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轻笑道:“我不去,吴曦终究会有猜忌之心,只会派人监视咱们派去的江湖高手,他自己的护卫力量反而会更弱了。只有我亲自带人去了,大人你顺利入蜀,吴曦身边那些心怀异志者害怕你们继续合作下去,对宋国不利,才会急急铤而走险,我想,一月内就能见分晓了。届时,吴曦和宋国之间再无转圜之余地,才会死心塌地地投靠我们。”

    完颜纲犹豫道:“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你最好别去,要是吴曦不放你回来可怎么办啊?再说,宋国刺客若是伤了你,我可担当不起。康儿,你这次是在东线作战,轻骑过江,肆虐两浙西路,一直打到临安城下,吓得赵扩险些学赵构出海逃命,天下无人不知明耀少将之名,你的功劳已经够大了,没必要还来西线冒险,跟我们抢功劳。”

    我平静地道:“纲大人,你知道我的出身,我需要功劳。”

    难得能对宋作战,我当然要多多立功,以便与我那个一直自认是宋人的母亲划清界线。

    完颜纲想明白,无言以对,半晌,叹了口气道:“康儿,自己小心。”

55第四十六章 吴曦裂蜀上() 
金泰和七年春正月辛卯日(十五日),吴曦自称蜀王。遣董镇至成都治宫殿,分部兵十万为十军,各置统帅,遣禄祈、房大勋戍万州,泛舟下嘉陵江,声言约金人夹攻襄阳。且传檄成都、潼川、利州、夔州四路,募兵图宋,改兴州为兴德府,召随军转运使安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曾召权大安军杨震仲,震仲不屈,饮药自尽。其从弟吴晛劝他引用名士,笼络人心,遂迭下征命,但士人多不屑就征。陈威削发为僧,史次泰涂目为瞽,李道传、邓性甫、杨泰之均弃官潜走。又有权漠州事刘当可,简州守李大全,高州巡检郭靖(这个郭靖倒是个忠臣),皆不屈自杀。

    这位刚即位的蜀王的境况真是危如累卵啊。

    我在纲大人营里看了几天的地图,又细细商量了数日,终于等到无瑕和明教高手到来。

    明教阵容浩大,竟然是四位护教法王齐至,据说教主也在路上了。看来,明教的衣教主是从明亮那儿得知了川陕形势,关键就在吴曦一人,急急来想分杯羹,难得又是金国请他们来的,还客气什么?

    我私下和无瑕交代清楚。这小子,现在理政是把好手,对阴谋诡计还是缺根筋,非得我替他把各种可能的情形都设想好,他就是韩非子所说的“能法之士”,无锋才是“智术之士”,后者已经去临安了,秦桧第二要问世了,太巧了,他也姓秦。

    这么一耽搁,直到十四日,我才拿着纲大人的密信,带着我的侍卫百人队和混迹其中的明教高手,随前京北府录事张仔去兴州见吴曦。

    屏退属下,私室交谈,倒也没有什么忌讳。客套毕,我就干脆地说道:“蜀王殿下,你多虑了。你的存在分裂出蜀国,一是减少了宋国的赋税收入;二是为宋国其他有野心的武将做出了裂土自立的表率;三是使得宋帝变本加厉地奉行老祖宗留下的‘以文制武’政策,如此,宋国就算再有尔祖、岳飞那等名将也别想出头,将为兵之胆,宋军将更加孱弱。你真是我大金国大大的功臣,和百年前的郭药师一般。皇爷爷许诺像对赵构那样册封你,君无戏言,你大可以放心。这次攻宋,数右副元帅匡大人攻下的城池最多,皇爷爷特地派他进攻襄阳,以为蜀汉屏蔽,可见我皇爷爷对你寄望很大啊。而且,蜀王殿下现在想必也得到消息了,正月十五,就是你称王的那天,匡大人就攻克襄阳了,守将赵淳战死,东线就剩楚州毕再遇、和州周虎几个还在守孤城。现在在位的宋帝赵扩,和他祖先一样没胆,不像个男人,虎豹骑明明是两千来人孤军深入,犯兵家大忌,在临安城下摇了摇旗帜,赵扩就吓得差点乘船出海逃命。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末不扼腕叹息宋室不幸,再次出此鼠辈,天意亡宋,非人力可挽回。宋国,现在已经是风雨飘摇了。蜀王为吴家打算,很明智,我想,不出三月,其他地方也都会有人效仿蜀王,当然,他们是没资格和身为名将之后的蜀王相提并论的。关键,就是这三个月,在下希望,蜀王殿下能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吴曦笑道:“小王爷,我听说过你,你果然像传言所说的一般直率。本王从来也没有对大金有过丝毫不敬的念头……”

    我抬手止住他道:“蜀王,这里只有你我二人,那些虚话就不要说了,我们来谈谈正经事。在下此次前来,是代表家父赵王的。蜀王自立蜀国,麾下十万精兵,家父希望,能和蜀王合作。”

    吴曦沉吟片刻,突然道:“小王爷,你游学四年,收获不小吧?”

    我击掌道:“聪明,大金军方势力,七成已入家父之手。”差不多吧,东北路招讨司兵力最强,是死心塌地支持我的,西北路、西南路的两位招讨使也不会反对赵王上位,各节镇、防御州、刺史州也有点小杂兵,那些二线部队也就能捕捕盗,大可忽略不计。

    吴曦道:“小王爷这么坦率,本王也就直言了,请问小王爷,支持令尊赵王爷,对本王有什么好处?”

    我反问道:“就现在的局势而言,蜀王你麾下的士卒本是宋军,尚未来得及整合,还要防止宋国的反扑,你能给家父什么支持?”

    吴曦端起茶盏,啜了一口道:“那么小王爷所说的合作,岂非一句虚言?”

    我道:“家父所说的合作,不是现在,而是将来,不是军力,而是生意。”

    吴曦奇道:“此话怎讲?”

    我悠悠地道:“我大金国内部争储,这是内斗,没什么,但若是让蜀国这样的外国势力插进来,家父立时会被扣上‘里通外国’的罪名,所以,只能拒绝蜀王的好意了,当然,朝中有什么大事,家父照样会通知蜀王。其实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家父想要商量的,是将来和蜀国的生意往来。”

    听清了吧?信誓旦旦的保证可能是骗你,言语中不经意带出来的往往才是实话,我可是很无心地、很偶然地、很意外地、很巧合地、很间接地提到金国君臣都视蜀为外国,也就是说,我们绝无利用你再吞并你的意思。就算你现在没听出来这点也没关系,我知道你还是有些幕僚的,他们不擅长打仗,否则你就不会屡战屡败了,那些人就一定擅长文字游戏,不然怎么能当幕僚呢?关于我的提议,你会跟他们商量的对不对?至少要让他们拟定通商的关税啊,一定能有人从你重复的对话中听出来,告诉你。

    吴曦动容道:“还请小王爷详细说说。”

    我道:“你知道,榷场交易,宋国主要是卖茶、象牙、犀角、*、檀香、生姜、陈皮、丝织品、木棉、钱、牛、米等给我们,蜀国也产茶和丝绸,象牙、犀角、*等可以从大理进货,日后,皇上必将扩建秦州西子城榷场,尽量和蜀国交易,也好减少宋国的税收。这些都是日常用品,而军需品,素来是严厉管制的,主要就是战马。不瞒蜀王,郭倪凑出的那只骑兵,嗯,那些马,正是家父卖去大理的。”

    吴曦奇道:“卖给大理的马怎么会到了宋国?”随即反应过来,大惊失色,“你们经大理卖战马去宋国?!”

    我有点尴尬地道:“宋国也是名将辈出,惜乎宋帝不敢用,宋兵久不操练,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装备再好,又有什么用?”

    吴曦道:“怎么,你们想经我蜀国卖马吗?”

    我摇摇头,缓缓道:“不,宋国付了岁币通谢钱后,恐怕是买不起多少马了,我们想卖给你,蜀王。”

    吴曦干笑道:“我不需要马。”

    我道:“蜀王何必掩饰?金、蜀之间,完全是利害关系,蜀王就算无意北上,有只骑兵,也可以起到点威慑作用,而家父愿意供马,也是向蜀王表明心意,他无并吞蜀国之意。”

    吴曦道:“难道,赵王爷就不怕我当真,当真那个……”

    我道:“我只知道,‘苟我不弱,天下无强兵’,蜀王出身将门,当明强弱之势。蜀地周边多山,易守难攻,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几千年来都如此,所谓‘天道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恐怕不会因为蜀王任事而有所改变。”以金国的实力,怕你不成?让你组骑兵是安抚你。

    吴曦闭目考虑了会,睁眼道:“成交。先卖三千匹战马给我。”

    我点头道:“没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