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勃有些激动,略有哽咽的说道:“元哥,勃,勃一切都听元哥的安排。”

    刘方和周勃离开后,刘元带着大牛查探了兵库,再次清点后,没有发现纰漏,他们才离去。刘元很谨慎,这兵库他每月都要清点。五月的天气已经火辣,出了亭部,刘元走在乡间小道上,良田内朴素的农户正在锄草,汗珠洒下,谁知粒粒辛苦。

    到了午时,他才返回了家中,吕雉果然做好了饭菜,家中多了这么一位贤内助,确实让他省心不少。饭后他将周母搬来一事相告,吕雉也是颔首同意。“夫君放心,周家婶子便交于娥姁了,待会娥姁便去将偏屋打扫一番。”

    日子在平淡中更迭,吕雉常常跟随刘母学习织布耕种,如今她已可以独自操作织布机,更是常出没农田,与农户一同劳作。吕雉的贤惠让刘母很是放心,私下间常在邻里中夸赞自家儿媳。渐渐之,吕雉之名也在泗水亭内传播,更有孩童唱着童谣:“做人当做刘亭长,娶妻当娶吕娥姁”。

    而在吕雉的贤名之下,刘元的威望又一次提升。

    这一日,吕雉一如往常那般下田,路上农户遇到她,也都笑着寒暄,“吕娃啊,又去下田?这大热天的,也不戴顶斗笠。”

    “三儿啊有福,能娶到这吕娃。”

    吕雉也都一一含笑行礼,这些农户大多是泾阳里的长辈,她知情达理,自然不会给刘元丢了脸面。锄草、松土,她现在已经驾轻就熟,天气虽热,她却任劳任怨。

    忙碌完,吕雉想到家中栅栏开裂,遂又拿出砍柴刀,欲要砍些竹子回去修缮。到了山脚下,进了竹林,吕雉找了几根韧性不错的青竹,当她正要从根底砍断时,却突然停了下来。

    吕雉蹲下身子,她见这山脚泥土呈红褐色,心中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她当即拨开地上的竹叶,又用砍柴刀挖了一些捧在手中,吕雉辨认的很仔细,她反复的揉捏手中的红褐色泥土,她点了点头,心中有了答案。

    这个时候,吕雉捧着手中的泥土,焦急的赶往亭部。她娇容的面上汗珠不断,可却丝毫顾不得擦拭,她只想赶快把这件事情告知自己的夫君。道路上的百姓见到吕雉匆忙的神情,心中都有疑惑,这位平日里贤惠稳重的亭长夫人究竟是因何事变得如此?

    到了亭部,刘元见到吕雉满头大、晒得红彤彤的脸颊,他也是急忙起身,急促的疑惑道:“娥姁,怎么回事?难道家中出了变故?”

    吕雉摇了摇头,她娇气直喘,却难掩兴奋的神色,她将手中的泥土伸到刘元面前,殷切的说道:“夫君你看,这是什么?”

    刘元望着吕雉手中红褐色的泥土,不解的询问道:“娥姁这是何意?这泥土有何特别之处?”知道吕雉不是一个无理取闹之人,刘元也是认真的观察。

    “这是陶土!”吕雉呵呵一笑,颇有成就感的说道:“没想到咱们泾阳里竟然还有陶土。”

第三十一章 求助吕太公(求收藏和推荐票)() 
“陶土?”刘元也是惊讶,“娥姁,你确定?”

    “娥姁怎敢欺骗夫君。”吕雉坚定的点着头,她再道:“不瞒夫君,我吕家先前做的便是这陶器生意。”

    闻言,刘元也明白了,他给吕雉倒了一碗水,递了过去,道:“来,先喝口水。”

    吕雉将手中的陶土放在一块麻布上,这才接过碗,她小抿了一口,莞尔一笑,再道:“夫君,这陶土可是大事,若是土量甚多,倒适合在亭内建立陶窑。”

    刘元颔首点头,若是真能建立陶窑,可以说是一条生财之道。现在刘元已在沛县有了威望,若以后乱世,招兵买马可都是烧钱之事。吕府虽有家财,也可借力,可终归结底是外力。“走,去看看。”见吕雉歇息片刻,汗珠已去,刘元开口讲道。

    出了亭部,见烈阳依旧,刘元又拿了一顶斗笠给吕雉戴上遮阳。见吕雉这段日子已经适应了清苦的生活,刘元知道,为了他,吕雉改变了许多,他心中颇有歉意,拉着吕雉的手,不由紧了紧。

    到了山脚下,二人进了竹林,吕雉拨开竹叶,抿嘴一笑,对刘元道:“夫君,你看,这一片竹林都是陶土。”

    刘元也是点着头,他又从竹林外围探查了一圈。刘元发现,这陶土只在山脚附近,再往前,靠近良田的地方则很少存有。“娥姁,回去吧。”

    二人回到亭部后,刘元立刻找来刘方和周勃,如今周勃已在泾阳里安家,也被刘元安排在了亭内做事。见到吕雉,二人急忙行礼,说道:“见过嫂嫂。”

    吕雉颔首应下,刘方二人这才询问道:“元哥,找我等来有何事?”

    刘元将包裹陶土的麻布摊开,将这陶土一事告知二人,最后他凝重的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二人带些人手,随娥姁沿山在亭内探查这陶土的分布。千万莫要让你们嫂嫂受了伤。”山中偶有野兽下来,刘元也是叮嘱道。

    “元哥放心,有我和刘方在,岂敢让嫂嫂受伤?”周勃孔武有力,拍着胸脯保证道,他也是常听母亲言道,在刘家寄住时,多亏吕雉照顾,周勃早有报答之心。

    “娥姁,又要让你受累了!”刘元苦笑了一声,这陶土唯有吕雉熟知,为了陶窑,他也只能如此了。

    “夫君说笑了,这都是娥姁份内之事。”顿了顿,吕雉又开口讲道:“夫君莫担心,有周勃他们在呢。”

    刘元挥手让刘方二人去准备人手,他自己则给吕雉装满水囊,随后将后者搂在怀中,感叹道:“有娥姁在,夫复何求啊。”

    吕雉和刘方等人离去后,刘元也没有空闲下来,他去了一趟乡部。沛县城有通缉的公告下发,三老也是召集来各亭亭长,将通缉一事安排下去。待刘元返回泗水亭,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夕阳渲染天际,辛勤劳作的农户也是结伴归家。

    刘元刚刚落座,吕雉也和刘方二人赶了回来,见到刘元,吕雉神情难掩喜色,她玲珑婉儿的说道:“夫君,没想到咱们泗水亭内竟有如此多的陶土。”

    说着,吕雉取出绘有泗水亭的兽皮地图,她芊手指着几处被圈点的地方,有些精干的再道:“夫君请看,沿山的这些地方均有陶土分布,土量颇多,正适合建立陶窑。”顿了顿,吕雉又指着一处,这一次她也是惊奇的说道:“夫君,土量最多处乃是这河东里,他们的良田中竟然也含有陶土。”

    闻言,刘元心中一禀,他沉声道:“这良田万万动不得。”在重农轻商的时代,良田就是百姓的根本,他不可能因为陶窑一事而毁坏良田,若是那样,只能是自掘坟墓,名声殆尽。

    吕雉吐了吐香舌,有些淘气,又有些俏皮,她笑道:“夫君放心,娥姁知道轻重。”

    刘元微微颔首,此刻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当即他看向刘方,吩咐道:“明日你带人将这几处陶土清理一番,竹木砍伐,杂草清除。”这是再为日后挖掘陶土做准备。

    刘方点头应下,他也知自己的元哥已经决定建立陶窑了,他自然不会拖后腿,听到吩咐,他直接说道:“此事便交于方了。”

    随后刘元又对周勃说道:“建立陶窑占地甚多,还需考虑采掘陶土是否便捷,以及日后陶器的运输。这选址是件麻烦事,你明日便和娥姁一起商讨。”之所以将如此重要之事交于周勃与吕雉,刘元也是有所考虑。周勃厚重,却又不失心细,这从后世便可看出,而吕雉又是个有主见之人,二人合作,他倒放心。

    周勃也是领命,待刘元二人回到家中,已是日落,刘母也是做好了饭菜。见此,吕雉急忙行礼,对刘母愧歉的说道:“娘,让您受累了。”

    刘母拉着吕雉,疼惜的说道:“你这孩子,到了咱们刘家才是受累了。”

    见婆媳二人如此和睦,刘元心中也是乐见。他亲自给母亲和吕雉盛了饭,这两个女人都是他最重要之人。吃过饭,吕雉帮着刘母洗刷,刘元又去了亭内巡视。

    次日早上,刘方已经带着二十多人前往了山脚清理竹木,周勃也在亭部等候多时,刘元稍作安排,便独自赶着牛车去了沛县城。无论是修建陶窑还是日后炼制陶器的工艺,这些都需要吕太公的帮助。陶窑的修建耗资巨大,泗水亭还没有这个财力,现在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老丈人了。

    到了吕府,仆役们自然认得刘元,进了大堂,自有仆役去通报。不多时,吕太公急步而道,他捋胡含笑,沉声说道:“是贤婿来了啊,快坐。”

    刘元拱手行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