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世孽缘-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玉蟾被袁夫人的话惊得惊愕失色:“袁夫人,你和袁大人青梅竹马,同甘共苦,半生情缘,怎能为我一个半路人而自降身份呢?你这不是羞煞玉蟾了吗?”

    袁夫人摸着邱玉蟾的头:“身份没那么重要,我有阿惠,阿思,阿志三个孩子,那才是我最重要的。至于妻妾,你想要什么,都随你。玉蟾,你今年已经二十九了,跟着阿焕做丫环,都成老姑娘了。既然你喜欢阿焕,就跟着他吧。”

    邱玉蟾顿感全身无力而羞愧:“袁夫人,你心地高雅,洁净,令我无言以对,无以启齿。就算做妾,我也没有资格在袁夫人之下为妾。”

    袁夫人急了:“你这有学识的姑娘,怎么说不通呢?”

    邱玉蟾的膝盖跪得生疼:“你别说了,袁夫人。我主意已定,就此告别吧。”

    邱玉蟾想起身,但双腿都麻了,起都起不来,袁夫人一人也扶不起来:“玉蟾你这个死性子,教你别跪,你却一直跪着。”这时小袁承志来了,帮着袁夫人一起将邱玉蟾扶了起来。

    邱玉蟾问他:“阿志,你怎么来了?要是让你爹知道,又要打你。”

    袁承志讲得很有男子汉气概:“爹不会打我的,爹打邱先生才不对。我听说邱先生要离开了,特意来送别,还要替爹向邱先生道歉。”

    “阿志,你真是个好孩子,不枉我们师徒一场。邱先生离开后,你要记得念书,练字,习武,样样不能落下,知道吗?”邱玉蟾每次跟袁承志说话都是以慈母的语气,所以袁承志特别信她。

    “邱先生的话,阿志都记得。爹说邱先生执意要走,阿志和娘祝先生一路保重,平安到家。”小袁承志说得像大人一样。

    “一路保重。”袁夫人也说。

    邱玉蟾难得一笑地转身离去。“邱先生,”袁承志叫住了她:“你说华山景色别致,许多人在那里修道,练武,学艺,是真的吗?”

    “是真的。”邱玉蟾点点头:“ 好了,阿志,我们要告别了,听话,快跟娘回家吧。”

    “嗯。”袁承志有了想法。

    邱玉蟾走了,袁夫人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直叹息,回到家里,心里一片乱糟糟。袁崇焕也是,坐在院子里,双眼无神,回忆着玉蟾的种种:在虎木丛拼命拦住自己的马;做各种家乡菜给他吃;在荒野里学骑马,差点跌落悬崖;雪天里缠着自己抱着她飞舞;离开关内时留下折布帘;后来又莫名出现在军营,被识破后,差点散命;在金兵境内痛骂叛贼范文程;高价购买工夫茶;画《桂花百合图》送给他,祝他大捷;从辽东回东莞的路上一路欢歌笑语、、、、、、

    这一切不断在袁崇焕脑海中浮现。怎么那个温柔敦厚、尚雅贤淑的玉蟾会瞬间变得刁钻、刻薄,自私。袁崇焕怎么也想不通:“这次她肯定回四川。可能此生都无缘相见了。既如此,为何要让我遇见?”袁崇焕仰天长叹。胸怀天下的他难得这样细腻地感叹人生无常。

    袁夫人一直在想要不要将邱玉蟾临别时的话告诉袁大人,可邱玉蟾请求自己别说,怎么能食言呢?

    袁氏夫妻就这样各自忧虑地过了年,迎来了第二年。此时天启帝已经驾崩,他的弟弟崇祯帝登基,朝廷面目也焕然一新。

    文华殿内,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帝朱由检刚设计歼灭了奸佞阉党魏忠贤一派。坐在御榻上的他雄心壮志,准备将他天启哥哥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整理得尽善尽美。

    殿内的议政大臣有内阁首辅,次辅,各部尚书,侍郎等。备受关注的是年近古稀的首辅成基命和次辅钱龙锡。首辅一职肯定令人垂涎,而钱龙锡是崇祯帝重新组阁的第一人选,又曾主审了魏忠贤一案,一时声名四起。

    年轻的崇祯帝带着孩子气的口气宣话:“魏氏一族已被歼灭,而今朕最为关注的是辽东后金实力大增,令大明边陲岌岌可危。尔等可有可靠人选,胜任督师一职,防守边疆?”

    首辅成基命先上奏:“皇上,臣成基命推荐一人,原辽东巡抚兼兵部右侍郎袁崇焕。”

    “哦?听闻此人性格倔强,与多大臣不和,去年因阉宦魏忠贤诬陷而罢官,成先生为何举荐此人呢?”崇祯帝说话已经像模像样地像个皇帝了。

    “皇上,”成基命刚想回复崇祯帝,却咳个不停,话都说不出来。

    崇祯帝只好说:“成先生先休息,来人,赐坐。”

    成基命坐下后,次辅钱龙锡接过他的话:“皇上,臣钱龙锡赞同首辅之言。”

    成基命笑了。崇祯帝忙问:“为何?”

    钱龙锡继续说:“皇上,平定边疆,守卫辽东,非袁崇焕不可。前曾有熊廷弼遭诬陷惨遭传首九边之辱,后昭雪。后孙承宗同样被迫免职。他们都是大明辽东的顶梁柱,可一个已亡故,一个已调任。只有另一位,也就是袁崇焕,正值盛年,且资历深厚、功名显赫。虽性情倔强,但龙锡以为,这正是将士所需之性情。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没有果敢的勇气,怎能在领兵之时作出果断英明的决策?袁崇焕的声名在外,不论将士还是百姓都对他称颂有加:智、勇、贤、德、美,“广东奇男子”,无一不缺。因此,领兵戍边之职,只有袁崇焕能胜任。臣力荐!”

    崇祯帝还有些懵懂:“成先生,钱大人均推荐袁崇焕为边关大将,诸位可由其他人选?”

    既然有两位内阁辅臣都推荐了袁崇焕,当然没有异议了。

    “回皇上,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这时有两双妒火浓烈的眼睛盯着钱龙锡,就是礼部尚书温体仁和礼部右侍郎周延儒:他钱龙锡凭什么入阁,而没有我?

    在这一阵附议声中,崇祯帝认为袁崇焕是不二人选。

第十七章 路遇强盗和故人() 
远在东莞的袁崇焕很快跪接新帝圣旨:

    值崇祯元年,新主登基之际,着原辽东巡抚袁崇焕即刻返京觐见皇上。擢升尔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卿临危受命,望尽职尽责,不负圣恩,不负众望。钦此。

    圣旨到了,袁崇焕得即刻启程远赴北京。袁夫人一边帮他收拾东西,一边忧伤念叨着:“这次去北京,去辽东,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袁崇焕安慰夫人:“阿丹,别担心,等我平复辽东,完成心愿就回东莞。”

    袁夫人叹念着:“你该去完成大事,我不该这么不舍。只可怜了玉蟾为了我们,委屈了自己。”

    袁崇焕哼了一声:“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会委屈自己为别人着想吗?”

    袁夫人听不下去,便将邱玉蟾临别之言全盘告诉袁崇焕:“阿焕,你不能这么说玉蟾。她临走时,跟我说、、、、、、”

    袁崇焕听后像做梦似地:“阿丹,你说的是真的?”

    袁夫人接连点头:“千真万确。只是玉蟾不让我告诉你。我这一直在想要不要说,今天终于说出来了,心里舒坦多了。阿焕,玉蟾是个难得的好女人,只是心里有些固执。她是真的对你好,也本无意让你休我,只是为了让你忘了她而故意这么说。我们不能薄待了她,去把她找回来吧。”

    袁崇焕心里倒了五味瓶:邱玉蟾,你真的是脑子不好。

    袁崇焕临别时对袁夫人说:“阿丹,我会去找玉蟾,但你你才是个更好的,又善良至纯的女人。

    在去北京的路上,袁崇焕绕了个大弯,来到四川奉节白帝城附近,寻便整个县,终于找到一户邱姓人家,家中老头说:“我们这原本还有一户邱家人,其中有个闺女是叫玉蟾。只是这户人家多年未归,我也记不清了。”袁崇焕在白帝城内的观星亭等处四处观察,看看玉蟾有无留下什么画作或诗作在里面,但他心愿落空,悲凉不已。

    而皇上催任圣旨在手,不得不迅速赶往北京。

    邱玉蟾呢,离开东莞后,心中空落落的:袁大人,我们这辈子才相识相知几年就分分合合多少次了,为何总是离别多于相守,垂泪多于喜悦。可就算这样,怎么还是相恋了?不在你身边,我怎么又没有勇气了呢?算了,既然已诀别,就别再见了吧,免得再次分开。

    在回四川的路上,倒霉的邱玉蟾遇到土匪,一阵逃亡后仍然被俘。在牢里,心如死灰的邱玉蟾也不担心死活:要么逃走,要么劝土匪解散,要么去地下见爹娘。

    想着想着,有人带邱玉蟾去见匪徒首领。

    “李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