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无奈,但去台北,也不是浪费时间。

    《白发魔女传》剧组马上就要进内地了,沈冲并不记得邓公游览黄山的确切时间,只能随着剧组,早早的去候着,而在1979年,内地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可谓一片空白,进了黄山这样的深山老林,可能一个多月都无法和外界顺畅联络。

    因此,在回内地之前,巡视一下旗下产业是有必要的。

    滚石唱片在沈冲去洛杉矶后不久就正式成立了,他这个幕后大股东,于情于理都该去露个脸。

    另外在《第一电影评论》总编舒明的奔走下,台湾几个著名的电影人都很有兴趣给杂志投稿,此去台北,正好可以和他们聚聚,了解一下台湾电影的现状。

    在世界电影版图上,香港电影是东方好莱坞的话,台湾就是东方的法国,香港电影以纯粹商业化著称,而台湾电影则追求艺术性,两地之间,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

    不过由于《台湾省戒严令》的存在,各种政治审查非常严格,导致台湾电影死气沉沉,要么是琼瑶式的纯爱电影,要么是政治挂帅的战争电影,毫无新意可言。

    台湾的“戒严令”,对电影行业的防范,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舒明在闲聊的时候,就提起过台湾电影行业的两个心酸的笑话。

    一是电影海报宣传上,不能出现任何五角星之类的东西,否则一律封杀。

    二是电影院的从业人员,比如女售票员,要定期去医院做“特殊身体检查”,把电影院等同于花街柳巷,都1979年了,居然还有如此羞辱性的规定……注1

    这种令人窒息的状态下,强求台湾电影有所创新和发展,是不现实的事情。

    当年公子重耳被后母迫害,谋臣献计曰“留则死,出则生”,在台湾目前的政治环境里,至少七八年内,困守孤岛是没前途的,所以沈冲计划把那些有才华的电影人弄去香港,在香港,有自由的创作环境,再提供充足的练手机会,相信他们会很快成长起来,而等他们功成名就,“戒严”也差不多该解除了,这时候再回到台湾,大展拳脚就方便多了。

    香港地域狭小,市场不足,缺乏施展的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沈冲的电影版图里,台湾从来都不是台湾,而是香港电影的卫星城,当港台两地的电影行业融为一体之后,历史上90年代“台湾资金”大量涌入从,导致香港电影市场崩溃的事情,就没有发生的可能了。

    “这世界真是疯了。”邻座的中年男子打断了沈冲的思考,他拿着一本杂志,指着封面,搭讪道:“你看,英国居然选了女人做首相。”

    沈冲看了一眼,是撒切尔夫人赢得大选的消息,于是笑着说道:“男人统治了世界几千年,现在也该轮到女人了。”

    “我敢打赌,英国很快会乱套。”那男子一副笃定的样子,说道:“女人做官是不行的,慈禧太后就是前车之鉴。”

    沈冲笑了笑,撒切尔夫人死后,在英国的争议,未必比慈禧太后少,只不过她成功让英国产业转型了,而慈禧太后,成功的让一个帝国玩完了。

    “能把杂志给我看看吗?”

    “正好,咱们换着看。”那男子把杂志递过来,顺手拿走了沈冲唯一的行李——一本《第一电影评论》。

    沈冲翻了一会,感觉这本杂志的观点和内容都颇有可观之处,心中一动,于是合上杂志,看了看名字。

    《asiaweek》,****?

    不知道是哪个传媒集团旗下的产……

    沈冲在屡次发表财经文章失败后,曾经动过收购一本财经杂志的心思,他最初看上的是《远东经济评论》,这家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杂志,是公认的亚洲最有影响、最权威的国际性新闻政经周刊之一。可惜,通过汇丰银行的费利通一接触,才知道几年前,《远东经济评论》被美国的道琼斯媒体集团收购了49%的股权,他们并没有出售的心思,而沈冲想要的是一本有绝对控制权的杂志,此时最终不了了之。

    这个《asiaweek》是本新闻时事杂志,只能算和政治经济擦边,不过办的不错,如果有机会,倒是可以收入囊中。

    “哟,邹文怀真能吹。”那男子又打断了沈冲的思考,他一边看着邹文怀的专访,一边说道:“说要投资6000万美元,把成龙捧成下一个李小龙,打入美国市场,李小龙是真功夫,成龙那是杂耍,美国人看的上才怪。”

    “有雄心总是好事。”沈冲说道:“敢去赚美国人的钱,总比窝在香港捞钱好。”

    “雄心有什么用?”那男子哗啦啦的翻着杂志,不屑的说道:“美国人的钱哪有那么好赚的,6000万美元啊,要是亏了,嘉禾就要倒闭关门大吉,其实以嘉禾的牌子,专心在香港和东南亚赚钱多好,稳稳当当,何必跑去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冒风险。”

    沈冲听得直摇头。

    香港电影史上的几个著名公司里,邵氏和嘉禾是沈冲最重视的,不为别的,就为这两个公司都有着国际化的眼光和远大的野心,他们在争夺本地和东南亚电影传统市场的同时,还积极主动的走出去,费尽心机把香港电影打入国际市场。

    邵氏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参与国际制作,先是和沟口健二合拍《杨贵妃》,后来又和英国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七金尸》,《大班》等电影,去年更是豪掷一千六百多万美元,罗了肖恩…康纳利,和好莱坞合拍《地球浩劫》,好像再过几个月,电影就要上映了。注1

    而嘉禾在李小龙之后,又积极筹划把成龙包装成新一代的动作巨星,从而进军国际电影市场,邹文怀在第二期的《第一电影评论》专访中,透露即将和福克斯公司合作,投资6000万美元,拍摄《杀手壕》和《炮弹飞车》,雄心壮志不输邵氏。注2

    虽然这些动作,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纯粹是为了赚钱,但这种锐意进取的国际化动作,客观上促进了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传播,扩大了影响力,无意中抵抗了好莱坞的侵袭。

    而除了这两家公司之外,香港再无有进取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电影公司。

    六十年代是邵氏独霸,七十年代是邵氏嘉禾争辉,八十年代新艺城异军突起,而新艺城,从没有主动出击国际市场的想法,对外,只会在本埠和东南亚这些前辈们打下来的圈子里抢食,对内,一没有艺术追求,二没有理性的发展规划,凭借着一股蛮劲,把香港电影行业冲击的七零八落,却没有建立起新的秩序,然后一阵内讧之后,就烟消云散,撒手而去,留下一地乱摊子。

    新艺城就好比黄巢和李自成,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如果他们是刘邦,是朱元璋,该有多好?

    所以有影评人说,新艺城对香港电影行业的破坏,远大于其贡献,虽然偏激,但并非没有道理。

    ————————————————

    注1:见《台湾当代电影史》。

    注2:见邵氏大事记。

    注3:邹文怀在1979年10月拍摄《杀手壕》时候宣布斥资6000万美元,投资拍摄6部电影。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卷 第五十四章三毛() 
香港飞往台北,只要一小时四十分钟,沈冲十一点多出发,到中正国际机场的时候,正好下午一点。

    中正国际机场是七十年代蒋经国推动的台湾“十大建设”中的一项,在1979年春节前启用,是目前亚洲设施最先进的机场之一。

    走下飞机的时候,沈冲颇有几分感慨,这座机场建成之后,用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此时谁也想不到,明明一副千秋万代家天下架势君临台湾的蒋家王朝,在**年后,会随着蒋经国的去世而土崩瓦解,而二十多年后,此地名字也换成了“桃园国际机场”。

    沧海桑田,不过如斯。

    “沈先生,欢迎来台北。”来接机的是段钟潭,他握手之后,热情的怪罪道:“怎么不先通知一声?我也好提前做安排,现在措手不及,什么都没准备。”

    “我是孤身一人,哪里需要安排。”沈冲笑道:“给段先生添麻烦了。”

    “没有的事。在香港多蒙沈先生照顾,来台北了一定要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段钟潭非常热情,说道:“沈先生叫我老段好了,要不就叫我三毛,别人都这么称呼我。”

    “好,三毛哥。”沈冲投桃报李,说道:“三毛哥也别叫我沈先生了,叫我阿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