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法则-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分权经营体制。这种体制是在集团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经营、分级核算,不仅母公司独立核算,各子公司也是一级内部独立核算的单位,有经营管理自主权限。但这种体制容易产生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企业的人才、物资和设备调配困难,影响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甚至产生只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目标的倾向。”

    “第三种是统分结合体制。这是一种由总公司统一核算,由所属单位分级管理的管理形式,它是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这种管理体制的企业,总公司对整个企业的经营好坏和盈亏负全责;在经营管理职能方面,总公司与分公司则各有分工。供、产、销和人、财、物的重要经营管理权力集中在总公司,而生产和销售等具体业务下放给下属单位,并拥有一定相对独立的权力。”说到这里,郭小洲直视刘卫忠,“这种半集权型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组织,集中了分权与集权两种体制的优点,对推行现代化管理有较强的适应性。这种体制也是我们将来的推进方向。”

    “至于集团负责人选,赵书记已经做出了最终决定。这个人选不会来自周康市委市政府,更不会来自太和棉纺厂或者各下属企业。而是向全社会公开招聘高级经理人,这个人选既要有有在大型集团公司担任副总级别的高级经理人,丰富经验,成绩卓著,了解熟悉轻纺产业,在业内有良好的口碑。”

    “至于白湖在集团的位置,当然无比重要。作为农工贸的龙头,白湖农场将是集团抵御风险的防坡堤。农场在未来的董事会中享受一席。至于第二个问题,农场的财务自由度,我想这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这个问题。”郭小洲说,“我的建议是白湖农场把白湖的产棉区以及相关领导职工单独划分出来,成立一个新公司,这个新公司单独加入太和集团。在任何集团公司里,子公司的财务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那么,这个新公司的财务将受到总公司的监控。”

    郭小洲一席话,使得赵卫国和刘卫忠神情百变。

    郭小洲提出来的新建议,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白湖农场的抵触对抗情绪,甚至也给集团公司规避了风险。因为太和看中的只是白湖的产棉区,除此之外,白湖还有两个分场,种植大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还有建材、生物农药和规模化畜牧养殖业。而这些个非纺织类种植区是太和不想接收的。一来职工众多,也不是太和的主营方向。

    刘卫忠最担心的是农场整体被打包,现在郭小洲的新建议,使得他内心的抵触情绪慢慢消解。棉产区虽然是白湖的主体产业,但最近几年农场为了规避风险,有意加强多产业结构,从利润上来比较,棉花种植已经下滑到了农场第四的位置。他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郭小洲。等待他回答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加入集团后农场职工的待遇保持不变,增加效益工资和相关福利,同时职工有权利购买一定数额的职工原始股。至于集团内部的采购问题,一律向市场看齐,手续可以简单化,快捷化,资金由总公司划拨,也将快速化。请注意,这个总公司既不是太和棉纺厂,不是织布厂毛巾厂,也不是白湖农场,而是一个单独于各子公司之外的一种管理机构。”

    “刘场长,我的回答完毕。”

    刘卫忠脸露笑意,举手鼓掌,“精彩的发言。”

    毛庆军周高涛等人连忙鼓掌附和。

    赵卫国虽然没有鼓掌,但他开口道:“郭厂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易懂的经济课啊!好!”

    严大宽也笑着说:“人才啊!”

    只有宋为成黑着脸。他觉得自己被忽悠了,搞这么个集团公司,他有什么好处?他最多也就维持原状,担任太和纺织公司的总经理,但在财务和管理上还要受到总公司的节制。这等于把他的权利削弱了一大半,劳心劳力就是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

    赵卫国侧首问:“刘场长对他的回答是否满意?”

    刘卫忠笑着回答:“总体来说还不错。经济管理方面分析得头头是道。”

    赵卫国说:“郭厂长可是程力帆教授的关门弟子啊!说实话,让他来太和棉纺厂是大材小用了。”

    “哦!程力帆程老?”刘卫忠的脸色顿时色彩斑斓起来。

    郭小洲汗颜道:“惭愧,有辱师门。”他汗颜是真的汗颜,程老的弟子中数他最不成气,的确是拖累了众弟子的整体高度。

    “请郭厂长有机会一定去白湖农场看看,给我们指点一二。”刘卫忠说到这里,起身朝郭小洲走去并伸手,“我代表农场和职工正式邀请你前去参观。”

    郭小洲态度谦虚道:“指点不敢,但有空一定会去。”

    赵卫国心底一直空悬的针刺顿时消失,他知道,郭小洲起码攻破了刘卫忠的一半防线,假以日时,组建集团公司的最大障碍将完全消除。

    这场会议也无需继续开下去,他象征性地问了问左右的严大宽和工信委主任余大宝有什么话要说。

    严大宽和余大宝摇头说没有。

    于是,赵卫国宣布“散会!”

    散了会,大家出于礼貌,一起把赵卫国严大宽刘卫忠等领导送出门外。周高涛故意落在郭小洲身旁,想等毛庆军和卫得柱都走了,他好邀请郭小洲一起去吃饭,套近乎。

    没料到毛庆军也紧跟在郭小洲身边,他担心被毛庆军抢了先,正准备开口邀请,却又被身后的卫得柱拔了头筹。

    “郭厂长,中午一起吃顿便饭,我知道新开了家不错的饭庄,有几道招牌菜……”

    毛庆军和周高涛连忙打断卫得柱的邀请。

    “卫总,你和郭厂长是老熟人,吃饭的机会多多,今天就让给我吧……”

    “咦,怎么就让给你周高涛,我可是早就邀请了郭厂长的,你们今天都别和我争了……”毛庆军大言不惭把两人挤开。

    郭小洲刚要开口,张正忽然从走廊冒了出来,疾步走向郭小洲,轻声说,“郭厂长,赵书记有请。”

第123章 【为什么是今天?】() 
郭小洲跟着张正走了几步,张正回头看了看,朝他使了个眼色,小声道:“赵书记没找你。我看见你陷入重围,特地来给你解围。”

    郭小洲愣了愣连忙道:“太感谢了,张科……”

    “郭老弟,你要是看得起,就喊我张哥,张科张科的,我们又不是外人……”张正说着指了指走廊,“去我办公室坐坐,顺便带两盒茶叶回去,你知道,干秘书的,不能有嗜好,特别是喝茶,喝多了要上卫生间,老板找你咋办?”

    郭小洲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张哥,赵书记人呢?”

    “老板中午有个商业宴请,省里的几家商业银行来周康考察。”

    郭小洲便跟着张正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一进门,张正便从柜子里拿出两盒顶级毛尖,然后张罗着给郭小洲泡茶。

    郭小洲打量着张正的办公室,貌似随意道:“张哥,你跟了赵书记多久?”

    张正一边递茶杯一边道:“快三年了。自打赵书记空降到周康,我便一直跟着他。”

    “跟赵书记这样的领导,能学不少东西。”

    “的确受益匪浅……”张正坐下来欲言又止道:“但是伴君如伴虎啊!赵书记要求高,不定那一日出了点纰漏就……”

    郭小洲这才明白,原来张正有心下放。可是他想下放,直接或者暗示赵卫国便是。赵卫国虽然对人对己要求高,但起码的规则还是会遵守的,否则,他没安排好张正,以后谁还会跟他卖力?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张正为什么找他说,难道想要他帮忙找赵卫国开口?

    张正忽然说:“今天的会议大获成功,我看组建集团的事情十有*板上钉钉了。”

    郭小洲脑筋急转,忽然明白,张正这是想进入太和集团啊。以张正的身份和级别,进入太和集团干个副总没问题,而且他的优势是背后站着赵卫国,甚至很有可能带着钦差大臣的名头去督阵。特别是在这个经济转型期,国家正大力提倡学者型经济型官员,能在经济领域获得成功的官员无一不被重用。

    张正的考量和选择不可谓不挖空心思。一旦他以副总身份,并且带着行政级别而去,太和成功或者上市,他的地位将直线上升,一两年内升迁副处不在话下。如果再随着赵卫国的升迁,下一次赵卫国把张正招到自己身边,就绝不是秘书这么简单,很有可能就是左膀右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