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10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接触,争取进一步合作的机会。我想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回来。我在沪城也跟华远川崎合资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了接触,了解一下国内船企和外资合作生产运作模式。”包飞扬说道,并没有提及山水集团的事情。

    陈玉清对这个答案显然并不满意:“包飞扬,你说了这么一大堆,并没有涉及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我就是问你一句话,关于引进大型造船企业到我们海州,现在有没有什么企业表达出明确的意向?”

    面对陈玉清的逼问,包飞扬沉吟了一下。决定暂时还不能把真实情况告诉陈玉清。毕竟和韩国山水集团进行接触的事情目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有一些企业对我们海州很感兴趣,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并不能能够确保他们会真的到海州来。”包飞扬说道。

    陈玉清对这样的回答心里有些不满,暗暗皱了皱眉头。在陈玉清来说,她并没有认为包飞扬会对她故意隐瞒一些事情,恰恰相反,她认为包飞扬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要讲,啰啰嗦嗦在她跟前说了这么一大通。目的完全就是为他提前从东南亚离开找一个借口——实际上包飞扬所谓的海州引进什么一两家大型造船企业而提前离开东南亚也是一个借口,目的就是逃脱招商不力的责任。陈玉清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她原本就比较严肃的脸色不禁又严峻了几分。

    “好了,我知道了。包飞扬,以后这种什么都没确定的事情。就不要总拿出来浪费时间了。”陈玉清摆了摆手道:“你先回去吧!”

    包飞扬心中苦笑了一下,不是他不愿意拿出实质性的东西,实则是第一和韩国山水集团进行接触的事情需要保密,不然一旦泄露出去沪城粤城那些大型造船企业就像是饿狼嗅到血腥味一样蜂拥而至。且不说造船产业还非常孱弱的海州地区能否和国内这些造船大鳄进行竞争,即使海州能够在激烈地竞争中战胜这些造船大鳄,也会凭空增加海州的招商引资的成本;第二个问题则是即使包飞扬冒着提前泄露风声的风险,也真的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告诉陈玉清。以陈玉清急功近利的态度,包飞扬即使明确告诉陈玉清,他正委托方夏纸业公司的涂小明和天下方圆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在韩国与山水集团进行接触,陈玉清也并不会认为这就是什么实质性的。接触毕竟只是接触,并不代表韩国山水集团有到海州地区投资的意向。

    见陈玉清开口赶他走,包飞扬自然不愿意就此离去,他这次过来还有的问题需要获得陈玉清的,怎么可能这么就走呢?

    他厚着脸皮赖在座位上,对陈玉清说道:“市长,是这样的,日韩的船厂那边,我会委托人保持接触。另外在造船业方面,除了从外部引进战略性产业投资之外,我们海州市内部也大有潜力可挖。咱们海州市里的修造船厂一共有六家,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能够整合一下的话,那也是海州市里的一块优质资产,这样如果我们以后真的与外商合资,在展开谈判的时候我们海州也能够多一些筹码出来。”

    “哦?”陈玉清看了包飞扬一眼,倒是没有赶他走:“你还有什么想法?”

    包飞扬说道:“我们海州市的造船工业基础薄弱,不要说不能和沪城相比,就是和临近的通城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而造船工业很重视配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即使想要与通城等地方的造船业竞争,劣势也明显。我觉得我们想要能够让投资商对我们海州地区产生认同,只有从我们海州造船产业的重视力度着手。如果我们海州从政策层面加大对造船产业的重视与扶持,或许会成为我们海州市吸引日韩大型造船企业落户我们海州的一个因素。当然,我们海州发展造船业还有其他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我们海州市拥有良好的深水岸线,是沪城向北的第一座深水良港,这种天然优势对吸引日韩造船企业到我们海州市来安家落户也很有帮助。另外对我们海州市来说,重视和扶持造船产业不仅仅是吸引国外造船企业到海州安家落户的筹码,更的是对我们海州市来说,发展造船业也能带动海州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我想政府方面是不是可以制订一个海州市造船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并将其作为市里的重点战略?”

    “包飞扬同志,你刚刚也说了,海州的造船业基础薄弱,那你凭什么认为这么一个基础薄弱的造船业可以成为海州市的支柱产业?就凭你刚刚说的那些可能存在但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外商投资意向?”陈玉清伸出手指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非常严厉地说道。

    “包飞扬同志,我不得不提醒你,市里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一直有规划,不是你说改就能改的。作为一名党员、作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你应该按照市里的规划展开工作,而不是拍拍脑袋,就异想天开地想要市里修改产业战略。产业规划工作可不是儿戏。”陈玉清大声说道。

    “市长,正因为我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所以我才会向您,向市政府提出重点扶持造船产业的建议。而且作为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我想我有这个权力同时也有这个义务把个人认为一些好的想法向市委市政府表达出来。”包飞扬没想到陈玉清会当场发飙,不过他却不会因为陈玉清的发飙而退缩,“而且市长,我提出这个建议,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更不是拍脑袋产生的想法,我这里有一些造船业的资料,您可以留下来看一看。这其中包括业内权威专家对行业前景的预测,另外我也在委托专业的机构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造船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认为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发展造船产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请,更好更新更快!

    。。。

第九百四十章 抽耳光() 
包飞扬与陈玉清的这次交流非常不成功,陈玉清虽然让包飞扬将资料放在她那里,但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兴趣,包飞扬甚至怀疑自己在离开了之后陈玉清会不会真的去看那些自己费尽心力才准备好的材料。

    没有市政府的,包飞扬就不能展开相关的工作,只能等薛绍华在市里的层面上将这件事提出来。

    不过薛绍华还没有来得及提这件事,已经回到海州的韩起文就利用自己向市委常委会汇报这次东南亚招商引资工作的机会,在常委会上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在这一次招商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批评。

    面对韩起文对包飞扬的责难,薛绍华沉吟了一下,决定提包飞扬先把责任揽过来。他说道:“关于包飞扬提前回国的事情,他已经向我解释过了,是考察国内造船业的发展,为咱们海州地区引进大型造船企业做准备。”

    一般来说,像一个领导干部提前回国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作为市委一把手,薛绍华既然开口了,就算是定了调子,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除非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否则是不会有常委跳出来唱反调的。更何况韩起文现在只是列席常委会议,尚未成为常委会的一员,所以即使他心中又再多想法,此时也只能憋回心里。

    可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市长陈玉清却在这个时候开了口。

    “薛书记,包飞扬昨天也向我汇报过这件事情。他虽然说提前回国要为海州引进大型造船企业,可是他却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基本上就说靠主观想象,说是纸上谈兵,也不为过。”

    薛绍华不动声色地端起水杯抿了一口茶。陈玉清说下去。虽然他和陈玉清搭班子时间不算太长,但是陈玉清的发言习惯他还是非常熟悉的,知道陈玉清这番话最多只能算是开场白。

    果然,陈玉清又说了下去。

    “除此之外,包飞扬还向我提出,想让市委市政府把造船产业列入我们海州市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规划当中去。关于我们海州市造船业是什么一个状况。我想薛书记,还有在座的其他领导,你们都清楚。把一个欠发达的,甚至可以说非常薄弱的造船产业当做海州市的支柱产业去规划,这不是好高骛远是什么?

    “包飞扬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不脚踏实地地利用这次江北省招商团到东南亚进行招商引资的宝贵机会展开招商活动,反而不顾我市招商代表团领导韩起文同志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返回国内,进行所谓的造船产业考察。如此不切实际、满嘴空话的一个同志,能够做好基层工作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