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司徒慧敏说道:“我们最初也是准备让香港代表团直接来参加正式会议的,不过小平同志看过草案后,指示说,香港现在名义上还是英国人的统治区,局势复杂,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有些话题,不好谈,也不方便谈,所以就用筹备会议的名义,把香港代表团提前请到北京来。”

    司徒兆敦闻言,非常吃惊,他手指一抖,差点丢掉了烟头,“小平同志准备单独接见他们?”

    “列宁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司徒慧敏不置可否,他用力的揉灭烟头,说道:“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封锁,让海外人士,尤其是华人华侨,对我们的国情和政策缺乏了解,多有误会,这不利于改革开放的实行,香港地理环境优越,电影工业发达,是非常重要的宣传阵地,不能不重视。”

    “这么说,国家准备在香港有大动作?”

    “大动作容易引起英国人的警惕,中央的意思,还是以现有的资源为主。”司徒慧敏摇头,说道:“香港那几家接受政府指导的电影公司,被动乱冲击,实力大减,现在运营困难,从业人员年纪也大了,人才断层,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中央打算把它们整合起来,再从内地抽调一些人才过去,打造一个实力过硬,有号召力的宣传平台,你要是想回香港看看,过段时间,可以去电影局报名。”

    “我还是喜欢现在的教学工作。”司徒兆敦默默抽烟,思考了一会,说道:“而且我是研究纪录片的,去香港,也未必有什么作用。”注4

    “这事,你自己考虑,内地有内地的好处,香港有香港的优势。”司徒慧敏说道:“不过我建议你和这个沈冲多聊聊,听听他的意见。”

    “他?”

    “嗯。”司徒慧敏把《电影时代》放回去,又抽了一本《第一电影评论》,摊开之后,说道:“别小看他,这个人虽然年轻,见识可不简单,这次香港代表团,其余几位都是老面孔,只有他,是小平同志亲自点名的。”

    司徒兆敦更吃惊了,“小平同志怎么会知道他?”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司徒慧敏说道:“不过根据公开的资料,沈冲的父母,都是香港进步人士,他自己白手起家,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就赚了几千万港币,而且他创办的电影公司,今年制作发行了两部电影,统统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的历史纪录,香港是个商业社会,他的经营能力,对宣传平台非常有用。”

    ——————————————

    注1:司徒慧敏1978。07…1982。04期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事务。

    注2:司徒兆敦在动乱时,被判处死刑,关押了5年。

    注3:邓公有周末看电影的习惯。

    注4:司徒兆敦1938年出生在香港,1951年回内地,1964年毕业于北影,后长期在北影做教学工作,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卷 第二十六章合并() 
10月8日,文化部电影局,局长办公室。

    “小沈,看完啦?”

    “陈局长,我看完了。”沈冲站起来,隔着办公桌,很得体的用双手把文件递还给坐在对面的电影局局长陈播。注1

    回到自己的座位后,他故作苦笑,抱怨傅奇:“傅叔叔,前段时间,我天天对长城跑,这么大的事,你居然一点口风都不漏,保密工作,做的可真好我在北京呆了这么多天,一直被蒙在鼓里,真以为是来参加筹备会议的呢,你这是明摆着欺负小辈啊。”

    “小沈,这不能怪傅经理。”廖一原打圆场,说道:“毕竟你不是长凤新的人,我们也不知道领导让你来北京,是为了参与这件事。”

    “是啊。”傅奇也叫屈,说道:“我也是到了北京后,才知道你也有份,可你不和我们住一块,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影,想告诉你也找不着啊。”

    “是,是,我错怪傅叔叔了。”沈冲坐在椅子上,打躬作揖,笑着给傅奇赔罪,“都怪我贪图北京饭店的美食,不肯搬到招待所住,以后一定努力学习,提高觉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唯傅叔叔马首是瞻。”

    傅奇没想到他在这么正式的场合里开玩笑,有些尴尬的对陈播解释道:“陈局长,这小子见谁都这样子,一点不知道什么是严肃认真,您别见怪。”

    “哪里哪里。”陈播带着笑意,摆了摆手,说道:“年轻人就该活泼一点,要是都像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样,天天苦着脸,日子就没发过了。”

    穿越者的身份,让沈冲无论是面对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还是位高权重的大领导,始终能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他在任何场合里,都能挥洒自如,不受拘束。

    越是从容,越受重视——放眼历史,年纪轻轻,就拥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气度的人,无一不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沈冲插科打诨,不过是争取时间,来消化文件里透露的信息。

    他刚才看的,是一份企划报告——长城、凤凰和新联,申请在1980年元旦之后,重组合并,成立一家新的电影公司。

    这蝴蝶翅膀,扇动的有点离谱,超出了预期……

    在历史上,1981年,长城和新联合作,成立“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拍摄了传奇电影《少林寺》,轰动内地和香港,席卷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票房大卖,让中资左派电影公司的管理者看到了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的优势,于是在1982年9月,把三家合并,成立了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而现在,合并计划居然提前了两年多

    这让沈冲有点措手不及。

    他本来的计划,是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慢慢的渗透,控制实力最为雄厚的长城电影制片厂,等银都成立的时候,就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为进入内地打开方便之门。

    所以他豪爽的给《白发魔女传》剧组借款……

    所以他借长城的片场拍《活埋》……

    所以他时不时的请长城的员工会餐……

    但这份企划一出,以前的种种谋划,统统打了水漂。

    三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会成为香港地区唯一的一家中资国有电影公司,重要性大幅度攀升,绝不是他这么一个外人可以染指的。

    不过,陈播给他看合并计划,廖一原刚才又说领导让他来北京,是为了参与合并的事,是什么意思?

    “小沈同志。”陈播用手指轻轻敲了敲企划,问道:“你对这份计划,有什么意见?”

    “陈局长。”沈冲笑着恭维,说道:“廖老,陈老,还有傅叔叔,从事电影行业的时候,我连娘胎都还没出,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群策群力做出来的计划,自然是极好的。”

    “正经一点”傅奇严厉的看了他一眼,绷着脸,正色说道:“有话就直说,别把做生意的那一套拿到这里来。”

    “是啊,小沈,有话就讲。”廖一原也开口说道:“三家公司合并,是一件大事,这计划,哪里有问题,你尽管说,不用顾忌我们的老脸。”

    “那我就斗胆瞎说几句。”沈冲也不再客套,三家合并,关系重大,一定要插一杠子,即使得罪人,也顾不上了,“三家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同气连枝,相互支持,现在合并成一家,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做大做强,思路是非常好的,不过我觉得,长城和凤凰合并就好,新联公司应该独立存在。”

    廖一原闻言,立刻追问道:“为什么?”

    廖一原是新联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三家合并,他非常矛盾,一方面舍不得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公司,另一方面,新联最近两年,勉强制作出来的几部电影,全都亏损,入不敷出,只剩一个空壳子,而根据高层口风,新公司成立后,将会任命他为第一任总经理,到时候位高权重,比呆在新联虚度光阴强的多。

    这患得患失的心情,让他特别敏感。

    “廖老,据我所知,新联公司是在周总理亲自指示和领导下成立的,对吧?”

    “是的。”廖一原点头,他眯着眼睛,面带缅怀的神色,说道:“1951年,周总理指示说,香港是中国通向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然后特意从中央财政里拨款,成立了新联影业公司,最初是周总理亲自领导,后来政务繁忙,就交给陈毅元帅负责,后又转交给廖公负责。”注2

    “周总理的高瞻远瞩,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