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灭清-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话可不能这么说!”阿敏站起身,朝着多尔衮的方向走了两步,距离的逼近让多尔衮心中的压力倍增。“父汗下葬的吉时就要到了,今个的朝会是多铎他自己不来,怎么能因为他多铎的过失耽误大汗的葬礼呢!”

    “就是,”莽古尔泰也站起身来,“吉时已到,请额娘升天吧!”

    “你,你们,额娘还未装扮,连这一会儿也等不及了吗?”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多尔衮拖延道。

    “哼!”阿敏冷哼一声,“大妃娘娘一向艳如桃李,还用得着庸脂俗粉来装扮吗?别再磨磨蹭蹭了!”随即接过自己亲卫递上来的鹤顶红,向前两步塞到阿巴亥手上,“大妃娘娘,请吧!”

    “你,你们!”见额娘就要在自己面前被逼自尽,又急又气的多尔衮再也忍不住了,他哭着就向冲上前去,喊道:“我跟你们拼了!”

    “阿济格,拦住多尔衮!”阿巴亥喊道,见一旁的阿济格眼疾手快的拉住了多尔衮,阿巴亥心中痛如刀绞,她面上的肌肉颤抖着,努力的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终于,这个睿智而又护子的女人大笑两声,扫视过一旁泪流满面的多尔衮和一脸悲痛的阿济格,没看到最是调皮顽劣的小儿子多铎,阿巴亥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她镇定的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道:“阿济格,你要好好照顾弟弟们,咱们的新大汗立过誓,若不恩养我的两个小儿子,祖宗不佑,天地不容!”

    说罢,阿巴亥凄厉地盯了皇太极一眼,不待皇太极说话,阿巴亥又说道:“多尔衮,我的孩子,好好活着,额娘先去找你阿玛了!”

    拿起手中的鹤顶红,阿巴亥没有哭,不单是因为殉葬是不能哭的,更是因为她的死,能够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为了儿子,作为母亲她必须从容赴死。妖娆一笑,三十七岁的少妇正是最美艳的年华,本就生的极美,这妩媚的样子险些迷了一殿人的眼睛。怀着心中的牵挂与不甘,阿巴亥扬手吞下瓶中的剧毒,在多尔衮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闭上了那一双不舍的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觉华岛主岛作为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是明军与后金军的必据必争之地。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攻击宁远城不下之后,随即进攻觉华岛。正月二十六日,后金一面派少部分兵力继续攻打宁远城;一面命大部分骑兵进攻觉华岛。由武讷格率领蒙古骑兵及满洲骑兵,约数万人,由冰上驰攻觉华岛。后金骑兵,履冰驰进,从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粮城北门,猛烈厮杀,冲进城中。后金军火焚城中囤积粮料,浓烟蔽岛,火光冲天。旋即转攻东山,万骑驰冲;巳时,并攻西山,一路涌杀。此战,明军损失惨重。觉华岛上明军7000余名和商民7000余丁口都被后金军杀戮;粮料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军焚烧;同时,明军统计后金军仅死亡269名。

    2据说,这是努尔哈赤留下来令阿巴亥殉葬的原话。

    3《宁古塔志》记载:满洲统治阶级旧有殉葬之俗,是父权至上的遗风。其形制是“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于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妆而坐炕上,主妇率众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起而扼之死矣。”

    后金时期满族的殉葬制度为丈夫死后,嫡妻即使无子也不必殉葬,而是选择一名无子之妾从殉。而且,死得人必须是无幼子需要照顾,根据女真的风俗,此时的多尔衮和多铎仍然属于幼子。从殉之妾一般都要艳妆,然后由嫡妻率家人儿女向她行礼之后“上路”。最好的待遇是服毒自杀,或由家人以弓箭射杀或以弓弦绞杀,若是此妾不愿从殉的话,则会被家人活活掐死。阿巴亥作为生育三子的嫡妻,被选中殉葬的原因难以令人信服。

    《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述了阿巴亥被逼殉死的情景: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不说别的,单说按照女真的丧葬习俗,阿巴亥殉葬的疑点也着实不少,某晴个人觉得恐怕真的是被四大贝勒逼死的,毕竟留个太后在多碍手碍脚啊!

    而且,阿巴亥被弓弦勒死到有可能,毕竟女真的习俗如此,但是上吊就真不大可能了,以阿巴亥大妃之尊,喝毒药才应该是最合适的死法。

    呐,到这里第一卷就完了,下来开始第二卷的内容哟~~

    某晴很郁闷,经历过上次的事件后某晴本以为自己已经不在意了,但是昨天看到文下负分评以莫须有的理由骂某晴脑残还是很难过,难道现在这世界只允许说清朝的好,客观的评价下清朝的不好的地方就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是破坏民族和谐?这帽子扣的也太大了吧!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某晴也不排斥清穿主流文,只是另辟蹊径取了另一个角度写文而已,一篇小说而已,喜欢就看,不喜欢点x,提意见建议欢迎,为什么要骂人呢?起点上数以万计的反清文没人骂,偏偏某晴在**上这文就三天两头被人骂,骂文笔我接受,骂作者就没素质了吧!难道某晴这文发错了地方?

    以上是某晴发发牢骚,也多谢各位文下亲亲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收藏、点击、订阅和评论,都是对某晴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文还有支持我的亲亲,某晴就坚持好好写下去。

    还是范冰冰说的对:万箭穿心,习惯就好!

    对了,谢谢轩辕家祖宅宗主扔的地雷,谢谢亲亲的支持,亲亲名字很霸气哟~~

56天命已逝 天聪新始() 
阿巴亥的死令皇太极欣喜若狂;不单单是因为自己登上汗位并且除掉了一块绊脚石,更是为自己的额娘孟古姐姐报了仇。

    当年年轻貌美又楚楚动人的阿巴亥进宫短短几个月就从孟古姐姐那里抢走了努尔哈赤的关注和宠爱,在皇太极心目中,这个阴险狠毒的女人不但夺走了自己额娘孟古姐姐的大妃之位,更害的自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最不可原谅的是;在阿巴亥的阴谋下;努尔哈赤对孟古姐姐的误解疏远竟然害的孟古姐姐从最接近大妃之位的地方一下子落入冷宫;最终郁郁而终,让自己年仅十二岁就失去了亲生额娘;也从努尔哈赤爱若心肝惜如眼珠的宝贝嗣子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儿子。

    每每想起这些;皇太极又怎能不恨,如今为自己能为额娘报了这不共戴天的深仇,沉浸在弄死阿巴亥快感中得偿所愿的皇太极可谓是心满意足了。

    清初时期女真社会的丧葬习俗是火葬,可怜的阿巴亥前一天还是一位绰约多姿的妖娆美人,一场阴谋之下如今也只剩下一把骨灰了。

    因为是嫡妻,又是大汗亲自留下的遗诏要求生殉,于是,阿巴亥与努尔哈赤同柩火化,这对相差三十一岁的老夫少妻临死连骨灰都混在了一起,可谓是真真正正的生亦同衾死亦同穴了。

    同时,据说因为舍不得大汗自行殉葬的德因泽和阿济根两位庶妃也被作为殉葬的对象一起埋进了皇陵,当然,她们可是没有资格和努尔哈赤同柩的。

    祭礼、奠酒、举哀、下葬······一系列的丧葬礼仪之后,随着努尔哈赤棺椁埋入皇陵,英明汗努尔哈赤的时代已经过去,天聪汗皇太极的时代即将到来。

    几天后,处理完努尔哈赤丧葬事务的皇太极终于如愿以偿,在众位亲贵大臣的拥护下登上了汗位,成为了大金国名正言顺的主人。

    不得不说,皇太极此人的确雄才大略,能文能武,而且还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皇太极的脑子很清醒,在这至高无上的权位上也丝毫没有被手中的名利权势冲昏了头脑。他深知现在的自己只是大金国名义上的汗王,却无法像努尔哈赤那样完全掌握和控制整个大金,至少他无法同时干的过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个人。

    皇太极知道,若是不能给予支持自己的阿敏和莽古尔泰实打实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那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