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五个人并不是和他关系特别好的,被点到的时候,意外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心情。

    他们看向戴专家的眼神更是充满了崇敬和感动,其他人看了眼老老实实站着的小徒弟,倒是没人提出异议。

    这样好的机会,如果戴专家拿来给自己立威或者拉拢人心,他们也没话说。

    但是他没有,这是真正的对事不对人。

    戴专家这般风骨,值得他们敬重。

    被挑出来的五人留下,其他人都退到了方形圈四周。

    虽然不能直接参与,但能站这么近,也是倚仗了他们本身的职位,所有人都还是蛮高兴的。

    陆子安在每一堆零件旁边点了一下:“你,站这,看准编号。”

    安排好了五个人,他站在最中间,神情慢慢变得严肃起来:“好,我开始了。”

    现场气氛慢慢变得凝重,连原有的窃窃私语都渐渐消失了。

    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他的尊敬,每个人心里都紧紧地绷着一根弦。

    既期待,又紧张。

    早在列出新的编号的时候,陆子安就已经想好了,他得先从车轮开始组装。

    这套车马是单辕双轮,前驾四匹马。

    輨和毂,一步一步地组装,其后加入辖与牙。

    陆子安站在台子上,每说一个数字,就有人迅速反应过来递上相应的零件。

    那种感觉像是什么呢?

    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却依然游刃有余。

    这一套精钢模型,是在原有的比例上缩小了很多的,但是一个车轮依然组装了十来分钟。

    原因就出在这辐条之上。

    这套铜车马,和古代埃及战车进行对比,简直不像同一时代的东西。

    因为它的辐条数量极为惊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战车有18根辐条,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辐条竟然多达28至30条以上!

    辐条多,不仅能让马更省力,也能增加车轮的耐久度。

    这样的设计,使得战车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也能为士兵提供更加稳定的作战平台。

    但是,这样的辐条,于复刻车马的匠师却是一种灾难。

    因为它太多,也太复杂,想要将如此之多的辐条完好的辐条同时完好的卡进车轮里,有时候甚至需要数人共同操作。

    戴专家用石墨模型试过多次,当下便轻声道:“陆大师,不如我叫人帮您?”

    “不用。”陆子安不动如山,一次接过数十根幅条,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看着多,其实装起来并不复杂。”

    只需要掌握其技巧,幅条的安装也可以变得很轻松。

    因为这些辐条,都是以榫卯的形式存在的。

    有长有短,交错排列,如果有懂木艺的人,便能一眼看出,它其实是一个过渡自然的榫卯结构。

    而事实也果然如陆子安所说,每根幅条在他手中轻轻一转,便刚好卡进榫眼。

    只是它讲究规律,得先组装四周的几根长的,再慢慢填入短的,有时甚至需要轻轻转动车牙进行调整。

    当所有幅条都安置完毕后,陆子安将车轴慢慢插了进去。

    戴专家甚至都没来得及阻止,陆子安握紧车轴,向着顺时针方向,用力一转。

    在这个过程里,所有人眼睛都舍不得眨,生怕错过了哪一帧精彩的画面。

    而陆子安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在他的操作下,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所有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并且顺顺当当地卡紧了,这便是辐辏cou。

    戴专家脸都绿了。

    还有这操作?

    想起他们组装时每次都大汗淋漓,费了老大劲才一根一根组装上去的场景,他发自内心的感叹:人比人,比死人啊!

    见他一脸意外和不敢置信,陆子安皱了皱眉,好心地解释道:“毂是由輨和軧、輴组成的,它本身也算是一个小机关,最初的工匠设计它的时候就是为了节省人力,只需要按它本来的方法进行组装,就可以了。”

    “……”

    这一下,不止戴专家一个人,所有人脸都绿了。

    还不如不解释呢,听了更加心塞了!

    这种古法,他们只查到了只字片言,古代匠人地位不高,很少有书会为他们的技艺进行专门的细致记录。

    就连鲁班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也没能留下他全部技艺的记载。

    文献里头没有记载的,他们去哪里知道啊?

    ps:书友们,我是九个栗子,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50章 青铜之冠() 
倒是戴专家反应很是迅速,看着陆子安的眼神充满了惊喜:“陆大师……您对古技艺颇有研究?”

    嗯,这话让他怎么回呢?

    仔细思考了一下,陆子安觉得他的回答应该要稍微的低调一点比较好。

    于是他微微笑了笑,手下动作不停,淡淡地道:“略懂。”

    “……”戴专家不敢夸海口说自己对文物有多么精深的了解,但是于铜车马,他真的是查阅过不少古著。

    很多生涩到几乎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查的大头书,他都硬生生地啃下来了。

    只要关于秦始皇陵的书,他都有仔细阅读过。

    但是他非常肯定的是,并没有哪本书里,有如此详细地介绍过车轮的组装。

    本来嘛,车轮而已,算不得多么高深的东西。

    但是他都查不到的内容,陆子安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戴专家感觉自己的心跳得非常快,手指也有些微微颤抖,半晌,才低涩地道:“陆大师,您简直……惊才绝艳。”

    不,这都无法形容陆子安的博学多才。

    他用力地握了握手,又松开,明明是极适温的环境,但他的鼻尖却渗出了些微汗水。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让戴专家无比兴奋,难以自持。

    “27。”陆子安伸手,那五人中的一人便迅速递出该编号的零件。

    他甚至不需要抬头,左手虚拢着部件,右手接过零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卡入。

    这些组装的技巧,极为繁复。

    比如销接,比如活铰连接。

    这些原本简单的小细节,在铜车马上运用到了极致,令人简直为之目眩神迷。

    更不用说还有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灵活切换,并将其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就连市长都不得不满脸感叹,轻轻吸气:“难怪说铜车马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光这些小机关就已经值得了。”

    “那是!这可是青铜之冠呢!”旁边一位学者愉快地搭了腔,他目光还在盯着陆子安的手,头都不带回一下,也没看和他说话的是谁,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我们西安的骄傲!平时看有些小年轻啊,说什么劳斯莱斯什么法拉利,那就算豪车了?啧,真该叫他们来这儿看看,这才是我西安的豪车啊!”

    市长微笑起来,应和着道:“是啊,真美。”

    “什么美!你懂什么!”老学者却有些气哼哼的,要不是舍不得挪开眼睛,市长毫不怀疑他一定会恶狠狠地瞪着他:“这叫气势!气势懂伐!”

    旁边的秘书欲言又止,但是市长却瞥了他一眼,将他的话堵了回去,饶有兴致地追问道:“但是这还没组装完啊。”

    “联合国秘书长德里·德拉·达雅马先生都夸过铜车马呢,他说:“铜车马不仅是高艺术的,而且是高科技的结晶!””老学者头也没回,自顾自地念叨:“这些小年轻啊,对自己的文物一点都不了解,唉……果然还是这陆大师顺眼。”

    莫名被嫌弃了的市长却一点都不生气,还忍不住有些想笑。

    许多人如今看陆子安,首先想到的都是他能给人带来的利益和他日渐强盛的名气,但是在这老学者眼里却只有顺眼和不顺眼一说。

    因为他们声音压得很低,倒也没人听到,只有秘书情不自禁弯了弯唇角。

    他忽然理解了市长对这些玩艺术的人那种超乎寻常的包容。

    这些搞艺术搞学术的人啊,真的很可爱。

    如果仅仅是机关精妙,尚不足以陈述铜车马的难得。

    但是当陆子安慢慢地搭建了轮廓出来后,众人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