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小农民-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尝过你家养的鱼,有这个时间,你不妨多去养些鱼,凭那些鱼的品质,我相信赚得绝对不会比螃蟹少!毕竟这螃蟹是有季节的,而你这鱼确实一年到头都能卖的!”

    何贤显然并不死心,用尽办法想要让杨铁铮放弃亲自养螃蟹的念头。

    不过,何贤并不知道,杨铁铮当初之所以会承包这座湖,并不是为了来养螃蟹!

    “不是价格的问题,”杨铁铮笑着摇了摇头,“其实我当初不过是不想让这座湖就这么干空着,抱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养点东西的想法,才会想到要养螃蟹的。”

    “什么意思?”何贤一脸茫然地问道。

    “何大哥,你们看看这里的风景怎么样?”杨铁铮笑着指了指四面的山水风景,

    山风吹过,将远处的竹林吹动,阵阵林海涛声响起,带着徐徐微风,让人顿觉畅快。

    一群叫不上名的鸟儿从湖心岛上废弃,掠过湖面,带起阵阵涟漪,清脆的鸟鸣声衬着林海涛声,将这片地域营造得无比清幽动人。

    何贤点了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地方!”

    一旁的余五味突然想起了当初杨铁铮在拒绝出手那两条黄金鲶鱼时对他说的那番话,心中一动,不禁无奈地说道:“杨老弟,你该不会是真的想要把这里开发成旅游景点吧?”

    “对啊!”杨铁铮笑着点点头,“这四明山脉绵延八百里,从这里沿着山道进去,里面的怪石奇峰数不胜数、飞流瀑布也是层出不穷,一点都不比国内任何一个景点差。”

    “想要彻底改变我们太平村贫穷的面貌,开发旅游资源是最好的办法!”杨铁铮摊了摊手,“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很多,不过我会尽我所能地沿着这个目标前进。”

    随着述说,杨铁铮脑海中对于这座山中湖的定位也是越来越清晰。

    杨铁铮指着眼前的这片山中湖,坚定地说道:“我会努力保护好这座山中湖,绝不让它走上跟其他景区湖泊那样被污染的命运!”

第一百十五章 老祖宗的智慧() 
“我服了!”何贤摇了摇头,一脸的感慨,“杨老弟,我老何平身没佩服几个人,现在你算一个!”

    “我也是!”一旁的余五味和唐良吉也齐齐点了点头。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三人早已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像杨铁铮这样,能够时刻把家乡记挂在心头,为了整个家乡的未来发展而甘愿放弃自己利益的,却是从未遇到过!

    感慨一番后,余五味卷起裤脚,踩着细软的沙滩往水里趟了一下,回头笑道:“这要是能有一艘小船就好了,一边坐着船,一边钓着鱼,这生活可够惬意的!”

    “小船倒是有,”杨铁铮笑了笑,“不过在村子里。”

    “还真有?”三人一听,顿时来劲了,唐良吉跃跃欲试道,“能把那船搬过来吗?这么大的一座湖,要是不上去划两下,那可太浪费了!”

    “行吧,”杨铁铮想了想,“那我回去问一下,那艘船是村里傅大伯的,不知道他肯不肯借。”

    唐良吉立即催促道:“走走走!咱们赶紧过去,要是不肯借,咱们就花钱给他买下来!”

    于是,杨铁铮带着三人下了山,风风火火地跑进了村子。

    杨铁铮口中的那位傅大伯就住在距离村口不远处的一棵大槐树下,整天蔽日的枝叶遮盖了大半个屋顶,驱散了这初夏的热意。

    傅大伯的家很好认,在大槐树不远处,一户门前倒覆着一艘木质渔船的木屋就是他家了。

    来到大槐树下,杨铁铮看到傅大伯正躺在家门口的竹躺椅上,一边晒着手上的蒲扇,一边与村里同辈的几位大伯聊着天。

    “大伯,”杨铁铮上前与几位大伯问了声好,然后看着傅大伯说道,“傅大伯,我这几位朋友想到山中湖上划下船,您能把这艘渔船借我们用用嘛?”

    划船?这船有什么好划的?

    几位大伯顿时奇怪地看了余五味等人一眼,心里纷纷嘀咕这城里人的爱好真是奇特!

    在村里人的眼里,划船只是为了捕鱼,是一门营生的工作,平常要是有空闲,他们可不会跑去划船玩。

    正因如此,他们无法理解余五味等人为什么会没事跑去划船,久居深山的他们自然不知道,在城里人看来,这划船只是一项娱乐休闲的项目而已。

    “呵呵,你们想要就尽管拿去吧!”傅大伯笑了笑,他已经认出了杨铁铮身后的余五味,知道他可是村里的财神爷,自然不敢怠慢。

    太平村人大多数老实,但是老实并不意味着木呐,也不意味着死板,很多时候,这帮饱经风霜的老农民们都有着自己的处世智慧。

    得到傅大伯的同意,杨铁铮立即笑着感谢道:“谢谢大伯!回头我们回把船给您完好无损地换回来的!”

    “不用不用,”傅大伯笑了笑,“这抬上抬下的也被折腾了,就把这船放沙滩那边吧,不过最好在上面盖点东西,免得下雨进了水,把木头给泡烂了!”

    “行!我一定会好好保存好这艘木船的!”杨铁铮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傅大伯对这艘木船保养得很好,虽然在家门口摆了几年,但是船体却没有一点腐烂的痕迹,船身上下有着一层光亮的油漆,那是村民用山上的某种野果自制的一种浆体,可以达到跟油漆一样防腐防水的效果。

    “谢谢老哥!”看到对方同意,余五味三人也纷纷上前表示感谢。

    “你们等我一会儿,”傅大伯转进屋里,没过一会儿,从里面背出了两根两头开着几个小孔的大木棍,还有四个木质的轱辘。

    看到这一幕,余五味三人不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这个是什么?”

    “这个就是船轱辘啊,”傅大伯笑着指了指船体底部的几个圆槽,“要是没有这几个轱辘,就凭你们几个人,可抬不动这艘船!”

    一边说着,傅大伯一边将那两个大木棍穿进了圆槽中,然后又把四个木质的轱辘穿进去,在轱辘的两端又穿上了两根木棍固定住轱辘。

    看着傅大伯显著地将轱辘穿进去,余五味三人终于明白它们的用途了。

    有了这轱辘,只要把船体掰正了,那么久直接可以像车子一样推着前进了,轻松又省力!

    就在余五味三人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时,傅大伯又从旁边拿了一根粗长的大铁棍,找来一块大石头放在了船体的边上,然后以大石头为支点,把那根大铁棍插进了船的边沿深处。

    傅大伯向着几位老哥们招呼了一声:“来几个人一起撬一下,把这船撬过去就成!”

    当余五味三人看着傅大伯等人凭借着这块大石头和那根大铁棍,将那艘几百来斤重的木船给撬过来时,三人终于震惊了!

    “这不就是杠杆原理嘛!”何贤一脸正经地说道,“老大哥,你们可太牛了,竟然连这个都懂?”

    只是,何贤的这番话却让傅大伯等人很是迷惘。

    傅大伯一头雾水地说道:“杠杆原理是什么东西?”

    “啊?”何贤眨了眨眼,指了指那块大石头还有几个人扛着的那根粗长的大铁棍,说道,“就是这个啊!你们用的这个办法就叫杠杆原理!难道你们不知道?”

    何贤也是一脸的疑惑,连杠杆原理都不知道,他们几个怎么会想到用这个办法吗?

    “原来这个就叫杠杆原理啊?”傅大伯呵呵笑道,“祖祖辈辈一直在用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何贤这才意识到,这杠杆原理的来源不正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吗?

    他们虽然不懂得什么物理原理,但是在多年来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正是这种最朴实的智慧,才为后代子孙们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不理会突然变成大哲学家的何贤,杨铁铮等人见船体已经翻过来,便高兴地围着上去,推着那船准备离开。

    “哎哟。”就在这时,傅大伯突然轻哼了一声,捂着胳膊皱了皱眉头。

    杨铁铮一看,立即停下了脚步,关切地问道:“傅大伯,你怎么了?”

    “没什么,”傅大伯笑着摇了摇头,“老毛病又犯了,只要稍稍使点力,这胳膊就犯疼!”

    听到傅大伯这话,杨铁铮终于想起来,在当年,傅大伯可是村里驾船的第一高手,十年前山洪爆发,傅大伯驾着木船硬是把村里的五个人送到了安全地带。

    可也正是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