取代,剩下少部分精品流传于艺术品收藏交易市场。

    甚至很多看似“艺术精品”的,其实都是机器大批量伪造制作的,赚取高价而已。

    江予桐无奈地笑道:“现在啊,知道十字绣的人不少,但能说出四大名绣的,估计都不多。何况这种地方绣品?”

    程赫看着眼前这幅栩栩如生的四联绣品,心里着实感慨万千。。。

    说这些作品不好吗?

    不,他一个外行人都看得惊艳不已,真的觉得配得上“巧夺天工”四个字。

    但是,已经快要被淘汰的行业,到底要不要继续传承下去?

    他心里也没有答案,只是有些不忍。

    秦梅老太太把自己后半生的钱都花完了,印了那么多书堆在那里,却无人问津。这让他不忍。

    刚刚几位老艺术家们面带愁容,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他们大概是想办法再接济一下她吧?

    其实,像秦老太这样的,又何止她一个呢?他们能接济多少?

    而且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接济,什么时候还是个头?

    都很难。

    程赫不懂艺术,但以他的见解,艺术品必须有在市场流通的能力,才能更有力的传承。

    光靠情怀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比如,很多年前,人们觉得学画画、学唱歌都是不务正业,因为带不来经济价值,家长都不允许孩子碰。

    但是现在,画画、音乐这些,都有它的赚钱行业,学的人自然就多了,也就没有人再反对。

    现实市场决定了行业。

    如果这项老艺术无法进入市场流通,怕是很难坚持下去了。估计只能若干年后,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些残影。

    但是,一件已经快要消亡的产业,想要获得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别看桃花村目前是小有成功,但大多数的都是继续无人问津啊。

    比如皮影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老艺术,有些人现在提起,都仍然是津津乐道。可是,它现在就是没办法传承了啊!

    程赫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想做点什么。毕竟桃花村的竹编,是在“贵人”的相助下,才有了转机。如果可以,他也想做别人的“贵人”。

    他尽力在脑海里搜索着自己的人脉,看看有谁可能与这个行业挂上钩。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蓓丽服饰”的设计总监,郭蓓。

    她做高级订制的,如果可以,能不能与这种“南派堆绣”合作一下?尝试也好,推广也好,应该还是有合作空间的。

    他觉得这个想法应该不错,回去了跟郭蓓网络联系一下,看看她有没有兴趣。

    如果能成,那就太好了。

    程赫继续把问题深挖,如果这事成了,也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南派堆绣与桃花村的竹编不同。

    桃花村的竹编,至少还有村里那么多技术过硬的人。

    而南派堆绣,就剩下那么一些徒弟了。徒弟还没学会且不说了,明年据说还会少掉一些人。

    没有人才,这还怎么当行业继续下去?

    就比如皮影戏,现在还能找到完整的艺术班子吗?

    秦老太太的培训班,还要继续下去,她的徒弟们必须出师,然后再培训下一批。

    这些都要钱。

    反正这就是个很难的行业。

    “我捐款吧。”程赫想了想,说道。

    “你说什么?”江予桐问。

    “我捐款,我或许有办法能救活这个行业。”程赫再次说道。

    江予桐很意外,程赫目前手头没有项目要做吗?他不是已经在重建全村,搞旅游发展计划吗?

    那有多花钱,她是知道的。

    她本来想说:算了,这事还是我来吧。然而想起了一件事情,她问道:“你……是不是想用捐款打动卢老先生?”

    嗯,这家伙脑瓜还蛮灵活的。

    虽然说,卢老先生他们并不是很喜欢将艺术品商业化,但是看到有人付出善心,这倒是很能打动他们。

    这很好理解啊,人都有自己的骄傲。比如某些拍艺术类电影的导演们,明知道不赚钱,也不愿意向商业片妥协。但是看到别人做慈善,他们总也还是会喜欢的。

    她觉得程赫这家伙想问题真是比较厉害。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就不跟他争了,只要他负担得起。

    程赫笑笑,假装不承认:“别那么说,我可完全是一片好意啊。”

    他本来就是想来请卢老他们为村里赠送几件作品的,还正在想着,要怎么打动他们。

    也好,就算是买几副名家作品装点门面,也得花点钱。现在,他把钱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