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长-第7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岳不解地问道:“怎么,有人不愿意傅老来?”

    包飞扬点了点头:“是啊,傅老毕竟八十出头的年纪了,革命年代也留下不少老毛病,傅老的子女们就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要不是这个原因,傅老早就要来望海看一看了。”

    包飞扬离开的这些天里,县里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方夏纸业的造纸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不过自从鹿鸣县提出要搞苇纸一体化和纸业基地项目以后,西溪市也提出了同样的目标,甚至盐海区也有这样的计划,调子都抬得比较高。

    市里几乎已经摆明态度要在南部推进苇纸一体化,望海、向海和滨城县按照之前商定的策略,暂时偃旗息鼓,不和市里直接对抗,想要得到市里其他方面的。不过看市委秘书长徐稷鹏这几天的态度,市里显然并没有因为望海县的退让而增加对北部的投入。

    望海县这边现在也人心惶惶,因为苇纸一体化最早就是包飞扬提出来的,望海县对这个项目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虽然此前常务副市长王景书就已经流露出希望将项目放到南部的意思,但那也只是局限在少数人知道,就算这个消息外面也在传,但大家还是抱有一定的希望,现在南部几个县市区搞的动静那么大,大家就都知道这个项目恐怕与望海县已经无缘。

    包飞扬将自己的分析告诉了郑岳:“金光集团还是更亲睐木浆造纸,所以他们不一定会在鹿鸣县投资,就算鹿鸣县真的将这个项目搞起来,对我们也是有利的。一方面市里可能不会再干涉方夏将项目放在哪里,我们的压力就小了;另外一方面,靖城市东部沿海广袤的滩涂能够容纳的造纸规模可能要超过三百万吨,所以金光如果能够进来,我们一起将这个蛋糕做大,也可以让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加速完善。”

    郑岳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只不过这个完善以后的产业链未必会在望海。”

    包飞扬知道郑岳在担心什么,不过他的想法和郑岳不太一样,国内现在说白了还处于生产短缺时代,虽然从表面上看,有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苗头,在今后几年,国内经济也会因为消费不振,增长率逐年下降,出现过一段时间的通缩。但这只是因为国民经济的结构不合理,消费层次比较低而造成的。

    随着今后几年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会再次奔向一个新的**,几乎每个领域,华夏制造都能够站在世界的前几位,现在相比那个时候,无疑需要填空的地方还很多,机会也非常多。

    就以造纸而论,国内现在的造纸规模还相对比较小,很多纸品需要从国外进口,未来纸品的消费量将急速增加,对纸品的需求也会急速增加,造纸行业的机会还很多,那不是几十万吨,而是几百万吨、几千万吨级别的。

    所以包飞扬并不担心南方几个县的竞争,反倒乐于看到他们有所动作,大家一起将蛋糕做大,形成规模。

    中午,包飞扬请郑岳、涂小明吃饭,于晨风、肖锦辉、杜金平、陈立等人陪同,大家都关心傅老这次来望海,会对望海县带来怎样的影响。

    包飞扬说道:“傅老以前就不插手地方上的事情,否则也不会有几十年没有来望海的事情,现在他已经退居二线,也早就不再管具体的事情,所以我想他是不会有什么明确表示的。”

    “那也不一定,傅老既然来了,市里、省里就不能够不重视,总要有些改变吧?”于晨风说道,现在务工合作社的事情名义上是包飞扬负责、于晨风协助,但实际上包飞扬已经放手让于晨风去做,两个人配合默契,也越走越近。

    包飞扬笑了笑:“或许吧!”

    实际上他也清楚,如果只是这样,傅老能够带来的影响恐怕也有限,毕竟傅老最后退下来的时候也不过才是副国级,他对地方上的影响力一直很小,傅家的传统,在燕京的权力生态中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圈子,加上傅老已经退下来了,如果傅老提出来,地方上肯定不敢怠慢,但是只要傅老不提,地方上的积极性恐怕也不会很高,尤其是省里和市里,望海县当然会很积极。

    傅老在望海县待了三天,按照行程安排,他参观了当年保留下来的一些旧址,到海边滩涂上看了看,望着一望无际的芦苇海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涯,并接见了当年的一些老人。另外他又参观了望海县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包括望海的酒厂、陈港港口,以及方夏纸业的建设工地,最后还接见了望海县四套班子成员,傅老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却没有留给大家太多的时间发言,事实上作为望海县的代表,县委书记周知凯的发言也确实没有什么亮点,而傅老也没有对地方事务发表意见,严格遵循了他既定的原则。

    按照计划,傅老将于第二天乘坐近海客轮,从陈港出发,抵达海州港以后换乘远洋客轮,一路北上,直抵津海,这一路所花费的时间甚至要比他在望海的时间还要长。

    很多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不过也有人急匆匆地赶过来,想要在傅老离开之前见上一面,包括靖城市委书记齐少军、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齐少军是来为傅老送行的,而薛绍华则希望一路陪同傅老到海州,然后再将傅老送上去津海的客轮。(

第七百零一章 一概不见() 
傅老在外面转了一天,回到住的地方,要先休息一下,地方上的官员分成几拨,聚在陈港招待所的餐厅包厢里,傅老住在这里,明天上船很方便,如果住在县招,到港口还有几十里路,路况也不是很好,陈港招待所的条件虽然不如县招,但家具被褥都是新换的,大致还过得去。~~~~~~~

    包飞扬也来了,他本来与县里几位副县长、局长主任们在另外一个包厢,这里的人基本上是没有机会见到傅老的,除非傅老答应跟大家一起吃饭,不过这几天傅老一直都没有这样做,似乎今天也不会例外。

    不过后来他后来被叫到了另外一个包厢。

    能够另外一个包厢的都是县委常委,以及省里和市里的干部,也包括海州市的几个人。省委副秘书长林树辉,剩下地位最高的无疑就是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靖城市委书记齐少军,两人作为江北省牧守一方的大员,自然也是认识的,他们坐在一起,交流着地方建设的心得,以及两地的经济沟通与交流。

    江北省整体南倾,靖城市位居中间,但是靖城市区偏南,从区域经济上来,南边有全国经济的龙头申城和经济发达的江南,所以靖城市的策略一直都是南向,对北部几个县的发展很少。

    江北省北部几个市,徐城是铁路枢纽和老牌工业城市,是地区的经济中心,海州有海港。但是本身的工业经济发展一般,整个江北有凤湖、徐城和通城这三个中心,留给海州的机会并不多,海州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野心,他们只想做好陆桥的桥头堡和地区航运中心。

    靖城市委书记齐少军道:“海通河疏浚工程进展顺利,届时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一定会更加紧密,这对于两地来,都是有好处的。”

    薛绍华了头:“海州是一个港口城市,海州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和腹地的支撑,我听靖城要开发滩涂苇海。推进苇纸一体化。海州愿意与靖城合作靖城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要海州一野心都没有,薛绍华也没有一想法那也不对,海州的定位就是桥头堡。成为中西部和江北省北部地区的出海口。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这个定位看起来不错。可是整体上缺少重量级的货运项目,比如海州港北面的琴岛港就是晋南煤炭和北海油田的出口港,正是依靠这两个大项。琴岛的货物吞吐量远远超过地理位置更加偏南的海州港。

    薛绍华对望海县当初传出的苇纸一体化项目也有所耳闻,如果望海县真的能够将苇纸一体化规模做到三十万吨纸浆,加上后续的纸品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那么也算是一宗不大不的业务,对于海州港和海州还是有利的。

    不过靖城市的眼睛光知道盯着南方,最近南边几个县都在热炒苇纸一体化,这个项目恐怕更多会落到南边去。薛绍华并不指望齐少军会改变主意,顺便提一句,可有可无罢了。

    齐少军笑着道:“要是海州市能够在东线修建冠河大桥,将临海公路全线打通,两地的经济必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薛绍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如果靖城市有意,我们海州市肯定配合,我想望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