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华未央-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接了回来,可这孩子却一直在庙里住了下去,说来他这做父亲的也不过见了三四回。最近那一回,还是两年前,依稀就是个孩子模样,不想一晃眼两年过去,竟出落得花朵一般,都说孟姨娘年轻时是个美人,这孩子如今已有青出于蓝之势,待再过个几年,长开了,只怕更出色,怨不得孟姨娘有这个底气说那番话。

    所以谢逢春同玉娘说话时就加了几分颜色:“好孩子,这几年委屈你了。”说话时又看了马氏眼,马氏手上佛珠转得更快了些,脸上堆出几分笑:“看这孩子老实得可怜,快起来!过来叫娘瞧瞧。”

    玉娘听说盈盈立起身来,低头走到马氏身前,马氏伸手一把把玉娘的手抓着,翻来覆去看了看,见她十指尖尖犹如春葱一般,想来甘露庵那些姑子们收了谢府送过去的香火银子所以没来为难孩子。又抬头往玉娘脸上看了看,看玉娘巴掌大的脸,肌肤犹如凝脂冻玉一般,一双眼儿尤其水灵,只微微一动眼珠子,便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一般,实在的勾人。

    马氏把玉娘打量个仔细,这才问了问玉娘在庙里是怎么过的,她问一句,玉娘答一句,玉娘声线偏低,不如寻常女子柔媚,可偏每句话都带些尾音,便似有了许多余韵,就是女子听了,也有些心痒。马氏不由喜欢起来,又拍了拍玉娘的手,笑说,“好孩子,你从前吃苦了,如今即到家了也就好了。不知你在庵堂里住了这些年,可识字没有?”玉娘道:“跟着庵堂里的师父们念些经文,些许认得些字。”马氏愈发得满意,就笑道:“识字就好,虽说女子无才就是德,可我们这样的人家,姑娘若是一字不识,倒也叫人笑话。”谢玉娘微微一笑,似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

    马氏又指了下首坐着的冯氏道,“这个是你大嫂子。”玉娘答应一声,又过去同冯氏见礼。

    玉娘走到冯氏跟前,见她脸色白净,眉弯双月,鼻梁上略微几点淡麻,嘴角带丝笑意,知道是个和气的,因此上盈盈下拜。果然冯氏见着玉娘拜下,亲自起身扶起,笑道:“三妹妹快起来。”又从腕上摘下一只黄澄澄的绞丝镯子来替玉娘带上,笑道:“简薄了。妹妹带着玩罢。”玉娘正要谢过,就听得一声嗤笑:“三妹妹才到家,大嫂子倒是好意思拿着铜鎏金的东西来唬人。”

    玉娘哪里想到会有这个,一时不知道接好还是不接好,倒是冯氏不动声色地道:“那是二妹妹月娘,她性子直,日后你就知道了。”

    原来谢逢春与马氏的长子谢显荣倒是个读书料子,年前已中了增生,想来日后乡试中举也在意料之中。谢显荣中了秀才之后,谢逢春做主,替他娶了课师冯宪的幼女冯素珍为妻。冯宪二十二年前中过进士,中在二榜第三名,照说总有个翰林好做,不意卷入了延平年间的夺嫡乱局中,终于铩羽而归,终身复起无望。冯宪家中素来清贫,归乡之后,只得开馆授课维持生计,故此女儿的嫁妆也简薄,并没有什么金簪玉钗,压箱银也不过一百两,更别提什么嫁妆铺子田地了。

    月娘叫马氏宠得厉害,要了银的又打金的,丢下珠子又买玉,不大瞧得上冯氏寒酸,时常做些讥讽之语,好在冯氏是个温柔沉默的,姑嫂两个这才没闹起来。

    玉娘没想着她才到家就遇着了姑嫂争锋,倒是尴尬起来。

第2章 家事() 
这时间就见帘子一动,进来一个女孩子,胖瘦合中,梳着兰花髻,瓜子脸儿,眼神在玉娘身上转了两转,一面走到了马氏身边,“娘,这个就是三妹妹?”

    马氏见着来人脸上就笑开了,拉了她的手向玉娘笑道:“这个就是你二姐姐,你二姐姐性子最是随和爽快,日后你有什么不知道的,只管问她就是了。”

    玉娘听了又给月娘见礼,月娘倒也爽快,抬手从兰花髻上拔下一对儿金裹头的银钗,亲手替玉娘插上,拉着她的手又上下打量了回,就同孟姨娘笑道:“都说姨娘俊俏,我看着不如三妹妹多矣,三妹妹有这等颜色,还担忧什么呢?”

    这话说得便有些诛心了,玉娘同孟姨娘两个,玉娘纵是庶出,也是正牌子的小姐,一个是却是以色事人的姨娘。固然玉娘是孟姨娘所生,也没有拿着玉娘同孟姨娘比颜色的道理,更何况下头还跟了句暗指玉娘日后同孟姨娘一般以色事人的话,果然玉娘的脸色瞬间就白了下。

    月娘的话才一出口,孟姨娘脸上就有些不好看,只是不敢辩驳,便拿眼去觑谢逢春。谢逢春看着爱妾投来一眼,又看见玉娘立在下头,眼中似乎含着些泪,颤巍巍地要掉不掉,又是委屈又不敢说的模样,也觉可怜,碍着马氏在旁,也不好为孟姨娘同玉娘张目,又用目去看马氏。马氏接着谢逢春眼神,虽一贯溺爱月娘,也觉得她口无遮拦,只得道:“你大哥二哥呢,怎么不过来?”

    月娘听着马氏问两个哥哥,便道:“娘糊涂了,这个时辰,哥哥们除了在学里,还能在哪呢。”马氏听了点头,又向着洪妈妈道,“你去看看,大郎二郎回来了没有,若是下课了,叫他们都过来见见三姑娘。” 洪妈妈领了马氏的吩咐转身出去,不过片刻,就听见脚步响。门帘子一动,外头一前一后进来两个儿郎。

    玉娘在一旁瞧着,见前头那个二十出头岁年纪,生得面方眼大,眉宇间颇似马氏。后头个也有十九二十的模样,眉目清秀,像着谢逢春多些。知道这是嫡母所生的两个儿子,长名显荣,次名怀德。

    兄弟两个进得门来先给谢逢春同马氏问安,玉娘忙闪在一边。她这一动,倒招得人注意,谢怀德一抬眼见个眼生的女孩子,娇滴滴的模样,不由一怔。

    马氏见着儿子们格外喜欢,将玉娘招手唤到身边,笑道:“三丫头,来认认哥哥们。”说了,指着前头的谢显荣道:“这个是你大哥。”又指了次子道:“这个是你二哥。我的儿,你大哥二哥都是读书种子,你大哥去年应童子试中了增生呢!明年你二哥又要去应试了。”又向两个儿子道,“这个是你们三妹妹,孟姨娘所生。落草起就三灾八难的,为着好养活,从小儿寄养在甘露庵里,如今好有十四了,将要及笄,眼见着身子健旺了,也就接了回来,一家人总要亲亲热热团聚了才是正理。”

    玉娘虽在庵堂长大,也不是无知无识的人,知道本朝立国以来,立下规矩,童生过了童子试方能称生员。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次称“增生”,是“增广生员”的简称,廪生和增生都是有一定名额的。得廪生的固然是诸生之首,能中增生也不易了。忙口称哥哥,屈身一福,向谢显荣贺喜,又同谢怀德说了几句吉祥话儿。她这盈盈一福,举止婀娜,仿佛分花拂柳一般,哪里像是在肃穆古板的庵堂中长大的人。

    谢怀德年纪小还不大清楚,谢显荣却是知道底细的,本就不喜玉娘的出身,这回见她这样行礼都是个婀娜模样,不由把眉头皱了皱,有心训教几句,乍然初见,对着一张含笑微微的粉面,又不好开口,只得点了点头,不咸不淡说了句:“回来了就好。”

    倒是谢怀德生性活泼些,向着谢玉娘一笑:“有三妹妹这几句恭喜,我要不拿个案首回来,可也没脸见三妹妹了。”说了又问马氏,“今儿三妹妹回家来,娘可准备了接风宴没有?趁着这个由头,把大姐接回来住两日也是好的。”

    马氏对小儿子格外喜欢,拉了手叹息道:“我的儿,这还用你说。我早就遣了人去接你大姐姐,只是她那个婆婆,惯会拿着身份捏人。虽是答应了叫你大姐姐回来,却又嚷头痛,吃不下饭,要人一旁伺候,你姐姐是个孝顺的孩子,哪里还敢回来。”说了又是一声叹息。

    原来谢逢春祖上世代经商,如今开着阳谷城最大的粮铺,家中也称富有,可到底士农工商,商人虽富,终究入不得上流。所以到了谢逢春这一辈,一心想着改换门庭,把嫡长女英娘嫁于了本县李举人李茂行的长子李鹤为妻。英娘同李鹤倒是夫妻相得,只是婆婆吴氏不好相处,总是爱拿捏她。

    谢怀德听了这话就把眉毛立了起来:“大姐姐是嫁给他们家,可不是卖给他们家的,还有不叫女儿回娘家的理吗?我亲自接去,看哪个敢拦!”说了就要起身。马氏忙把他拉着:“又胡闹了!”说了瞅了玉娘一眼,向孟姨娘道:“你也是个糊涂的,孩子大老远的刚回来,你当姨娘的也该带她回去歇息歇息,难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