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是见过王润的,见她与李治一同进来,皆是和气一笑。

    太子妃苏氏矜持端庄,魏王妃阎氏伶俐善言,皆是带着思量打量着这新弟妹。襄城公主是长孙皇后养女,也是众公主中最温和的一个,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新城公主最小,对这九嫂充满好奇,窝在长孙皇后身边好奇得看着。而其中的城阳公主脾气最是古怪。概因她既不居长,也不居幼,脾气样貌也不是最出众,另还有最温柔的襄城公主占着养女的名声又分得了一些宠爱,算来她反而最不得长孙皇后的关心。因此养成了孤僻的癖性,此时微微拧着眉看向她。

    王润却只是不动如山,夫妻二人先与长孙皇后问了安,而后便站至一旁,听长孙皇后笑道:“今儿是好日子,我还说叫你们迟些来,圣人早朝还要一会儿呢,倒是来的早了。”

    夫妻两个脸上都是一红,长乐公主笑道:“阿娘!瞧瞧九弟和九弟媳脸都红了。”

    长孙皇后回过神来,正要说话,却听内侍道:“圣人到了。”

    长孙皇后奇道:“今日倒是早。”襄城公主笑道:“想是圣人想早些见见新人。”

    长孙皇后点点头,众人皆从跪榻上起来,迎至殿门口,便见圣人带了两个男子并内侍宫女浩浩荡荡一群人过来。

    长孙皇后等人忙福身道:“恭迎圣人。”

    说话间,圣人一行已到了跟前,已被叫起。王润随了众人起身,迎了圣人至内殿。

    圣人落榻,长孙皇后笑道:“今日怎么这么早?”

    圣人笑道:“今日倒也无甚大事。”

    一边一个胖呼呼的男子笑道:“今日是九弟新婚拜见的好,圣人惦记着,就叫朝会早些结束,省得九弟和弟媳久等。”

    长孙皇后忙道:“岂可因小儿之事耽误了国之大事?”

    圣人笑道:“不妨,今日政事确已毕了,莫要听青雀所言。”

    王润方知他就是那位深得帝宠的魏王李泰了。

    那另一位身着太子服饰,容长脸的男子就是太子承乾了。他看魏王的样子,似乎很是不屑。王润想到他二人的传言,倒是信了几份。

    又听圣人说道:“稚奴已经来了,甚好,就行礼吧!

    圣人皇后端坐正中,小夫妻俩个上前来,先行三跪九拜的国礼,而后李治起身,王润敬茶。只见王润重新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头,接过侍女递上的茶,将茶递过头顶,奉与圣人。圣人接过,抿了一口,笑道:“起来吧!日后夫妻和乐,开枝散叶。”王润面上一红,答应一声,方才起身。

    坐着的圣人便把她的脸看了个正着,不由吃了一惊,细想怎的这般眼熟?转眼便已记起,暗道难怪同安姑母这般宠爱王氏

    。众子女皆看向新婚夫妻,并未注意,唯有长孙皇后在身边看个正着,心里奇怪,却并不露出。

    圣人掩住心中所思,见宫人把备好的赏赐奉与王润,皆是难得一见的成双成对的珍品,笑着吩咐内官道:“去把那对羊脂比目鱼佩拿来。”

    长孙皇后更吃了一惊,自不说其余众人了。那羊脂比目鱼佩是太穆皇后窦氏身前留下的爱物,众人皆知,太穆皇后在时赐与圣人,圣人甚爱,即便宠爱如长乐公主讨要也未答应,今日竟赐与新任晋王妃?

    众人看向王润的眼光,不免带点深意了。

    一时拿来,王润自是看到了众人的眼光,忙推辞了。圣人道:“说来此物与你有缘,收着吧!太穆皇后若知今日能戴在你身上,也会欢喜的。”当年同安大长公主与长嫂关系不错,王静娘入宫前,太穆皇后窦氏本欲将这对玉佩送与她,谁知竟未送成。隋炀帝多疑,宫闱严禁,更没了下文。太穆皇后深已为憾事。其实长孙皇后尚未入门,后来王静娘病逝,竟也未曾与长孙皇后照过面。

    众人一时衲憾,也不知其中奥秘。长孙皇后见王润甚是惶恐,不由含笑道:“既是圣人所赐,就好生收着吧!”

    劝说再三,方才收了。

    王润见那对羊脂玉佩不过两指宽,雕地一模一样,小巧玲珑,细腻温润,虽是珍品,却也不是什么稀世之物。崔氏给她的嫁妆里便有几件比这更好的,不过是因为太穆皇后用过,方才显得珍贵些。其实和现代的名人效应差不多。

    说真的,王润真不想要,看大家的眼光,这东西似乎挺烫手的。

    一时王润又与长孙皇后敬茶,少不得又赏了些好东西与她。夫妻两人谢过起身。又向兄嫂小姑们见礼。

    太子和魏王似是两个极端,一个好像别人欠了他钱,一个却笑得如弥勒佛一般。难信他二人是亲兄弟。当着圣人皇后的面,他们不好说什么,不过打量新弟媳的眼光却是难已明言。

    其余苏氏阎氏并众公主也是满腹疑虑,都不好明说。

    圣人似是没看到他们的疑虑,只对新婚夫妇道:“天色不早,你们也去贵妃她们宫里见见。”

    李治与王润答应着去了。

    韦杨燕阴四妃在后宫也是主位,各有来历,各有势利,互成犄角之势。但无论什么时候,长孙皇后永远都凌驾于她们之上,不可逾越。她所出的子女不但占了“嫡”,更占了“宠”。当皇帝本就忙碌没时间,偏偏子女数量庞大,若按平均分,每个人分到的宠爱还能有一点。但架不住皇帝偏心啊,不说太子魏王,便是最别扭的城阳公主和非皇后所生只挂个名的襄城公主也能常常见到圣人,说说话,得点赏赐。但是宫妃所出的,就差了一个等级了。若是宫人所出就直接可以用陌生来形容了。

    故韦杨阴燕四妃对长孙皇后有一种纯然的默契。今日出于礼数,让晋王携晋王妃一见,不过是客气,谁敢受他们的礼啊?不怕圣人事后想起来算账啊?况且晋王已经成年,本不该再在后宫了,只是今日是特例,又是圣人发话,一群人浩浩荡荡而来,方才罢了。

    韦阴燕三人倒也罢了,客气客气就过去了。只是见那杨妃时有些妨碍。那杨妃见了自己就和见了鬼似的白了一张脸,好在没闹出笑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很累啊,全身都累啊!

40药膳() 
这里晋王夫妻二人出去后,众人便侍立一旁;说了两句话;圣人便道:“承乾、青雀去吧!”二人告辞退下。因午宴要留晋王夫妇,太子妃魏王妃也不回去了,难得公主们都在,圣人皇后都十分欢喜。长孙皇后笑道:“你们去兕子殿里说话吧!”众人退下;这里长孙皇后亲自与圣人更衣;便听圣人叹一声道:“这个王氏;你日后好好教她吧;别教她吃亏受苦了。”

    长孙皇后心里越发奇怪;你什么时候对儿媳妇这么上心了?便道:“说得我好像是个虐待儿媳妇的婆婆一样;我什么时候对儿媳们不好了?”

    圣人笑道:“并不是这个意思。”

    长孙皇后道:“那是什么意思?她可是稚奴的妻子了。”

    圣人哭笑不得,道:“你想哪里去了?”

    长孙皇后心里也觉无趣;但谁叫自己丈夫的前科太多了,不说后宫承宠的宫嫔,及非常可观的皇子公主数量,光这正一品的四妃,豪门小寡妇,前朝公主,侯门小姐,世仇之女,每个都能写一本风流皇帝与宠妃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不过听了圣人的话,长孙皇后倒是松了一口气,笑道:“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圣人叹道:“朕今日才知道同安姑母为何这般喜欢这个侄孙女。”为媒做聘,以大半公主府的资产给其陪嫁,又在婚礼前后高调为其送嫁,现在长安城中谁不知道晋王妃的后台是同安大长公主。

    长孙皇后奇道:“这又怎么和同安姑母牵扯上了?”

    圣人道:“朕倒险些忘了,你那时候还未曾进门。——同安姑母之女王氏静娘,曾是隋炀帝的后宫,那时候隋炀帝有疑李家之意,欲要诓先帝进京而诛之,是表妹通风报信,先帝装病才躲过一劫。后来她便失宠于炀帝,同安姑母也几度磨难,后来我唐军攻进大兴城,她已是病入沉疴,武德初,先帝大封功臣,她却已香消玉殒了。”

    长孙皇后点点头,道:“这我自然知道。”先帝因这静娘表妹一事,对同安大长公主优渥非常。说来也是这王静娘命不好,若是她长命些,出于对妹妹的愧疚,先帝指不定就把她嫁给儿子。反正天策府中不缺各式各样来历的女人,若是熬到现在,四妃之一肯定有她。

    圣人道:“咱们这新儿媳妇便生得像极了静娘表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