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

    对嘛,技术,只要垄断了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到时候用我的数码摄像机拍电影,用我的软件制作后期,用我的高清放映机放映,用我的解码技术做光盘……我说话,你敢不听?

    而且沈冲前世是学工科出身的,虽然学的乱七八糟,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他还是很清楚的,如此一来,只要有足够的研发经费,他可以走最短的研究路线,垄断技术并非空谈。

    想到这里,沈冲觉得思路豁然开朗,他兴奋异常,想象着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场景,忍不住握紧右拳,剽窃《功夫》里冯小刚的台词,无声的吼了一句:

    “还……有……谁?”

    真是霸气四溢,拉风无比……

    自我臭屁了一会后,沈冲抓起稿纸,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走出了房,反正思路都在脑子里了,记不记无所谓。

    “杰哥,看完了?”

    “没,看不懂,先放一放,我准备明天去报个补习班,学好英文再看。”

    沈冲拿起茶几上的,随手翻看,问道:“你英文这么差,怎么跟鬼佬学编程?”

    “我听说没问题,就是好多单词不认识。”

    真是奇葩,和内地那些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相映成趣。

    沈冲翻了一会,发现这挺有意思的,明明是一本数学,内容也是矩阵,拓扑等高等数学知识,却写的妙趣横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的解答那些高深难懂的数学问题。

    “我擦,当年要是我看了这本,也不至于被教高等数学的灭绝师太抓去补考了。”

    沈冲这么想着,一边翻过脊,看了一下作者。

    “这个马丁…加德纳,杰哥你知道是谁吗?”

    “听鬼佬说,好像是个什么杂志的专栏作者,挺有名的。”闻人杰专心打着飞机,头也不回的说道:“明天我再帮你问问,那鬼佬好像很崇拜他,给我的几本都是他写的。”

    “那行,你帮我问问。”沈冲站起来,拿着扬了扬,说道:“杰哥,这我拿去看一会。”

    “行,你拿去吧。”

    沈冲拿着,道了声晚安,钻进了卧室。

    ————————————————————————

    注1:根据《香港地产百年》中的数据敷衍而成,不必当真。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卷 第八章座谈会() 
1979年,1月13日,星期六,下午两点左右。

    沈冲走下小巴,穿过一个街口,再走了几分钟,就在一栋半新不旧的楼宇前,看到了“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招牌。

    在楼梯口的一角,靠墙站着一位胖胖的眼镜男,手上拿着几张纸,低头看的入神。

    前世在互联上见过舒琪的照片,和这人有几分相似,沈冲于是试探的问了一句。

    “舒总编?”

    “啊。”眼镜男抬起头,有点不确定的问道:“你是沈冲沈先生?”

    “是的。”

    “沈先生真年轻。”舒琪上来和沈冲握手,说道:“那篇文章老练精到,见识非凡,我本以为沈先生是个老学究,想不到这么年轻,真是年轻有为。”

    “过奖过奖。”沈冲客套,“如舒总编这样做出一番事业的,才算年轻有为,我那些浅薄见识,不值一提。”

    “沈先生不要自谦。”舒琪一边举手示意沈冲跟着他走,一边说道:“前几天我在嘉禾,看到吴思远拿着你的那篇文章给蔡永昌看,蔡老板极为赞赏,特意找我要了一本双周刊,说是送给大老板看。”

    吴思远,香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独立制片商,去年票房大卖的《醉拳》,《蛇形刁手》都是他旗下的公司出。

    蔡永昌,嘉禾公司巨头之一,负责院线和发行生意,前段时间,他大手笔签了一张470万的支票,将成龙挖到嘉禾,轰动一时。注1

    听到两位影坛大佬对他的文章青眼相加,沈冲心中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在上楼的时候,舒琪介绍了一下相关电影文化中心的基本情况。

    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名字挺高端大气的,其实是一群电影人组织的民间机构,去年,也就是1978年1月成立的,现在刚好一周年,主要搞一些影视培训,也做一些电影文化推广工作,比如国外经典电影放映,电影文化讲座,电影人座谈会之类的活动。

    活动场地狭小,办公教学用具老旧,看来资金很紧张啊。

    这是沈冲对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第一印象,不过硬件嘛,只要有钱就能改善,关键是培训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不错,等有钱了,可以考虑收编它。

    不过很快,沈冲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收了这个电影文化中心,因为他在走廊上的墙上,看到了一张课程表。

    “1978年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秋季课程表。”

    “科目:组建电影工作室,导师:徐克。”

    “科目:初级电影制作,导师:章国明。”

    “科目:初级编剧,导师:王晶,高志森。”

    “科目:导演,导师:蔡继光,方育平,严浩。”注2

    ……

    这导师阵容,星光熠熠啊,《中国好声音》来了都得夹着尾巴。

    而且这是超级星光大……大甩卖……学费最贵的是章国明和徐克的课程,360一个学期,最便宜的是王晶领衔的初级编剧课,120一个学期。

    放在后世,以这些人的声望,学费后头至少得加两个零,而且只教一节课,而不是一学期。

    沈冲站在课程表前感慨万千,舒琪不明就里,问道:“怎么,沈先生也有兴趣来这里做导师?”

    沈冲摇头,表面淡定的表示最近很忙,抽不出时间,心中却有一个电影爱好者的灵魂在呐喊。

    做导师?

    我哪有资格,我想做学员啊……

    摇摇头,抛开情绪,沈冲跟着舒琪,走进一间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五六个人了,房间里烟雾缭绕,看来都是大烟枪。

    舒琪一一介绍给沈冲认识。

    蔡继光,目前在tvb担任编导,去年让成龙一炮而红的电影《蛇形刁手》,他是编剧之一。

    罗卡,资深影评人,舞台剧编导。

    高志森,tvb助理导演。

    方育平,tvb编导。

    唐基明,tvb编导。

    沈冲一边握手,一边感慨tvb真是卧虎藏龙,人才鼎盛。

    相互认识了之后,一群人开始闲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性情相近,爱好相同,很快聊得热火朝天,沈冲毕竟是从互联时代穿越来的,脑子里的乱七八糟的信息很多,奇闻怪事,时政要闻,风流八卦,任何话题,他都能插科打诨的说上一段,而且观点新颖,别具一格,把在座的几个说的一愣一愣的,全都佩服他知识渊博。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人,沈冲一直没见到徐克的身影,问了一下,蔡继光说徐克被吴思远看重,投资他拍摄一部武侠片,几天前去台湾看外景了。

    徐克已经开拍《蝶变》了?注3

    沈冲正想着,一个带着眼镜的方脸男子走了进来,满场人顿时齐齐起哄,有的吹口哨,有的敲桌子,弄得那人莫名其妙,站在门口左顾右盼,不敢动弹。

    “来,来,严浩过来认识一下。”等喧哗声小了之后,舒琪介绍道:“这位就是写了《茄哩啡》影评的作者沈冲。”

    “叫我阿冲好了。”

    “你好你好。”严浩握着沈冲的手,说道:“沈先生的文章,太过誉了,太过誉了,担当不起啊。”

    “严浩,别对自己脸上贴金了。”罗卡抽着烟,调侃道:“你的电影,只是那篇文章的一个引子而已,人家阿冲根本就没说你拍的好。”

    “能做引子也是荣幸。”严浩走过去,拍了拍罗卡的肩膀,“别说我了,你写了这么多年的影评,还不如阿冲一篇文章有见地。”

    “严浩,你得请客”旁边的蔡继光也跟着调侃,“阿冲说你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第一朵浪花,以后我们要是有机会拍电影,都得叫你大师兄,做了大师兄,总得摆个酒席,认认小弟嘛。”

    “没问题,开完会,我请”严浩豪爽,一口答应下来。

    闹了一会之后,人也到的差不多了,正式开始座谈会。

    会议先是总结香港电影文化中心成立一年来的各种成果和经验,这和沈冲没多少关系,他坐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从侧面了解了不少目前香港电影圈的信息。

    接着就是沈冲的戏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