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是这份心意,就已经让很多人只能仰望了。

    瞿哚哚安静地看着她,呢喃道:“好厉害”

    头顶传来邹凯带着轻笑的声音:“怎么样,放心了吧?我都说了,曼歌如今的荣耀,已经是很多设计师一辈子都难达到的了,她已经很厉害了。”

    瞿哚哚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点点头:“是啊,论名气的话,在服装设计界,她也算得上是硕大无朋了。”

    “嗯,其实我也硕大无朋的。”邹凯声音愈加低沉。

    瞿哚哚警觉地听出了一点不对劲,正想转头,忽然猛然回过神来:不对,她怎么莫名其妙坐他腿上了?

    邹凯眼疾手快,一把摁住她,在她耳边轻声道:“我还弄到了关于陆大师的视频,你要不要看?”

    关于陆大师的?

    不可能啊,别又是在吹牛吧?

    瞿哚哚下意识否认:“不是说陆大师最近行踪都成谜了吗?你怎么可能会有他的视频?”

    “你忘了?我剪辑能力还不错,他们托我帮忙做个短片来着”邹凯就这么揽住她,一手半搂着她,移动鼠标。

    视频跳转,果然是陆子安,只是不是近期的,是当初陆子安在泰霄里工作的场景。

    不过陆子安做东西,哪怕没经过精选,也还是很吸引人的。

    只是此时的瞿哚哚完全无法静下心来看,因为她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身后这具滚烫的身体上了。

    热,很热,非常热。

    看着她的反应,邹凯满意地收紧了手臂:“不想看?那就关了,我们聊点别的”

    夜色无限好,偷香窃玉正当时。

    可惜这么好的月色,陆子安却无暇欣赏。

    明明秋夜寒凉,他却捋了袖子,形象全无地揉泥。

    一旁帮忙挑水的青年擦了擦汗,欲言又止:这样,真的有用吗?

    陆子安却没有解释,只是揉几下,又挑出些瓷泥加了进来。

    钧瓷工艺,从唐至宋,在数百年的时段内,经过钧瓷艺人们艰苦漫长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制作工艺。

    严谨慎密的工艺流程反过来又成了钧瓷质量上乘和艺术品位高雅的保障。

    传统钧瓷制作,从原材料选择到烧成出窑,共需七十二道工序。

    这就是人常说的:“一件钧瓷成,过手七十二。”

    光是原料加工工序,就有足足十七道。

    选矿、开采、装筐、提升、装袋、运回、陈腐、去杂过后,便是配料。

    他用自己独特的配料方式,将各种原料按所需比例配合。

    这一次,跟着他做的人依然很多,比例和数字比之前更加精确。

    上碾、碾磨、过筛和水飞,则依然是按照平常的方法慢慢来。

    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步骤无关紧要,因此通常都是让负责原料选择的艺人准备好瓷泥,他们直接从拉坯成型工序开始。

    因此,最开始陆子安决定全部从头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明白原因。

    但是经过了前面池澄、晾泥和杀泥的工序之后,人们逐渐知道了陆子安这样做的原因。

    就好比现在,揉泥看着不是什么技术活,甚至又苦又累。

    初时感觉冰冷,而后会感觉手掌发麻,久了十指会有种火烧火燎的痛。

    发麻,发胀。

    甚至可以预想到以后的脱皮。

    但偏偏是这样的状态,感觉也更加灵敏,陆子安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每种瓷泥带给他的各不相同的感觉。

    细腻的、温软的,也有粗砺的。

    每一种,滋味都截然不同。

    他细细地体会着,额角甚至浸出了几许汗滴。

第624章 黔驴技穷() 
周围的工作台上,也有几团这样的泥滩。

    众人一边学着陆子安揉泥,一边忍不住低声询问:“陆大师,这样揉泥,会比先前直接机器调和的更好吗?”

    “当然。”陆子安用掌心轻轻按揉,眉眼沉静:“这种程度的揉捏,一点点细微的差别都能察觉出来,我之前做瓷坯的时候,刚开始没有直接用手,就是因为对这瓷泥不够了解。”

    这么说,好像挺有道理的。

    众人于是按揉得更加起劲了,先前没能排上位的人也摩拳擦掌,甚至想辙弄了张新工作台过来。

    最有意思的是,陆子安并不是直接在工作台上揉泥的。

    他弄了块平滑的石板,在石板上揉泥,用双手来回揉搓,仿佛捧着什么心爱之物一般。

    众人也跟着学,初时不觉得,做久了也终于有了点感觉。

    平时稍微粗一点的泥,他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此时用手细细揉搓过后,一点点细微的杂质都会被挑出来。

    一整团瓷泥,在众人手中,如面团一般捏圆搓扁。

    经过双手仔细搓揉过的泥团,最后团在一起,聚而不固,软而不散,细腻又泛着光泽,众人一看就喜欢上了。

    “这真是我揉出来的?”他们喜不自胜,纷纷揉得更卖力了。

    有的年轻些的,甚至故意揉出奇奇怪怪的形状,再比拼谁捏得更像。

    众人神情放松以后,揉泥更加自如,气氛也欢快了许多。

    而这期间,陆子安自始至终都在揉泥。

    一团接一团,好像永远不会累一样。

    每种瓷泥,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看着仿佛没有什么区别,全是再细腻的泥,也有粗细之分。

    几种瓷泥揉在一起,对彼此有什么影响,每种更适合做什么,揉得久了,陆子安心里也慢慢有了谱。

    果然千言万语,不如自己尝试一遍。

    前人总结的方法,再怎么好,那也只是他们的个人感受。

    陆子安揉了很久以后,终于停了下来。

    一旁候着的小工立刻迎上去,温水净手,涂霜。

    陆子安就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等他们弄完以后,他的手也重新恢复了温暖,他便执笔挥毫,肆意书写方才所悟。

    光是原料加工,陆子安就研究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跟着他的一众工匠,竟然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

    虽然很累。

    是真的很累。

    这三个月里,陆子安兴致来了就会立即开始揉泥,有时甚至找些去腐除尘后的瓷土自己碾磨。

    各色釉料的组方和过箩他也从来不会假手于人,简直只差恨不能亲自去选矿才好。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不同的形态。

    瓷泥和釉料而已,能有什么形态?

    虽然觉得这有些无聊,但众人还是很支持。

    反正不管陆大师做什么,他们都想学!

    对陆子安的这种盲目崇拜心理,在几个月的相处下来,已经逐渐成为了众工匠中一种无言的默契。

    累就累吧,半夜三更起来练字都行!

    至少,他们是真的学到了东西。

    他们不知道未来的他们会不会感谢这时努力的自己,但至少,现在学了,他们觉得高兴!

    带着这种心理,陆子安的所有行为都被包容并支持了。

    官方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竟也从来不催,不问。

    但凡陆子安要求的,他们通通都满足!

    要瓷土?给!

    要釉料?给!

    要什么给什么,不仅质高还量足!

    不管陆子安折腾什么,是否浪费人力物力,都不在华夏官方的考虑范围内。

    也有人提出质疑,但华夏官方的态度都是很理所当然的:羡慕?只要你能有陆子安的能耐,我们也能这样对你。

    资源都是现成的,你行你上啊!

    陆子安却没管这些身外之事,他全副心思都钻在了瓷工艺里。

    拉坯成型十九道,道道是关键。

    他不仅让修了新的炕房,甚至还把原先弄的窑炉给废了,重新弄一个。

    这一次,就不止是大,而且里外设计全部由他亲自操刀。

    内部设计,是以当年柴窑的顶级规格为标准,内部控温更加精准。

    这边做得热火朝天,沈曼歌却已经回了北亰。

    她本次参加时装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仅拿下了几个巨额订单,甚至还被邀请参加明年米兰时装周。

    国际四大著名时装周,即米兰、巴黎、纽约、伦敦时装周。

    在四大时装周中,伦敦时装周相对其他三个来说一直名不见经传,不论是规模、影响力、成交额等都屈居最后。

    虽然参加伦敦时装周对很多设计师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