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魏豹这时却站了出来,他拱手沉声道:“王上,愚弟有一言。”

    “哦?汝有何提议,速速说来!”魏王咎惊喜的问道。

    魏豹则是继续开口说道:“秦军凶猛,唯有合六国之力共同抗击,才有可能取胜。”

    “六国合力?”魏王咎一怔,他又向周市说道:“大将军如何看?”

    “六国合力,确实可行。”周市没想到魏豹能有如此眼光去看待分析局势。

    “末将也赞同此提议。”又有一魏国将领出列附言道,此人乃是傅宽,作战相当勇猛。

    “六国结盟,势在必行啊。”这时,又有一文质彬彬的男子感慨道。

    周市看向这男子,此人乃是他在近日推荐于魏王咎的谋士,“陈平,这结盟还需王上决断。”

    魏王咎见此,也赞赏的说道:“恩,甚好,没想到贤弟竟有此见解,结盟确实势在必行了!”

    魏豹笑了笑,其实这都是他府上夫人所言。

    颖川郡,韩王成也在李由的攻击下败退,若不是张良妙计摆脱追兵,他怕是已经被俘。韩国的军队也在激战中损失惨重,此刻韩王成难掩失落。张良倒是看的开,他并没有因为一次战败而丧失反秦复国之志,张良比任何人都明白,秦国虽内斗,但底蕴尚在,反秦是一场长久的战斗,不能急于一时。

    张良在兵败后,又在故韩之地招兵买马,重整旗鼓。有韩王成在,故韩的民心尚在,所以,兵马粮草也得到了百姓们的暗中支持。

    见到韩王成整日失神担忧的样子,张良知道,自己的王上并非是惧怕了秦军,而是忧国忧民,不知所措。张良想了想,也是进言道:“王上,李由已经领兵去了楚国,如今正与项梁在甾县对峙,而赵国与魏国也是在秦军的威胁下。此时,唯有六国结盟了。”

    六国结盟,在强大的秦军压迫下,魏韩赵已经看清了局势。

    随着赵王歇的弃城传来,泗水郡也更加的紧张起来,最近一段时日,项梁一直在和李由对峙,却始终没有强攻甾县。而刘元面对项梁的这种假意奉行的姿态,也有些惊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让项梁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宋义之死也传到了项梁耳中,这或许是项梁唯一一次赞同刘元的决断,献出兵权乃宋义痴心妄想的举动,所以,换作项梁,也不会允许此事发生。

    赵国兵败,也让项梁感到了压力,为了应对不测,以及扩充兵力,项梁则是听从范增的意见,以楚国大将军的身份,号召各方势力入项家军,共同抗击李由。

    这一谋略可以说是与刘元分庭抗礼,看透了刘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面目,项梁也在有意识的与后者争夺各方势力。项梁的号召也是效果显著,许多势力在拜见完熊心后,都纷纷去了甾县。当然,也有势力投奔到了刘元麾下,此时的楚国,以刘元和项梁两方势力为最,双方的兵力都在短时间内急剧的增加。

    项梁本就是故楚的贵族,如今大将军的身份也让一些大族信服,所以,投奔之人明显要多余刘元。项家军在这些势力加入后,兵力已经从一万两千人增加到了近三万人。而刘元,也有了一万五千的沛军士卒。

    楚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熊心檄文天下后,故楚百姓纷纷响应,所以,沛、梁二军能有这般的涨幅并不奇怪了,毕竟这可是楚国全国之力。

    不过,随着兵力的增加,项家军的粮草也有些捉襟见肘。项梁的米粮一直都要从东海和会稽两郡征调,这一点就不如刘元便捷了。面对这样的局面,项梁又和范增商讨了一番。

    “大将军不必着急,我军与李由交战,米粮自然要由这刘元来承担。”范增捋胡笑道。

    闻言,项梁眼睛一亮,说道:“军师的意思是向刘元索取米粮?”

    “正是!换言之,乃是向熊心征求粮草。我军作战,乃是刘元假借熊心之令为之,此时正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熊心乃是楚王,自该为我出征之军备齐粮草,否则,天下人该如何看待熊心?所以,向熊心要粮,便是给刘元压力。”范增鬼谋,此刻的分析让人感叹。

    “哈哈,好!幸有军师相助啊。”项梁大喜,他立刻写了一封手令,命亲卫送往彭城。

    而在彭城,熊心正在大堂内接见赵国和魏国的使者,两国使臣都是为了结盟之事前来游说。在此之前,赵魏两国已经就结盟达成了共识,此次两国不仅派出使臣前来楚国,同样也有出使齐国。

    熊心听完两国的游说后,他抬头看向了刘元,说道:“结盟抗秦确实有利,刘元,汝如何看待?”

    感谢武成宇和qt、乞讨的打赏!

第一百八十章 李斯之死() 
听到熊心问话,刘元想到刚才使臣带来的秦军情报,也是表情凝重,戍边军的战力从李由可以破开城门就可见一斑。如今苏角五万大军大破了赵王歇,若是再这样下去,六国皆要被逐个击破。

    于是,刘元出列,拱手回答道:“结盟势在必行。”

    有了刘元肯定的回答,熊心也知道如何决断了,他点了点头,对魏、赵两国的使臣说道:“这反秦大业还需诸国合力,共同抵抗,汝二人可告知魏王和赵王,我楚国愿意结盟。”

    “楚王深明大义,实乃天下之福。”魏、赵两国的使臣立刻欣喜的说道。有了楚国的加入,整个联盟的实力都将大涨。楚国内部虽然有李由这一万戍边军,但整体实力并未受损。

    六国结盟乃是大事,两国使臣没有久留,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们也都快马加鞭,匆忙的返回了。两国使臣都很振奋,这一次,六国斗秦的大戏已经拉开了帷幕。

    离开县衙后,刘元也吩咐众将做好战斗的准备,各项物资和米粮也已经开始筹备。六国斗秦必将是一场规模宏大,决定秦末走势的旷世大战,刘元不敢怠慢。

    萧何、周勃等人同样知道事态的重要,所以,萧何也在废寝忘食的调度各种物资,而周勃则和大牛等人训练沛军的军纪。一万五千余人的大军,各方势力鱼龙混杂,若不好好操练,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战力低下。

    好在从一开始沛军就有严整的军纪和奖惩制度,而且刘元的公平公正也是名声在外,因此杂乱的沛军才没有出现混乱不堪的事情,且多日的训练也让士卒们渐渐适应了沛军的各项军纪。

    咸阳,昏暗的牢房内,李斯伤痕累累,身上的囚服也已经被血渍侵染,他躺在草履上,悔恨充满心头,他羞愧难当,自知对不起始皇帝。多少个日夜,李斯都在这种悔恨中难以入眠。他在牢中也曾想过,若是扶苏继位,秦国又会与现在截然不同。

    “这一切,都是我李斯之过,陛下,李斯糊涂啊。”李斯悲切的痛哭道。

    这时,牢门却是打开,赵高阴冷的负手走了进来,见到李斯的模样,他用那尖细的独特桑音嘲弄道:“李斯啊李斯,现在后悔了?呵,你当初受我引诱时,又为何没看出我的真面目。”

    “赵高!”李斯痛恨的咬牙切齿,“你个阉狗,祸国罪人,我李斯恨啊。”

    “哼!我赵高是阉狗,你李斯与我为伍,又是什么?”赵高甩袖大喝道。“陛下已经下令,李由随子婴叛乱,李家当满门斩首。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我李斯死不足惜!倒是你赵高算计来算计去,最终也难逃子婴公子的征讨。”李斯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子婴?莫以为有蒙恬相助,他子婴就可破关而入。”赵高再次冷笑道,随即他厉声下令,“左右听令,将李斯押至东门,斩首示众!”

    “诺!”立刻有衙役凶恶的走了进来。

    李斯很平静,这也算是一种解脱吧,至少李家还有李由,至少自己的儿子要比自己更加坚定与忠诚,李斯如是想到。

    李斯死了,一如历史那般悲惨,他将一生的谋略和抱负都奉献给了秦国,他见证了秦国的崛起,却最终带着遗憾和悔恨,在赵高的冷笑中,尸首无存。

    赵高心中松了一口气,李斯死了,他大权在手,群臣莫敢不从。胡亥沉迷美色无法自拔,赵高已得丞相之位,再加之他的中车府令掌管玉玺,因此,赵高之令便如皇令,这让赵高更加的巩固了手中的权力。

    到了阿房宫,胡亥还未起床,数名美姬伏于床榻之上,皆是未有丝毫遮住衣物。听到传报,这些美姬急忙穿上彩衣,同时又小心翼翼的叫醒了胡亥。

    胡亥慵懒的抱过一个美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