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吴作栋是李光耀非常看重和重点培养的对象;他收敛了严厉的表情;和颜悦色的问道:“你前天去工业园;和沈冲有过接触;对他有什么看法?我是说他的政治观点。”

    吴作栋微微一愣;本以为找他来是为了询问沈冲投资方面的事情;没想到却是问这个。

    “刚才那个电话;是国立大学的陈校长打来的;他说沈冲要即兴演讲;所以没有提前递交晚上的演讲稿;国立大学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任何人在公众场合发言;都要经过审查。沈冲和**关系密切;他会不会胡言乱语;宣扬**的那一套东西?”

    吴作栋默想了一会;才说道:“我九年前去过中国;对那边的政策和政治有些了解;前天和沈先生会谈;我感觉他的很多观点;和**格格不入;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保护个人财产;他却是一个坚定的自由经济主义者;很重视私人财富;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他更崇尚西方的思维;而不是**的。”

    李光耀轻轻点头;没有说话;沉吟半响之后;又问道:“那他这个人的能力方面;你怎么评价?”

    “远见卓识;格局不凡。”吴作栋文质彬彬;仿佛大学教授;他说道:“他和我谈了一些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前景;见解很独到;很有启发性;我准备把他的言论总结一下;写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尽快做好;然后拿来给我看看。”李光耀很赞许;说道:“前年**的邓总理来我们这里访问;回去之后就搞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我看中国很快会有巨大的变化;新加坡人少地狭;空有地利却无法稳守;如果中国经济起来了;到时候我们夹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外交上会非常麻烦;沈冲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左右逢源;他的观点;不能不重视。”

    “是;我会尽快写好的。”

    “他的那个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你看有几成把握拿下?”

    “沈先生在工业园呆了两天;虽然盛赞我们的基础设施和行政效率;但口风很紧;一直没有表明投资意向。”吴作栋轻轻摇头;说道:“我感觉他对电子行业非常有兴趣;对我们重点打造的石油化工和船舶制造兴趣不大;因为这两天唯一确定的投资;就是用万美元买下了一家生产收音机的小企业。”

    “你的感觉是对的。”李光耀从案头拿起一份《南洋商报》;问道;“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吗?”

    吴作栋看着报纸头版上“沈财神再谱新曲;女歌手欣喜若狂”的大标题;点了点头。

    李光耀对风雅韵事没有兴趣;他点了点报纸;说道:“昨晚在夜总会;除了沈冲之外;还有郭家的长子郭孔丞;以及一个叫黄任中的台湾人。”

    “台湾人?”台湾是那10亿美元投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吴作栋非常敏感;问道:“这个人是什么背景?”

    “他是台湾司法院长黄少谷的独子;根据驻台使馆的情报;这个人和蒋经国的二儿子蒋孝武从小一块长大;关系非常密切。”新加坡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李光耀的耳目;他说道:“昨天下午;沈冲刚回到酒店;他就去拜访;在房间里呆了几分钟;晚上又一起喝酒;在夜总会里聊了将近四个小时。在郭孔丞去之前;沈冲曾经谈起;他在美国开发了一款新的电子游戏机;预计市场前景近百亿美元;因为主要元器件是由日本公司提供的;所以他打算在亚洲某个海运发达;人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建工厂。”

    “近百亿美元的市场?”吴作栋有些不确定;质疑道:“电子游戏产业规模应该没有这么大吧?”

    “是真是假;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沈冲说他已经在美国生产了大约价值亿美元的游戏机;准备在8月发售。”李光耀用手臂撑着桌面;双手握拳;说道:“我已经让新加坡驻洛杉矶领事馆去打听了;如果消息属实;你要全力以赴;争取把这笔投资拿下来这对新加坡非常重要;从美国那边的情况看;可以非常肯定;电子产业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引擎;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

    吴作栋没有急着表决心;他推了推眼镜;说道:“工作我当然会全力以赴;但是比起台湾;新加坡除了航运之外;优势并不大;沈先生经常去台湾;在那边有很多朋友;尤其是他还有个台湾的女朋友;当条件差不多的时候;人际关系往往会是决定性因素;这让我们很被动。”

    “他在台湾认识的人多未必是好事;有人捧;也会有人踩;需要多方调解;费心又费力;昨晚沈冲就曾跟黄任中抱怨;说台湾的行政效率太低;让他很烦恼;而在我们新加坡;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可以专心做生意;你可以利用这一点;时间就是金钱;沈冲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他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李光耀想了想;又说道:“不过你考虑的也有道理;他的那个电影明星女朋友确实会给台湾加分很多;这样吧;在他今晚去国立大学做演讲之前;你请他吃个饭;请黄莺莺小姐作陪。”

    “黄莺莺?”吴作栋呆了一下;问道:“是8频道的那个节目主持人?”

    “嗯;就是她。”李光耀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沈冲似乎对她很有兴趣;昨晚在夜总会特意打听过她的消息。”

    “黄小姐已经结婚了吧?”

    “吃顿饭而已。”李光耀笑了笑;说道:“结个善缘。”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十六章 合作() 
沈冲没想到他昨晚问了一句黄莺莺;第二天就见到了她。

    飞碟唱片在ru年代中后期鼎盛的时候;号称“天后宫”;有四大天后:苏芮;蔡琴;王芷蕾;黄莺莺。四人携手;风头一点不弱罗大佑和李宗盛领衔的滚石唱片。

    这四人中;苏芮影响力大;蔡琴演艺生涯漫长;两人最为内地歌迷熟知;王芷蕾只在飞碟呆了三年就结婚去了美国;作太少;影响力有限;而黄莺莺不论作流传度;还是演艺生涯长度;都不逊色蔡琴;知名度却低了不少;主要原因是她不喜欢做宣传;很少参加电视节目和接受媒体采访;一直和歌迷以及媒体保持若隐若离的距离。

    黄莺莺是少有的中英文唱片销量均非常可观的女歌手;英文唱片在90年代累积销量就超过了700万张;是亚洲唱英文歌最畅销的歌手;中文唱片销量更是超过千万;在香港拿过十大劲歌金曲奖;在台湾拿过金鼎奖;天后之名;名副其实。

    在沈冲看来;黄莺莺是ru年代初最懂的自我包装和自我突破的女歌手;即使在l世纪;很多女歌手一旦嫁人;演艺生涯基本完结;黄莺莺结婚后;事业反而屡创高峰;从70年代的柔情小调到uu年代的都市情歌;流行音乐的风格变了不知道多少回;她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从不落伍;根据前世看过的资料;她每次做唱片;选歌、编曲、和声、录音、文案、造型、发行、宣传等等工作;全程参与;事必躬亲;要求极为严格;如果真是这样;其音乐才华;非常令人惊叹。

    黄莺莺的夫家是新加坡著名的钟表商人;也算巨富之家;不知道是因为她本性淡然;不善言辞;还是因为被政府临时指派过来当陪客;心头不情愿;在宴会上不怎么说话;不过沈冲也没在意;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吴作栋和陈庆炎身上了;前者是贸易和工业部长;未来的新加坡总理;后者是国立大学的校长兼教育部长;未来的新加坡总统;黄莺莺虽然贵为天后;但比起这两个人来;份量还是太轻了。

    要不是拿怡和洋行当垫脚石;沈冲这次来新加坡;未必能见到这两个人;不过即使如此;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安排;也知道他的份量还是有些不足;比尔-盖茨去北大;朴槿惠去清华;都是早上演讲;哪有大人物是晚上做演讲的

    “陈校长;去年我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中途退学。”酒过三巡;沈冲放下筷子;说道:“没能完成学业;我一直觉得非常遗憾;所以在事业小有所成之后;和香港几所高等学府合作;设立了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不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有没有接受社会资金助学的规划?”

    “有的有的。”学校永远不嫌钱多;陈庆炎笑着说道:“不知道沈先生的助学金是什么形式?”

    “可以是长期无息贷款;也可以是奖学金;都可以;至于助学金的总额;以国立大学的实际需要为准;我不设上限;由陈校长定夺。”

    吴作栋在旁边;轻轻咳了一声。

    “沈先生古道热肠;乐善好施;真是商界道德楷模。”陈庆炎看了吴作栋一眼;然后说道:“国立大学是公立教育机构;助学金方面的事宜;需要综合考虑;等我们做好了计划;再和沈先生联系;你看如何?”

    “没问题。”沈冲笑了笑;又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