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会发现,被子的两边很不整齐。用手把这两部分往里面折。这个时候把被子中间那部分制造成隆起的长条。把左边的那部分被子往右边折。

    这个时候会发现被子的有一端应为有放棉花的口所以比较难看,用双手把被子翻一下,使较为平整的一面暴露在外部。最后,还是发现被子的角挺不整洁的,就用手抠被子的角,使得被子棱角分明。整洁的标准四方被就叠好了。

    大明的新军开始了地狱般的折豆腐块的训练,其严格程度足以让这帮五大三粗的汉子吐血,尼玛这比绣花还要难啊reads;

    之后的几十年里,张全蛋等人一直被这种噩梦般的强迫症困扰,这种把被子折成四四方方形状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他们死去。

    据说,后来流传一个笑话,一个老兵在咽气的那一刻,因为脑子不清楚,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把我的被子叠整齐了,不然教官要骂的。

    这是多大的心理阴影啊。

    而队列的训练更加严厉,以前张全蛋只是不适应,而菊座特意交代后,简直要逼他发疯了。

    队列训练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规定的内容进行的。它包括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齐步、跑步、立定、敬礼、纵队、横队、集合、解散、整齐、报数、正步等还有指挥口令训练。

    队列训练最不好受的就是军姿训练。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越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有o型腿的还要受到特殊照顾,绑背包伺候。

    手乱动,教官也有法子治你。每人发一张硬纸片,手在大腿外侧按住,纸片掉的就自己十圈去。

    队列里爱做小动作的新兵还会被罚站台阶,面对台阶只有前脚掌着地,脚跟放下去就倒霉了,大多数人撑不了多久。

    张全蛋有幸把上述的惩罚全都尝试过一遍,发誓再也不敢在站军姿的时候有丝毫差池。

    张全蛋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已经不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了,在此时此地,他只有服从而已。

    他是一个军人。

    大明的军人为什么要叠被子、搞内务、走队列。后世的很多人感觉不可理解,也有人做了一些解释,但是并没有解释得很透彻。

    难道叠被子就能把敌人给叠死?搞内务能把别人扫掉?走队列能让敌人投降?想不通,从逻辑上好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reads;。张全蛋直到几十年后,回过头来想这个问题,才有一些明悟。

    那时候大明的对手也有花大价钱装备起枪械和大炮的,这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质量虽然比大明制式兵器差了点,也是有威胁。而且军队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但每一次,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敌人,有多少,大明军队总能获胜。

    大明军队如同一台冰冷精密的机器一般,每个士兵各司其职,如同一个个齿轮,把每一个命令坚定不移的执行,将对手消灭。

    他这时才知道在新兵训练营里学到了什么。

    想象一下战场的情况:子弹在头上飞,你趴在隐蔽物后,这时长官高喊一声“兄弟们冲啊”。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维,对头上嗖嗖飞过的子弹,你可能会犹豫,甚至会不执行命令。

    但是在战场你执行任何命令的时候都不能犹豫,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军人,必须对命令有一些下意识的无条件服从的潜意识。

    实际上这种潜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通过让你长期做一些很不可理解、很烦很抵触的事情,形成一种对命令无条件服从的潜意识,这就是军人的“基础格式化”。

    叠被子、搞内务、走队列就是在完成对一个军人的“基础格式化”。

    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军队,不只是装备要现代化,人员的培训和制度也必须跟上,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现代军队。

    张全蛋等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在老家里都是见树都要踢三脚的主,否则也不会来参军。要搁以前,每天受这样的罪,早就杀官造反了。

    他们才不管什么朝廷命官,这帮年轻人喜欢看《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看谁不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意恩仇,多潇洒。

    可是到了这里没人想走,也没人有怨言,这是为什么呢?

    :

第五十五章 大明新兵张全蛋(三)() 
让张全蛋等人留下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最大的原因,是伙食。复制址访问 :

    当兵吃粮,领饷养家,这是自古以来中国军队的基本传统制度。当兵就叫做“吃粮”,当兵的人也叫粮子,无褒贬色彩。

    为什么称当兵为“吃粮”?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吃饭问题应该是一个最普通,也是最严峻的问题。在明朝末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南方可能好一些,北方地区勉强这能维持温饱,风调雨顺时期还凑合,一有灾荒,人们就不得不流离失所。那时最好的、也是最无奈的出路是去当兵。古代的中国,那些士兵也不知道为谁打仗,只是职业性地参军就可以有饭吃。所以当兵就成了“吃粮”。

    而粮子,也泛指当兵服役的人。以这种心态来当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张全蛋等人来当兵给左冷禅卖命是有报恩的因素在里面的,又在灾荒之后有些人家破人亡只剩一个光棍,所以寻一个出路,但是皇帝也要给他们管饭。

    他们没有想到,新军里的伙食简直是每天过年reads;。

    负责付训练费用的楚大公知非常心疼,他说训练的大部分经费都用来做饭了。这些当兵的饿不死就行了,干嘛吃那么好?

    新军的伙食是按照中国陆军一类灶的标准来做的,全部做到科学的配比:

    粮食:800克,肉食:100克,鱼:15克,禽肉:15克,蛋:15克,白糖:15克,油:50克,蔬菜5个种:750克,黄豆:50克。

    虽然因为楚大公知的再三要求,没有严格执行,可是三餐里面两干一稀,中饭和晚饭有肉和蛋,已经让张全蛋这些古代的年轻人泪流满面了。

    军营里的食堂不是在当地采购的,而是通过虫洞直接运过来,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探听消息。

    工业化国家的农业和古代的农业是没法相比的,因此刨去给凯申物流的物流费,买过来的粮食蔬菜甚至肉类也比在明末位面本土采购要便宜。

    蔬菜是整卡车的白菜,西红柿,胡萝卜,洋葱,青菜,,都是批发价,因为种改良,个头大,味道方面放的盐足,调料也多,自然比平时啃咸菜的古代人平时吃得好。

    而且这时候是冬天,在古代冬天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是很难的,何况有很多当时还没有普及的如西红柿洋葱之类的。

    主食是大米,北方和保利最近卖了一批军火给泰国,客户没那么多钱,就拿一些泰国大米来支付。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中国军工部门是不挑食的。装大米的船就在上海卸货,菊座动用关系,以较低的价钱全部买下来。

    也适当买一些土豆,玉米,豆制等来搭配。

    至于肉类,以猪肉为主,某著名站的ceo丁某,为了让人民群众吃上物美价廉的猪肉,经过几年努力终成养猪专业户,养猪巨头,猪肉全部是他那里买的,货好量又多。

    新军的食堂师傅是通过虫洞从21世纪位面南京军区里调过来的,烧的一手美味的红烧肉,吃得张全蛋那些新兵都哭出来了。

    对大吃货帝国的人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吃的执着是一样的。证据就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感动了十几亿人民包括海外的华人华侨。

    民以食为天,要是把这句话给翻译成英语,大概是“食物就是上帝”。

    记得第一次食堂吃中饭时候,上完课,站完军姿的新兵们来到食堂,闻到红烧肉的香味,他们觉得自己像是来到了天堂。

    恍惚中,一盘浓油赤酱的红烧肉装盘和其他几盘菜摆在桌上,围坐的几个人不知所措,他们眼里就只有那热气腾腾散发香气的肉。

    这盘东西,看起来像肉,闻起来像肉,当饥肠辘辘的新兵用一种举行宗教仪式的虔诚夹起那些红烧肉放在嘴里嚼时,随着牙齿的切割磨碎和舌头的搅动,入口即化的肉质和香浓的油汁,让一种幸福感充斥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