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10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谈正事。”陈云良笑着说道:“昨天刘总跟我说的时候,也给我发了一些资料,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地区规划,你们省里的社科院、凤湖大学都能够做,你为什么要来找我呢?”

    “陈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捧场的话我就不说了。”包飞扬笑了笑:“海州是沿海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海州港也是沿海地区几个的深水港,海州还是陆桥的桥头堡,应当说海州在官方的表述上,一直是一个节点,但是海州的经济一直都不温不火。”

    “海州的问题在于,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而周边的竞争对手又很多,在垂直体系当中,爬不上去,在水平结构当中,也缺少有份量的部类。”

    “陈教授也谈到了一体化,海州的发展就必须要放到一体化的背景中考虑,如果从垂直体系的角度来看的话,沪城无疑是华东沿海地区居于上层的,然后是江南的苏城、之江的杭城、宁城等,再之后则是凤湖,我们省内的徐城、通城等,作为三四线的城市,海州要甘于做制造装配基地,但是也要谋求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也想要跟沪城有对接。”

    陈云良点了点头,改革开放这些年,真正钻在象牙塔不跟外面接触的学者越来越少,陈云良研究的是城市和产业规划,自然少不了要和政府与官员接触,他很快明白包飞扬话里的意思:海州临港开发区的规划希望放在更大的格局下考虑,也是要拜托凤湖、徐城、通城等城市对海州的压制和影响,如果这个规划还放在省里来做的话,还是很难跳出原有的格局。

    “我明白了。”陈云良点头说道:“小包你是我见过的官员当中,不多的具有学术眼界的,不过你知道我手上的课题很多,有些课题的工作主要还是我的学生去做,就算是这样,你也要给我一个选择海州的理由。”

    包飞扬点了点头,显然课题经费不会是陈云良考虑最多的,开发区也给不出多少经费。

    包飞扬说道:“刚刚上课的时候听了陈教授对于城市的水平和垂直结构的划分,我觉得很受启发。从全局来看,沪城是一个金字塔顶端的城市,它向周围辐射的能量足以影响一大片。但我们也要看到,沪城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和表现,也与它的经济腹地关系很大,双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比粤城、燕京,沪城最大的优势也在于腹地,这个腹地就是大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大江经济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更多的沿海城市在崛起,未来内地经济也会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形成新的核心城市,沪城要如何发挥它的影响力?”

    “以海州为例,海州有一个陆桥概念,沿这条铁路向西,有一个中原经济圈,向西,就是晋中经济圈,再向西就是传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然后就是中亚地区。现在这些地方的经济影响力有限,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作为雁行阵的后雁,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陈云良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改革开放之初强调的是沿海开放和发展,后来推广到沿江、沿边、几个经济圈,内陆地区的发展在学界和政界已经引起重视,但是真正站在这个格局上看问题的人还很少,开始考虑如何在这个格局下重构自身发展规划的就更少了。陈云良没想到包飞扬会提到这个问题。

    包飞扬说道:“海州有陆桥,是桥头堡,按理说应该发挥比较大的影响力,但实际上海州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为什么?因为海州不是沪城,本身的实力不够,而在这条通道上,有一个一个的节点将影响力分散过去。比如徐城、比如中天,而他们的经济能量并没有仅仅沿着路桥进行传递,像中天向北可以经石城连通燕京,走津海出海,也可以向南到江州,沿大江而下;当然,也能从海州出海,这就要看哪一边的影响力更大。”

    秦雪眨了眨眼睛,她有些不明白包飞扬扯的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包飞扬道:“沪城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内的根一定要扎得深,沪城现在强调的是大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协同与一体化,不过这还不够,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些城市本身也要向外转移产能,进行产业升级,而像这种同心圆式的扩散,也并不能够让沪城的根扎得更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大陆桥一路向西这条线上的城市,沪城的影响就会比较少。”

    秦雪这时候才明白包飞扬想要说的是什么,最后还是落在沪城上,他是看准了他们就算做了很多课题,但沪城的课题无疑还是重中之重,毕竟当前国内比这个课题更大的城市规划项目也没有。

    陈云良也笑了笑:“小包你的意思,是要让海州成为沪城对外发散的一个节点,通过你们去影响大陆桥这一条线上的城市和经济带?”(。。)

第九百二十七章 请贤用能() 
江北省的经济格局比较奇怪,徐城地处四省交汇处,又是全国性的铁路交通枢纽,也是江北省传统的工业重镇。∈♀頂點小說,但是徐城地处内陆,又没有大江大河,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缓慢,逐渐被沿海沿江城市甩开。

    江北省与江南省一江之隔,而且江南省没有沿海城市,但是江南背靠上海,加上燕沪线贯通境内,俨然就是沪城天然的经济腹地,经济实力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江北省省会凤湖是历史名城、旅游文化城市,建国后作为省会,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凤湖距离江南省省会石城太近,而石城在交通、工业基础方面又超出凤湖太多,所以凤湖在经济方面远不能与石城相比。

    虽然如此,江北省的经济重心一直都在西北的徐城与西南的凤湖,改革开放以后,沿海的通城市与海州市均为开放口岸,但是发展也不见起色,也与凤湖与徐城在政治上的强势有关。

    通城市这两年的情况稍好,不过他们虽然与沪城距离比较近,但是隔着大江,交通不方便,所以也不能与江南省的苏城等相比。通城通江达海,却没有优良的深水港口,而与通城情况差不多,同样与沪城隔着钱江的宁城就因为港口好,私营经济发达,发展情况远超通城。

    江北省现在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沿江三个市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省里也有意重点沿江经济带,徐城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他们的铁路优势连凤湖都比不了,也想争夺,保持区域的领头羊角色。海州则希望引领海州湾的崛起,但是在省里的战略中,位置却很靠后。

    包飞扬的想法就是跳出江北省的格局,站在全国的经济格局当中,与沪城进行对接。

    包飞扬说道:“从沪城出发,沿海岸线一路北上。海州湾是第一个具有优良深水港湾的地方,这是一个天然的支点。北上,是吕州港,而琴岛港有成为核心大港的潜力,海州地处中间,位置绝佳。”

    陈云良笑了笑:“你这番话不应该对我讲,应该跟沪城的市委书记、市长去讲,去跟你们江北省的省委书记、省长去讲。”

    包飞扬道:“那个太复杂,我今天跟陈教授您讲这些。只是一家之言,纯粹的学术交流,出了这个门,我就不认了。”

    “那你不是耍赖皮?”秦雪俏皮地翻了个白眼说道。

    包飞扬笑而不语。

    这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的政治问题。不要说海州,江南、之江与沪城之间谈一体化,谈了很多年,也经常出现相互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江北省的情况更复杂。凤湖、徐城、通城都不可能看着海州跟沪城直接对接,将江北省的经济中心转移到海州去。江北省内没有共识,沪城也不可能越界去推动这件事。

    陈云良慢悠悠地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吞进肚子:“那你的意思,难不成是让我们学术界帮你去造势?”

    包飞扬连忙摇了摇头:“要是陈教授愿意帮忙,那我先谢谢您。不过就算学术界去造势、推动,这件事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也不大。我觉得。国内有些事可以做但是不能说,与其去争这个虚名,还不如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陈云良拿起汤勺,往白瓷碗里舀了两勺汤:“哈哈,那敢情好。不过有这个名义,事半功倍,没有这个名义,事倍功半啊!”

    “那也没有办法。”包飞扬说道:“不可能的事情,我就不去想了,可能要拿到这个名义需要做的事情更多,那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