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7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浩博笑了笑,接着说道:“江北省目前只有一条高通车,也就是京申线江北段,正在申请的几条高公路,包括徐海、凤通、凤迁海这三条,徐海高应该是最有可能通过的,其次是凤通,最后才是凤迁海。”

    王跃伟点了点头,实际上凤湖作为江北省的省城,在省内外的地位一直都比较尴尬,省内的徐城地处交通要冲,四省通衢,通城背靠申城,经济实力和区域影响力都几乎可以与凤湖平起平坐,凤湖占优势的地方无非就是政治、教育和文化。

    王跃伟本人也不看好凤迁海这条线,不过相比徐海、凤通,相比徐城和通城的态度,海州市的态度更积极,而且他也是海州市的老领导,所以才不得不站出来海州,听到武浩博这样说,不但不觉得意外,反而知道武浩博是真的在为江北省考虑。

    武浩博又道:“如果江北省想要让凤迁海后来居上,也不是没有机会。”

    王跃伟、冼闻等人的精神不由一震,纷纷抬头看向武浩博:“还请武司长指点。”

    武浩博笑着摇了摇头:“指点不敢当,其实我对江北省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这些见解还是在跟飞扬老弟聊天的时候说到的,要不还是飞扬来说吧,他说得更清楚。”

    大家顿时明白,武浩博这又是在为包飞扬创造机会,看来武浩博和包飞扬的机会真的是非同一般,否则武浩博就不会如此费尽心机了。

    王跃伟意味深长地看了包飞扬一眼:“呵呵,飞扬啊,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怎么还藏着啊,要不是武司长提起来,险些就埋没了,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要是合适,我回去在省里给你请功。”(。。)

第六百九十一章 畅谈规划() 
包飞扬看了武浩博一眼,后者向他点了点头,示意他但说无妨。包飞扬并没有和武浩博谈过江北省高公路建设布局问题,但是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聊过江北省的经济展格局,所以听到武浩博这样说,包飞扬也知道他想让自己说什么。

    包飞扬想了想,说道:“这只是我和武司长私下聊天时谈到的一些浅见,既然领导们让我说,那我就随便说说,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正好向各位领导请教。”

    王跃伟点了点头:“嗯,你随便说,不要有什么顾忌。”

    包飞扬道:“其实也简单,我们向国家申请项目资金,着眼点就不能仅仅放在一个市、一个省,比如凤迁海高,他固然是连接海州、迁城和省城凤湖的高通道,有利于海州湾地区、迁城地区,乃至凤湖地区的经济展,但这还是着眼于江北省,最多涉及到周边一些县市,还不算可以撬动全国的大格局,我想其他省份提出来的高公路建设项目,也都有类似的格局和作用。”

    大家都点了点头,不过并没有人出声,包飞扬说得并没有错,一个项目在提出申请的时候,都会提到项目对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影响,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喝彩的好点子,因为很平常。而包飞扬话里隐隐透露出来的意思,好像这样做还不够,他们倒是一下子想不出还能“拔高”到什么程度。

    包飞扬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们江北省有两条国家级的大动脉经过。一条就是京申线,一条就是6桥线,海州就是亚欧大6桥东桥头堡嘛,所以徐海高迟早是要建的。不过,江北还有第三条大动脉……”

    “第三条大动脉?”鞠美娟、冼闻等人相互看了看,都有些疑惑包飞扬提出来的第三条大动脉是指什么。

    王跃伟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包飞扬:“飞扬你说的是沿海线?”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沿海为先导的,沿海地区也是展最早、最快、乃至最好的地区,可是这些地区之间。却缺少一条能够将他们连接起来的大动脉。这岂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沿海城市之间之所以缺少一条大动脉,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大江大河入海处又总是异常辽阔。而且河道纵横。加上泥沙沉积,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所以使得沿海大动脉的造价高而难度大。

    当然。另外也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沿海城市大多是新兴城市,而传统的大城市都在内地,比如燕京、建康、三江等等,而且全国一盘棋,不可能只展沿海城市,沿海城市本身的条件就比较优越,要带动内地城市的展,自然要优先展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联系。

    但是包飞扬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也没有错,沿海大动脉,迟早是要建设的,十几年后,国家也确实修建了沿海高公路、沿海铁路大动脉、以及临海公路。

    王跃伟笑道:“呵呵,飞扬啊,你这全国大局,最终还是着眼于你那个望海啊!”

    王跃伟这样说,并没有责备的意思,而是带着几分说笑和开玩笑,大家都跟着轻笑起来,羡慕地看向包飞扬,刚刚王跃伟还疾言厉色,现在的态度却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包飞扬认识武浩博,并且关系很好,所以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人脉。

    包飞扬也笑了笑:“我也就是对望海县的情况比较了解,不像王省长,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情况都很了解,自然可以站在全省的角度考虑,我也就只能从望海县出,提出一些浅见。”

    “你这可不是浅见。”王跃伟摇了摇头,包飞扬的意见确实不算独特,可是在武浩博面前,王跃伟也乐于多说几句好话,如果几句好话就能让武浩博在项目审核的时候,稍微向江北省这边偏一偏,那也值得了。

    “沿海大动脉,好处大家都能够看到,对于完善我国大交通网络也有很的意义。不过沿海地区情况复杂,国家短期内也没有启动沿海大动脉建设的计划,所以这件事你就不用想了,你还是说一说,针对凤迁海高,有什么好的建议?”

    包飞扬点了点头,表示他完全接受王跃伟的话,他笑了笑说道:“我的建议说出来,王省长又会说我只站在望海县的角度了。”

    王跃伟看了包飞扬一眼,这个年轻人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从容有度,一点也不怯场,看来他认识武浩博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有机会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背景。

    “你说!”王跃伟说道。

    包飞扬道:“那我就说了,反正我确实是站在望海县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全国的沿海大动脉没有彻底打通,但因为海洋的存在,所以这个经济带也是存在的,那么连通凤迁海高,就可以连接沿海经济带、承接海洋经济,将凤湖成这样一个节点;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凤湖可以成为内地经济连通海洋的一个节点。虽然海州港不能和申城港等大港相比,可还是有自己的优势和辐射区域,这些都可以成为凤迁海的理由。”

    冼闻的眼前顿时一亮,凤迁海这个项目,他们更多是考虑海州和海州湾以及迁城…海州经济带的价值,包飞扬的这种提法虽然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地方,但是仔细咀嚼,却会现这种思路不一样的地方。

    包飞扬思路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局限于普通的以点带面,而是将点的价值无限提升,将点放到了面当中,海州是一个沿海城市,所以它就可以成为沿海经济带上的一个点,成为内6连接海洋,海洋连接内6的一个点,而凤湖就可以成为内地与沿海连接的一个点,一下子就让凤迁海高变得起来。

    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如果仔细推下去,这种提法也确实可以成为海州市,乃至凤湖市未来展的布局。凤湖和海州的情况其实都挺尴尬的,海州虽然是沿海港口,较早开放的口岸之一,但是全国三大经济中心,环北海、大江三角、粤三角,海州都搭不上边,而且夹在环北海和大江三角之间,要不是有一个6桥铁路,几乎也成为沿海经济塌陷地带。

    即便如此,海州市近些年的差距也被兄弟城市越拉越大,几大主力港不提,北边的琴岛、南边的甬城,都比海州展得好。

    凤湖也是如此,凤湖紧挨长江,但是南边有宁城和江南沿江城市群,西边有肥城,北边有徐城,凤湖的经济影响一直局限在省内,而且一直比较弱势,如果将凤湖成为连接沿海与内地的一个点,那么凤湖就是有优势的,因为凤湖距离经济达的江南城市群很近,距离三江为中心的大江中游经济区和江淮腹地也很近,距离北方的中原腹地也很近,完全可以成为沟通各方的一个节点,凸显自身的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