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1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大多数地方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办法一步到位,往往只能够建一块开发一块,所以这些项目也往往都集中在一块,无法进行合理分区,这都是各地开发区发展初期容易存在的问题。

    包飞扬主政临港经济开发区以后,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以前那种混乱的工业布局就显得很不合理,不过起来困难重重。即使是包飞扬,也只能在新的区域进行重新的规划与布局,原来老开发区已经形成的企业布局只有逐步进行。

    “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规划明晰、措施有力、发展势头强劲,海州市委市政府与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扎实有效,值得肯定。”徐盛教在参观结束后对海州开发区的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希望。

    考察团离开以后。省里的动作比大家预想中的还要快,两天后的省委常委会议上,就海州市的人事进行了讨论,常务副省长徐盛教提出,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在海州市委书记任上已经干满一届。任期内工作表现突出,坚持海州的发展方向与路线,并最终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提名薛绍华担任省计委主任兼省长助理。

    计委称小政府,在省属厅委办当中,含金量绝对是排名前几位的,更何况还可以兼任省长助理,这样的对薛绍华来说,属于提拔任用,但是未能一步提升到副省长,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以海州的发展态势,薛绍华只要在海州再干两三年,顺势省府担任副省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未来以海州市委书记的身份成为省委常委倒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当然在通城市委书记还没有入常的情况下,即使是海州市经济发展势头再猛烈,也不敢保证海州市委书记也将来一定能够省委常委班子。

    不过薛绍华以省长助理兼计委主任,未来两三年由省长助理变成副省长的可能性也很大,还能够留下在省计委工作的资历,相比较而言,这个还是积极正面的,比起留在海州市担任市委书记,薛绍华的仕途还算是前进了关键的一步。

    所以省委书记王虹锋虽然提出海州的班子不宜进行大的,但是对于洪锡铭提出的交换方案还是给予了适度认可,最后薛绍华的调动与其他几个人事还是得到了通过。

    根据常委会讨论决定,薛绍华不再担任海州市委常委、书记,陈玉清也不再担任海州市委常委、副书记、海州市长,海州市的一二把手均进行了,这种情况在一个发展态势良好的班子身上极少会发生。不过这一次也有其必然性,按照国内通常的做法,明年中央要换届,实现平稳过渡,往往要提前一年时间对地方上的人事进行,这种与海州市刚刚进行的那种并不一样,是着眼于大局的平稳与政策的连贯性进行的,将会体现新老班子的共同意志,这是我党多年执政当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接班换届方式。

    江北省因为原省委一把手鲁勇明的原因,提前进行了,在这一轮的当中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也会进行一定的。江北省抢在中央的前面。在内部进行一些,一直都在进行,此前通城市的班子就进行了,海州市动作更大,也可以说是省里对海州重视,海州这一轮建设力度的体现。

    而薛绍华在这个时候省府。虽然暂时只是省长助理,只要运作到位,在这一轮当中成为副省长的可能性非常大。薛绍华也算是王虹锋的嫡系干部,他能够向上一步,也代表着王虹锋在江北省话语权更增强了一分,也因为这些原因,包括王虹锋以及其他几个省委常委在内,虽然说希望保持海州班子的稳定,但是最终还是投票了海州市领导班子方案。

    根据这次常委会上通过的人事方案。原省政府秘书长沈国生担任海州市委常委、书记,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邱成德担任海州市委常委、副书记、代市长,另外的人员还包括海州市副市长韩起文被调离,到省文化厅担任副厅长,江北船舶总公司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文斌担任海州副市长,海州市委市政府班子其他成员保持不变。

    陈玉清离开海州后,将重回省纪委,担任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局局长。在省纪委排名第二,兜兜转转重新回到纪委战线。对于陈玉清未来的仕途发展是一种打击,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个更适合她的性格与工作作风的一个地方。

    消息传到海州,首先在官场上传开,由于此前就有风声,所以大家对这个结果虽然有一些惊讶,但是也并不奇怪。早就有人分析过市委一把手薛绍华也会离开。

    “我早就说过薛书记会走,怎么样,都灵验了吧?”不少事前诸葛亮这样说,事后诸葛亮也这样说。

    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薛绍华在海州市委书记的任上已经干满了五年。现在进行提拔,理所应当,虽然留在海州,现在海州的一些项目出成绩以后再走会更好。但是既然做出了成绩,那就应该提拔,这是流官制的特点——留不住人。

    另外一点则是海州市现在的形势这么好,省里面肯定要加强控制——当然,这是体面一点的说法。

    “诸葛亮们”则毫不客气地说道:“其实就是抢功劳,你看海州刚刚引进了几个大项目,这时候省里面派人下来,等这些项目建成了,那都是他们的功劳。反倒是薛书记、陈市长这个时候走了,这些功劳以后就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是啊,要不就算薛书记、陈市长他们被提拔了,市里路书记、冼市长他们也应该能够升半格啊,可是现在你看他们都没有机会,人都是从省里空降的,这样做真是太不公平了。”

    “听说薛书记要当省长助理,也算是提拔了,陈市长担任纪委副书记,应该是降了吧?”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疑惑,毕竟在很多人看来,海州市纪委副书记毕竟是副手,好像还是不如其他局办的一把手。

    “那倒也不能这样说,纪委副书记还兼监察局局长呢,级别是一样的,不过以后发展的方向就受到限制了。陈市长好不容易从纪委那条线跳出来,现在又被弄回去了,肯定不愿意,可是上面都发话了,她也没有办法。”陈玉清由于其铁面风格,在老百姓当中素来有“青天”的称,但是对官场上的人来说,大多对陈玉清是又敬又畏,敬的是她的品行,畏的是她对下面的严格要求。

    “说实话,陈市长虽然要求严格一些,但要不是陈市长,我们海州也没有现在的局面。那些投资商都说我们海州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高,还不是陈市长给逼的?”

    “拉倒吧,陈市长走了,你又可以上班打毛衣了,你心里怕是高兴坏了吧?”

    “我高兴什么?陈市长的要求是严格,可我知道她是一个好市长。再说陈市长走了,那什么效能监察制度还在,就算换了新的领导,恐怕也不会说废除就废除吧?这就叫、就叫那什么来着?萧规曹随——”

    “呵呵,那可是临港经济开发区搞出来的,听说跟那个年轻的管委会主任有关。”

    对于市里的这次,海州官场上的普通干部只是会觉得可惜,毕竟在薛绍华、陈玉清的领导下,海州市已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大家都会觉得保持现在的局面,海州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但是现在换了新的领导人,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变数,不过这种变化对他们来说,切身利益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所以大家也只是议论,不会真的有什么担心。

    但是对达到一定层级,以及与薛绍华等人有关系的官员来说,这一次的影响就大了,虽然此前市里已经就一些人事进行了安排,但是新的领导上任以后会怎么做,要怎么相处,依然会让大家感到十分担心。

    对于冼超闻等人来说,也确实有一些遗憾,这次没能够顺势向前跨一步,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冼超闻听到消息以后,就给包飞扬打了个电话,约他到海船上吃海鲜。

    这一次的对冼超闻来说,可谓是十分难受。冼超闻担任海州市常务副市长的时间比薛绍华担任海州市委书记、陈玉清担任海州市长的时间都要长,冼超闻属于那种在省里并没有强力靠山,但是凭借努力工作与出色的表现,以及对机会的把握,才非常幸运地走到现在。

    他原先在省里与副省长王跃伟走得比较近,到副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