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宠爱于一身,可惜一直无子,现存的五位皇子都早成年了,所以她对所有皇孙皇孙女都很好,每每在皇上面前为我们的胡闹说情,一半以上的时候都是为了我,我就是中都的小霸王。这样的日子,真是幸福啊。

    可以说,京师文武百官和国公王爷的家我都光顾过,一众世家子弟没有我不认识的,我和完颜襄之子色埒、仆散揆之子安贞、仆散端之孙石里门、完颜纲之子安和等将门子弟比较合得来,经常相约去打猎赛马。第一肯定是我啦,因为我每年的生日都死皮赖脸地向皇上讨生日礼物,我只要马,最好的御马如今都在赵王府了,再说我练了八年内功,射箭的眼力之准、手劲之稳哪里是他们能比的,所以他们只能争夺第二。我通常会带上男扮女装的清平堂姐,皇家规矩多,她难得能出府玩耍,也就跟我一起出去,四伯能放心。

    还有大兴府推官李遹的次子李治(注11)。本来以李治的家世是进不了我这个圈子的,不过,我十二岁时听说有人叫李治,和唐高宗同名,好奇地跑去看什么样的人他父亲敢起这个名字,见到一个九岁的小孩儿,在数学上有很高的天赋,对我这个什么都能滔滔不绝讲上半天的哥哥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我就多了个小跟班。

    包氏总能及时得到消息,我又在外干了什么坏事,打了谁,捉弄了谁,她是清清楚楚。我知道,十之□都是小李治告的密,原因嘛,就是那些好玩的事我没叫上他一起去,他妒忌了。我一直坚持晨昏定省,每次都特地挑赵王在的时候去,行了礼就被赵王赶回书房读书,总算躲过了包氏没完没了的说教。赵王一如既往地宠溺我,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得出来,他明白我隐藏自己的用心,才帮我塑造纨绔子弟的形象。

    现在丘处机教不了我什么了,于是,我找赵王要了份支持荣王而又严酷的知州知县将领的名单,在他面前提了提,听说某某知县草菅人命,某某知州官匪勾结,某某将领倡议攻宋,某某驻军军纪败坏……,他们贿赂京官,官面上很难处置他们,可怜那些百姓,家破人亡,没有人能帮助他们。丘处机自负侠义,立马收拾行装去杀一儆百。每次他回来,我都大肆描绘贪官污吏骄兵悍将被除了后,当地如何海晏河清,再给他另一个人名,官职是越来越大,行刺也越来越困难。如是几次,一次比一次伤得更重的丘处机决定:康儿的武功已有根基,以后可以自行练习,自己还是应该仗三尺剑,管不平事。

    于是,这位世外高人就去无踪了。

    我现在的武功很不错了。有回去宫里时碰到完颜炆,我都懒得找借口了,又揍了他一顿。他仔细思量半晌,肯定这次我没有理由,哭哭啼啼地告御状去了。

    在皇上面前,完颜炆鼓动如簧之舌,要皇上罚我禁闭。

    这次打人实在抵赖不了,急得我吐出女真话来,对皇上哇里哇叽地说了一通:“我们女真人以武立国,身为皇族理应以身作则,勤练武艺,我不知道炆堂兄这么差劲,出手重了,但是,炆堂兄现在这等身手,以后要是上战场会很危险的,一定要苦练,我可以督促他……”

    皇上听得直点头,最后没罚我,反而准许我在太府监里挑兵器,召了左藏库使来,让他推荐把适合我的剑。

    左藏库使答道:“禀皇上,皇孙康可用七星龙泉剑。”

    我疑问道:“七星龙泉?这是什么剑?”

    完颜炆立时抓住机会嘲笑我,“这都不知道,孤陋寡闻!我教你吧,七星龙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唐时为避高祖讳而改称‘七星龙泉剑’。此剑名列十大名剑之五,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你这么狡诈,怎么配用!”

    又是避讳的问题,搞得我出丑,早说“龙渊”我就不用问了。我恨避讳,我好不容易捣鼓出来的宋徽宗的字,刚递出去就被古董店老板扔回来,还嘲讽了一番,幸好是让属下去的,我没出面。我想不通哪露了马脚,拿去问璹叔祖,他说这字精气神差相仿佛,意境不够,也能理解,绍圣是其兄宋哲宗赵煦的年号,那时赵佶才十几岁,还没形成自己的字体呢,他通过抄写经书来练字,写了这页《论语》,是可能的,再看纸质墨色,也没问题,是陈年旧物。但是,这句,“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颓其如予何?”居然直书“恒”字,宋真宗名赵恒,宋国讳“恒”!

    他一说我就想起来了,金、宋和平相处,庆生吊亡,都会顺便增加讳字,两国人都要避讳。当然,我是记不住的,名字起了就是让人叫的嘛,功勋盖世、泽被千秋者,如始皇帝,自然能得后人尊重,连我都恭恭敬敬地,另外亡国之君,后世也不会有人呼名,因为他们都会被冠以贬义字,如商纣王、隋炀帝。父母不会给小孩取名“阿斗”,因为扶不起的阿斗太有名了,没人提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好?我个人可是非常非常希望,即使千年万年以后,我的名字都还能频繁出现。

    当时完颜璹拍着我脑袋,笑眯眯地道:“康儿啊,我也很讨厌避讳,太麻烦,但此举的确能有效地鉴别古董,特别是你这样不学无术的小家伙。”好没劲,怎么谁都能一眼看穿我呢,我每次一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皇上、襄大人、宗浩大人、匡大人、纲大人他们也都是能立时揪出我来。我气呼呼地回答:“坏叔祖,你侄孙我是皇孙唉,穷得造假,还没骗到人,传出去,丢脸的可是当今皇上。你帮我改改,叔祖好,好叔祖,指点一下啦,看你能不能点石成金。”完颜璹又好气又好笑:“你不是穷,你是把钱都打水漂了,铁船造出来了吗?”

    那时我就下定决心,将来我一定要废除避讳这个陋习。看完颜炆得意的样子,小人得志。我笑嘻嘻地道:“久闻炆堂兄博治多闻,人所共钦,这剑有什么故事,还请堂兄指教。”

    完颜炆翻翻白眼,本不愿理会,转而想到能在皇上面前显示自己的博学,这才道:“事出《吴越春秋》。楚国伍员,字子胥,因遭奸臣陷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慌不择路,逃到了长江边。前是波涛万顷的长江水,后有刀枪在手的万千追兵,正在危急万分之时,一渔翁驾一小船将伍子胥渡过对岸。伍子胥要其留名,以图日后回报,渔翁不言其名,只自称‘渔丈人’也。伍子胥无奈只好作揖道别,但行出不远,总感不谢救命之思,非君子所为,于是又返了回来,并解下腰间的祖传三世的七星龙渊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摇头晃脑地说完,喟然长叹。

    哈哈,你上当了。我大笑道:“就这事啊,我听过。伍子胥扶公子光弑君自立,得封相国,这才出名,引吴军克楚都,鞭楚怀王尸,这才家喻户晓。伍家刚完蛋时,此人并无多大声名,一个老渔夫可能知道他吗?又怎么可能自尽以释其疑?追兵肯定是高叫‘捉拿反贼’,平民百姓,听到了还不有多远躲多远,那个老渔夫,怎么能肯定伍子胥是好人而主动出来救他?不错,他可能是个隐士,其实心怀天下,耳目敏锐。如果这样,他就也明白,伍家其时虽未叛乱,可世族实力强大却会威胁王权,楚怀王因此才会先下手为强,除了几个世族,收拢权力,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啊,对伍家不公,可伍家重要还是楚国重要?伍家人多还是楚民人多?所以说,隐士是不会多管闲事救该死之人的。依我看,真相是伍子胥对着滔滔江水,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连配剑都解了,求那老渔夫送他过江,那老儿贪财,就应了,过了江,伍子胥想了想,就杀人灭口,还留下配剑,故布疑阵,让追兵误以为他和那老儿为争夺宝剑,自相残杀而死,他的尸体落入江中,他伍子胥是死了,否则怎么可能扔下随身配剑,这样他再跑路就安全了。说什么诚信高洁之剑,好笑。伍子胥后来复仇成功,就从叛徒、奸贼摇身一变成忠臣、孝子了,成王败寇,一至于斯,唉。”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