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秦末争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在亭内巡视了一番,最后到了粮库,二狗正和两人一丝不苟的守在外面,如今这粮库内存放了三万钱,二狗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见到刘元,二狗这才露出笑容,说道:“亭长,您怎么来了?”

    刘元拍了拍二狗的肩膀,沉声说道:“你这肩上担子重,若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

    “嘿嘿,没事,俺带着弟兄们就在这粮库住下了。”二狗憨厚的摸着脑袋笑道。

    “让弟兄们受累了。”刘元感叹一声,随后他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回到了亭部的住处。

    第二天早上,王老起的很早,待刘元赶到河东里山脚的时候,王老已经带着十几个工匠开始丈量尺寸了。这些工匠都是有经验之人,虽然镇窑和龙窑的结构不同,但画线、筑基、垒砌这些修建的步骤却是一样的。按照镇窑的结构,王老指挥众人丈量完尺寸后,他亲自量取棋盘线,又打好中心线。中心线之后,王老要对镇窑各个部分的横宽线进行量画,这画线可容不得出错,整个窑体都要依线而建。

    如此繁琐细致的工作,幸有王老坐镇。即便如此,王老也是忙碌了半日的时光才将所有线条量画完毕。刘元这时才走上前,他给王老打开水囊,拱手笑道:“王老,您先歇一歇,喝口水。”

    王老接过水囊,走到一侧的树荫下,他喝了一口水,心中还是稍有气结的对刘元沉声说道:“刘亭长,你这改进的陶窑结构复杂,可没龙窑简洁易行啊。”王老这话自然还是不看好镇窑。

    刘元也点着头,确实如此,相比于龙窑斜长的结构,镇窑整体就如同一个蛋壳,这画线以及后续的垒砌都要繁琐了许多。刘元再次拱手,笑道:“王老辛苦了!”

    到了午后,工匠们开始依线筑基,泗水亭的人力,也在刘方的安排下,以及工匠的指挥中搬运石料,搅和石灰。这筑基稍繁琐,直到第二日才修筑完毕,整个地基都是石料结构,坚固异常,同样耗资也大。这石料可不便宜,毕竟在秦末开山裂石还是十分不易,仅此一项就用去了一万多钱。

    筑基完成,众人难得的休息了一日,他们需要等这石灰凝固才可垒砌。而刘元也趁着这一日,给工匠们以及泗水亭内的人力发放了这两日的工钱,同时又让人猎杀了野猪,众人一同分食而尽。

    刘元如此慷慨,工匠们垒砌时也更加的认真细致。垒砌的过程还算顺利,只不过这蛋壳的奇异造型,还是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工匠们哈哈嘲笑。整个镇窑的建造耗时七天,耗财四万余,耗力五十余人。至于这多出的万钱,刘元并未去吕府支取,而是在亭内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借取到,待日后陶器有了出售,他再以利润还之。

    看着新落成的镇窑,刘元心中也是期待。这镇窑又分前室、中室以为尾部烟囱三大部分。前室包含窑头、窑门以及火膛,窑头上又有两个花古眼,为看火所用;而在窑门上,同样有一个井眼与两个钩公砖眼,井眼用来投放木柴,钩公砖眼则是为了燃材的落灰所用。火膛自不用多说,乃是用来燃烧木材。

    镇窑的中室便是烧窑所用,中室有两层,内层为窑砖垒砌,外层则是用土砖砌筑,如此做法,既可以保证窑室的密封,又可以保温隔热,节省木柴。

    刘元难掩喜悦的哈哈一笑,“如此便可烧窑了。”他这个简易的镇窑,能否做到后世那般先进,刘元并不能保证,但只要有后世的一半效果,也绝对是对秦末制陶的一次巨大冲击。

第三十五章 烧制陶器() 
镇窑修建完成,刘元倒是沉稳了下来,他并未着急,而是让人找来了吕雉。吕雉见到这镇窑后,也是惊叹不已,“夫君,这陶窑如此独特,你当真有把握?”她先前也见过结构图,只是这修成的镇窑与龙窑相比,确实显得十分突兀。

    “呵呵,娥姁莫急。”刘元撒然一笑,他看着吕雉再道:“王老说你颇善制陶,夫君请你来,便是让你试一试这陶窑的烧制效果如何?”

    闻言,吕雉莞尔一笑,她看向王老,翠音灵美的说道:“王老才是制陶大师,娥姁怎敢在您面前卖弄?”

    “你这个吕丫头,小老儿都这把年纪了,这制陶啊,是干不动喽。”王老挥了挥手,打趣的说道。

    众人也都附和一笑,吕雉点了点头,娇美的容颜上露出一对小酒窝,说道:“夫君,娥姁便献丑了。”

    吕雉让刘方带人挖掘了一篓陶土,她将陶土倒在地上摊开晾晒,天气炎热,未等多久,地上的陶土便已晒干。吕雉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的又将干燥的陶土捣碎,然后放入竹筛,反复多次的筛选剔除杂质,只留下十分细小的泥粉。

    吕雉捧了一把陶土的泥粉,笑道:“夫君,这是淘泥。”

    刘元微微颔首,他也明白,这淘泥便是为了去除杂质。随后吕雉参入水,将这些泥粉和成泥状,“夫君,这水要适量,和成的泥就如同咱们烙饼的面泥一般。”吕雉又解释道。

    完成之后,吕雉又取了一些泥粉均匀的撒在倒模中,随后她才将和好的陶泥抹入倒模。倒模是刘元专门购置的,利用这些木制的倒模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陶胚。合缝之后,吕雉取下倒模,因为先前撒了泥粉,陶胚并未粘附在倒模上,顿时一个罐子的陶胚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陶胚还显粗糙,娥姁还需抹匀。”吕雉又对刘元甜美一笑,莺莺说道。说罢,她就双手将这陶胚拉伸、挤压、抹匀,不多时,陶胚便圆润了许多。

    见此,吕雉颔首点头,她擦了一把汗珠,方才说道:“如此便好了,这陶胚晾晒之后便可放入陶窑烧制。”

    “娥姁辛苦了,先喝口水。”刘元递过水囊,又让吕雉休息了片刻。

    稍作休息后,吕雉又制作了几个陶胚,全部晾晒之后,她松了一口气,再道:“夫君,可以烧制了,不过此陶窑不同于龙窑,娥姁恐火候控制不当。”

    “无碍,这火候毕竟还需多次琢磨才可把控。”刘元随后又吩咐道:“周勃,你带人将这些陶胚搬入窑身。切记轻拿轻放。”

    “勃明白。”周勃应下,随后带人将陶胚搬入窑身,窑身便是中室。镇窑的一个特点便是高大,刘元所建镇窑约有五丈长,两丈宽,至于高度,如周勃这般八尺男儿在内直立行走也无碍。

    “夫君,可以封窑了。”见周勃等人出来,吕雉提醒道。

    闻言,刘元吸了一口气,他面色一禀,沉声说道:“封窑!”

    刘方立刻带人将窑门关闭,接下来这烧窑的头火自然是需刘元亲自点燃。他取过一截木柴,这些木柴都已晾晒,去除了水分,如此可以减少柴烟。刘元点然后通过窑门上的井眼将这木柴投入火膛,“放柴吧。”

    闻言,刘方等人将一根根干燥的木柴快速投放进去,顿时火势大起,窑身内的温度也逐渐提高。过了片刻,王老似乎有些好奇,他用手摸了摸窑身的外壁,并未感到灼烫,这让他心中微微惊讶,暗道这陶窑的保温竟如此之好。

    刘元不懂烧窑,幸有吕雉在,此时这婀娜的身姿正顶着热浪透过花古眼观察火势,“还不够,继续放柴。”她督促道,一旁的壮丁立刻投柴,“好,就这样。你们注意观察,保持这样的火势便可。”随后她满意的点着头。

    “你这丫头,回去吧,我这老骨头还能再烧一次窑。”先前惊奇的王老不知何时到了窑门前,摸过外壁后,他也对这镇窑从排斥到有了兴趣。王老善建陶窑,自然也是烧窑的行家。

    “王老烧窑的技艺雉儿自叹不如,不过,您呀就先歇着,若是遇到麻烦,雉儿自会请教您。”天气炎热再加上这灼人的柴火,让王老在此烧窑,吕雉于心不忍啊。

    王老不喜的将吕雉推了出去,口中嘟囔道:“行了,行了,这里就交给我了。你这丫头,当真以为我老了?”

    吕雉一抹苦笑,见执拗不过,她颔首说道:“好,好,好,这烧窑就交给您了。若是有何吩咐,您就叫雉儿一声。”

    见吕雉离去,王老也是观察了一番火势,随后他又通过钩公砖眼捣了捣灰烬。烧制陶器不仅要看火势,还要知道窑身的温度,王老当即走到了烟囱位置,在这烟囱处同样有一眼,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所谓的温度计进行测量,而是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王老透过尾眼感受着窑身中的热浪,他心下再次惊讶,这镇窑的窑身温度竟然明显高于龙窑。

    两次惊讶之后,王老也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