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1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了自己家去住着,不能每日都进内廷来,能够伴在小七身边儿的,也就是拉旺一个儿了。

    好在三年前,三阿哥永璋薨逝,永璋的大格格绵锦便也送进宫来养育。因绵锦与小七同年,这便放在小七身边儿,两人一起长大、一起念书,这便才又多了个伴儿去。

    可是绵锦终究是后来的,比不上拉旺和麒麟保两个小子与小七相处的年头长、情分深。

    故此拉旺这一走,小七身边儿就更没人了。

    七周岁的小姑娘,便总是叫婉兮这个当娘亲的觉着,便有一股子刻骨的孤寂堪怜去。这种感觉不该出现在一个七周岁大的小姑娘身上,更不该出现在金枝玉叶的大清公主身上啊……

    瞧着小七的身影,不知怎地,婉兮便莫名想起《红楼梦》里那刚孤苦伶仃的林黛玉去。

    那书中第二回便借了贾雨村的口,说“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随后便是:“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可以算得,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儿,不过只有六岁。

    这倒是更与小七此时的年岁相仿了。

    若有人说七岁的小姑娘不至于懂得这些人间愁苦,那林黛玉便是个打样儿去了。

    六七岁的女孩儿家啊,虽说年岁尚幼;可但凡天性通透懂事的,便也自都比旁的孩子更早慧些儿啊。

    。

    “不过这回好了,”婉兮摁住心疼,展颜对玉蕤笑,“拉旺回来了,小七便又可有人相伴了。”

    玉蕤也是点头,“我倒没想到成衮扎布王爷能这么夸就放了咱们旺哥儿回来。总以为十月刚去的,路上也得走不少天,这便到家都晚。按说成衮扎布王爷怎么都该留旺哥儿过年的,便是咱们想念,却也都能体谅。自是催不得的。”

    “却哪儿成想,这才刚儿过了一个月,成衮扎布王爷就要亲自送旺哥儿回京来了!我瞧着啊,咱们成衮扎布王爷必定知道咱们七公主离不开旺哥儿,王爷反倒是更心疼儿媳妇,这便早早儿将旺哥儿给送回来了!”

    婉兮含笑点头,“回来得这样快,倒希望是他家里一切都无恙。”

    玉蕤也点头,“可不!能这么快去快回,必定是都大安了罢~~”

    。

    十一月初十这一天,婉兮与语琴、颖妃、玉蕤一同带着小十五为皇帝送行。

    外头冷,几大一小从宫门回来,便都聚在炭盆前烤火。

    皇上走了,婉兮便带头“作妖儿”,要了栗子来,放在炭盆上烤着。

    待得一会子身上烤暖了,那栗子的香味儿也在殿内飘散开来。

    小十五便急得直叫,“额涅,圆子要吃!”

    婉兮便也不客气,就用夹炭用的铁钳子将栗子夹起来,直接就投进炭盆里去。

    “给你几位额娘的呀,便放在这盆沿儿上干干净净儿的;至于猴急的呢,那就只能直接扔进火里去啦!”

    火烤栗子,那栗子壳不多时便噼噼啪啪响了起来。

    语琴便有些担心,忙吼,“九儿,那能行么?孩子肠胃稚嫩,仔细他吃了肚子疼!”

    婉兮含笑摇头,却向语琴眨眼,“姐姐快来先给他讲讲,何谓‘栗以活民’~~”

    语琴便也轻笑一声,“好个当娘的,原来用心若此。若叫我想啊,我还以为你要给他讲‘美食即在眼前,唾手可得,何忍饥待毙’的晋国公去呢!”

    颖妃听得有趣,便也拉着玉蕤过来听。

    火暖扑脸儿,颖妃面颊有些红,她转眸瞧着婉兮、语琴和玉蕤,“若论这些说文论史的本事,我便是最弱的。令姐姐与庆姐姐祖上都是江南汉人,诗书传家;玉蕤母家则是出了两位旗人翰林……就我,是蒙古人不说,家里还只有武职。”

    语琴便也含笑,故意逗颖妃,“婉兮她这是借着栗子要教子呢,高娃你这么急着跟来学,是想也当她的孩子去,还是你也记着学学如何教导孩子去?”

    颖妃一下子就被说破了心事,登时脸红过耳。她便不理语琴和婉兮,只捉着玉蕤的手,“我不问她们两个了,总归我怎么都比不过她们的七窍玲珑心去。玉蕤你最好,你告诉我。”

    “我向你请教,她们便没法儿是排揎我去了!”

    玉蕤知道颖妃是真的窘迫了,这便忙道,“好好好,颖姐姐,那咱们坐回炕边儿来,我给你讲。叫她们二位就蹲在炭盆边儿上教子吧。”

    颖妃冲婉兮和语琴做了个鬼脸儿,这便坐回炕上去说话。

    婉兮便也笑,照着小十五圆圆的小腚拍了一把,冲他努嘴,“你瑞姨娘要讲故事了,你便挤过去,一并听她讲了去~~”

    小十五一听要听故事,虽说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火盆里越发香味儿四溢的栗子,不过自己“痛苦”地抉择一番,还是自己颠儿哒地跑过去了。

    玉蕤稀罕得紧忙给抱紧了,生怕再骨碌掉地上一般。

    “……古时候啊,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韩非子。他的著述集合而成的集子,便也叫《韩非子》。就在那本书里啊,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啊,秦国发生了很严重的饥荒。时任秦国宰相的‘应侯’范睢便向秦国的国王请求道:‘大王您的御园中,树木所产的果实,如橡、枣、栗等,都可以给百姓果腹,请求大王将这些果实发给百姓吧。”

    “这便是‘栗以活民’的故事,证明栗子可以如粮食一般,与民为食。故此栗子自古就有“铁杆儿庄稼”、“木本粮食”之称。因此,在兵荒马乱、灾荒饥年,栗子就成为解救平民百姓的“幸福之果”。如遇田粮无收,则‘园收茅栗未全贫’。”

    “到了明朝,李时珍做了《本草》,医书里便也明确认定,‘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

    小十五圆睁双眼,认真听着。待得玉蕤讲完,这才仰起头来定定地望住玉蕤问,“……秦国国君的御园中,那些原本结在树上的枣、栗子,都是没人吃的,是不是?”

    玉蕤不由得瞠目,扭头跟婉兮对了个眼神儿。

    玉蕤是没想到,小十五才三岁,这便听懂了《韩非子》里那故事的关键去。

    婉兮含笑点头,接过玉蕤的话茬儿来说,“你说的对。御园之中的这些出产,原本多数都是糟践了。可是你皇阿玛啊,可没这样儿。便如咱们圆明园里,所有的田地、莲塘、竹林,都包出去给人经管去了。这便叫圆明园里产出的粮食、竹笋、莲藕莲子全都能为人所用,或者是卖成银子,或者叫种地的人自己食用了,总归是半点儿都没糟践了去。”

    小十五登时乐得拍手,“儿子知道!五福堂旁就是竹林和莲塘,儿子亲眼看见有人侍弄那些竹子和莲花去!他们还将新挖出来的小竹笋,还有长脖子的莲蓬,从窗户递给儿子玩儿呐!”

    语琴作证,含笑点头。不慌不忙道,“你亲眼瞧见了,你却可知道,为何咱们‘天然图画’岛上见得最清楚?那是因为啊,整个圆明园里将地包出去,当年就是打咱们那岛上起的。因为那会子还是你额涅住在那岛上,所以那主意啊,本就是你额涅给你皇阿玛出的!”

    婉兮不由抬眸向语琴微笑。

    虽说此时小十五已经托付在了语琴身边,可是语琴却从未割断过婉兮与小十五的母子之情。每天都亲自带着小十五来给婉兮请安不说,还只要在小十五面前,就不放弃任何一次夸奖婉兮的机会去。

    “姐姐。”婉兮含笑轻唤,所有的心意便都在这两个字之中了。

    一辈子的姐妹,一辈子的相伴,一恍惚,已是半生走过。

    小十五这便一骨碌又从玉蕤怀里爬下炕来,三步并作两步回到炭盆旁,小小的人儿,两腿并拢着,乖巧地蹲在婉兮身边儿,一并看着红彤彤的炭火里的栗子。

    婉兮瞧得出,孩子方才是馋嘴,守在火盆边儿是着急想吃栗子;可是这会子再回来蹲着,却已经不是着急吃,他的眼睛里、面上,都多了一层崇敬肃穆之意。

    婉兮心下更觉欣慰:这孩子果然是宅心仁厚。

    婉兮便含笑用那火钳子翻动着栗子,不经意地道,“栗子是这样的好东西,那明明不愁吃穿的人,却要亲自躬耕,种植栗子。这样的人,圆子说,好不好呢?”

    小十五毫不犹豫地点头,“那这样的人,便也一定知道瑞姨娘讲的这个故事。他们种栗子,是为活民……”

    婉兮笑着从火里扒拉出一个烤好的栗子,亲手剥开,吹凉了,这便送到小十五嘴边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