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监平闻言大急,他匆忙的喊道:“沛公莫要轻易拒绝,您有所不知,子婴公子已经命大军镇压魏、赵、韩三国,不日大军便可抵达泗水郡,此事您可要想清楚啊。”

    刘元心中泛起巨浪,子婴竟然出兵征讨三国了,这个消息让他浮想联翩,如此一来,反秦的局势愈加的紧张了。而郡监平见刘元神情顿住,误以为刘元也被这消息震慑住,他再次语出惊人的游说道:“子婴公子曾言,沛公若是为先锋军攻击项梁,您的所有罪责一概不究。”

    到了此时,刘元终于明白子婴的谋划了,原来是让他替大秦镇压项梁啊。不说现在沛军军力身弱,即便是日后,这项梁也非易于应付之人,更何况还有一个神勇的项羽。历史上,若不是项梁被章邯攻克定陶身死,或许,整个天下都会落入项家。

    明白了这些,刘元就更加不会作为子婴的马前卒、先锋军了。他当即沉声说道:“三息之内不撤者,斩!”

    “吼!”

    随着刘元的下令,城楼之上的沛军大喝一声,弓箭手们立刻拉弓搭箭。见此,郡监平不敢再停留,他恶狠狠的说道:“刘元,你乃自寻死路。”言罢,他急促的骑马向后逃离。

    郡监平带领五十秦军狼狈的离去,刘元则更加的沉重了。他今日所做的的决定,或许会彻底激怒郡守以及子婴,可从长远来看,也是必需而为之。一旁的曹参和大牛也是担忧,曹参恭敬的说道:“主公,这子婴公子倒是会谋算,竟欲招揽您去抵抗项梁。”

    “管他是子婴还是胡亥,咱们主公才不听这些秦人的呢。”大牛粗犷的说道,他直呼秦二世的名字,也是十分失礼,可沛县已经反秦,倒也无所谓了。

    听到二人的话,刘元挥手笑道:“不管是子婴还是胡亥,都阻止不了天下反秦之势,咱们沛县也需趁势而起。”

    距离县衙不远之处的一处庭院,这里本是大族孙家的一处宅院,如今已被刘元赐予了刘方,而后者则将此处改为了暗堂的处所。刘方正在翻阅竹简,这些时日,没有了萧县丞的教导,他学习起来也是吃力许多,幸好有雍成的帮助,他才未有懈怠。

    正思考间,雍成面带急色的走了进来,见此,刘方放下竹简,蹙眉询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指挥使,您请看。”雍成将一卷兽皮递了上去,“此乃外堂传递回来的相县消息。”

    刘方闻言,也是十分急忙的打开兽皮卷,这可是外堂的第一则消息,刘方同样看重。细细阅读之后,刘方在这兽皮卷上写了一个“甲”字。此乃甲等消息,依照分类,甲等消息需要立刻上报于刘元,并由后者决断。

    甲、乙、丙三类消息,也均是由内堂之人负责筛选划分,刘方收起兽皮卷,他颔首说道:“不错,二狗倒是传回了重要的信息,我这就前往县衙呈报于主公。”他一边说着,一边起身离去。

    到了县衙,刘元也从城楼返回了,听闻二狗传来甲等消息,刘元也是欣慰。他接过了兽皮卷,所有的记录都一目了然。“郡守陈同斩杀了郡尉,而且还是子婴的手令。”刘元低吟的说道,再联想到子婴招揽自己,他暗自推测,这子婴如此做法,或许咸阳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大秦的掌控。

    感谢我的帝国我的时代、qt、乞丐、予你一生长情的打赏!

第一百三十九章 招收流民() 
“主公,郡守已与郡尉决裂,这泗水郡内部怕是不稳定了。”刘方将自己的看法说出。

    刘元点了点头,也是赞同的说道:“不错,郡守陈同还是鲁莽了。这泗水郡或将大乱。”

    “主公有何打算?”刘方低声询问道。

    “暂且让外堂多多打探郡内各地动态。至于我沛军如何应对,还需酌情再议。”刘元并未匆忙做出决断,这次相县的突变是否会是一次机会,他还需要谨慎定夺。

    “方明白了。”刘方立刻请辞离去,他回到暗堂后,也是命人传递口令于二狗,命后者多多打探各地消息。

    相县的突变所带来的影响确实是陈同始料未及的。几日过去,逢泽的死也让忠于后者的家族和将领开始发难,许多秦军开始集结,已经有了讨伐郡守的征兆。

    乱了,泗水郡彻底的乱了。尤其在吕、武原等地,多位县令直指陈同不尊秦二世,反而听从子婴号令。他们已经檄文全郡,痛斥陈同不忠。这种态势更是在一些大族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

    陈同大为失色,他心中震动,为了应对可能得战乱,他急忙征调忠于他的秦军。可是,经过沛县一战后,秦军尚未休养生息,人员严重不足。为此,陈同又四处招收流民,以补足所需。即便如此,整个秦军也只有四千余人。

    陈同的这一系列动作,以及郡内的形势动态和各类消息,均被二狗送回了沛县。当刘元得到这些消息后,他也豁然开朗,以沛县目前的粮食储备,完全有能力招收流民。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元不再迟疑,郡守的招收流民之法,可以彻底解决沛军的困境。虽说现在有谯县的补充,但在冷兵器时代,人数是战争的根本,这沛军必然多多益善。刘元当即写了一篇公告,他命人在沛县附近几县宣传。同时,他还命人传令萧何,令后者在谯县附近同样招收流民。

    刘元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大量流民,他再次召来吕太公,希望后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在郡内各大族中收购米粮。

    闻言后,吕太公沉吟一声,说道:“沛公,此时收粮怕是不易,即便这些大族愿意出售,恐怕也会价格居高。”

    “钱财不是问题,只要能够购进米粮,一切都可商量。”刘元知道,如今的局面米粮之重要。

    “沛公如此说,吕文必竭尽全力游说大族。”吕太公躬身接令。

    有了吕太公的相助,刘元倒也松了一口气,沛县的春收还要等上一段时日,今年的几场瑞雪,注定会是个丰收。

    彭城乃大城,郡内大乱,这里却还相对安稳,也正是因此,彭城附近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这让彭城县令十分头疼,流民的出现也让彭城的治安混乱了许多,同时也增加了城内米粮的压力。彭城县令为了缓解,已经命人从每日分发流民两餐,但现在的每日一餐。而且,这些所谓的米粥也渐发渐稀,米珠无几,与清水无异。流民们怨声载道,许多人聚集在了彭城县衙外,希望县令可以多施仁义。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彭城县令根本不置理会。并非他想如此,可整个彭城的储粮本就不足,他不可能为了救助流民而耗尽储备,毕竟如今的局势不容他那么做。

    彭城县令有自己的苦衷,但流民却不理解,他们只想吃一顿饱食。饥寒交迫之下,许多流民也是染疾,更有一些体弱者已经有了饿殍之态。就在流民们悲惨无助之时,一则消息从沛县传出,沛公刘元广接流民,凡愿意入沛军者,其亲属可每日饱食两餐。

    这一条消息越传越广,犹如晴天霹雳,让流民们震惊之余也欣喜不已。许多流民远望沛县的方向,他们深知刘元反秦,可现在,这些流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饱食,谁能提供米粮,谁就是他们的主公。

    已经被饥饿折磨甚久的流民们开始相互搀扶,他们一步一步,背井离乡的前往沛县。整个沛县附近的驰道上,一股股流民汇聚在一起,他们沿途啃食树皮,渴饮雪水,向着沛县艰难却又坚定的前进。

    这是一场大迁徙,可以想象,自此开始,大量流民的引入,不仅仅解决了沛军的困境,同时也给沛县带来了许多劳力甚至是工匠。这一决策是深远的,然而,米粮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短短的几日,随着流民的涌入,刘元立刻命人进行登记,同时分发米粮。吃上热乎乎的米粥,投奔的流民们泪流满面,这一路的艰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刘元的仁爱,也让这些流民迅速有了归属感,许多壮丁纷纷加入沛军,也有一些工匠进入工吏。几天的时间,沛军的人数骤然增到一千两百之人,刘元心中甚感满意。

    “流民依然不断涌入,相信我军还可扩充,这段时间,新军的训练不可断,此事还是交于大牛负责,这些你也算是有经验了。”晨议时,刘元看向大牛,沉声吩咐道。

    大牛还是那般粗犷的接令,“俺做事,主公放心。这群新兵,看俺大牛的,军规军纪俺保证无人敢触犯。”

    “另外,赵胜可从旁协助。”刘元再次开口。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