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他可以把曹旭抱在怀里,真的是很小的一只,现在这孩子都快到他的肩膀了。

    好吧,曹旭长得快是一方面,曹操本身就不高,这也是个现实问题。

    但至少说曹旭不再是小孩子这话是没错了。

    曹操想了想,觉得说一说也没什么:“但不许告诉别人。”

    “放心吧,我不说的!”

    然后曹操就说起了袁绍最近干的事情,他对此的评价只有一句话:“本初的心太大了。”

    袁绍说起来是隐居在家,但实际上他私下里却广交朋友,其中多有党人,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袁绍还广养门客,收留资助家境贫寒的士子们,他虽不在朝堂,但外面提到袁家大公子,都得竖起拇指夸一句。

    袁绍贤德的名声不仅仅是洛阳,天下各处都有听闻。

    曹旭也是知道这事的,曹嵩提到过,甚至还说如果曹操也能像袁绍一样出息就好了。

    这时候曹旭歪头看向曹操:“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曹操说道:“我说本初心大,你道他这是学的谁?郑先生给你讲过战国四公子没有?”

    见曹旭点头,曹操继续说道:“他这是学孟尝君学信陵君呢!”

    说起这个,曹旭就更不懂了:“学他们不好吗?”

    不是说这都是很厉害的人物吗?

    提起这个,曹操冷笑一声:“当然好,但那也得看看时事和自己的身份!”

    战国公子说的可不像是现在,是个人都能称作公子,那时候的公子是真真正正的与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孟尝君是齐威王之孙,信陵君是魏昭王之子,魏安釐王的弟弟,袁绍跟这些人能一样吗?!

    可袁绍一个劲的学他们,没脑子的看了也就说一句,袁家大公子名满天下,是个公认的贤德之人,可有脑子的稍微想想,就都得问同一个问题。

    袁绍你这是想干啥呢?

    你丫胆儿肥了是吧!

    在曹操看来,袁绍现在说是声势浩大了,可实际上他是在自己给自己玩捧杀。

    曹操能够理解袁绍为什么选择这条路,袁绍如果做官,他或许确实有之前不错的表现,但他毕竟在家守孝六年,再回去,即便朝廷看着袁家的面子还是在原有的官职上给他升一升,但又能升多少呢?

    袁绍之前是做了县令回来的呀!

    再高一级其实也没多高。

    而以袁绍袁家子弟的身份,这个年纪却只能做个比县令大不了多少的官,这可真是够丢人了。

    就连他一向看不上的袁术,官职都比他大了好几截,袁绍当然不愿意。

    而且,就算他现在开始好好做官好好奋斗,但实际上这已经晚了,他慢了人家六年,以后也将很难超过,袁绍一辈子都得低袁术一头。

    袁绍怎么能甘心再继续从底层奋斗呢?

    县令这样的官职,说真的,放在普通人家里还能当个官看,放到他们这些人家里,就是个笑话,出入官场倒也罢了,要是过个十年八年再看还是县令,那就真是个笑话了。

    就连曹操都是第一次外放都是做个县令更何况是袁绍?他的家世注定了他不可能接受这种结果。

    所以袁绍走了另外一条路,养贤养名养士,他不成也是个超然世外的形象,若是成了,一入官场就必定是高官厚禄。

    可曹操觉得,袁绍把声势搞的太大了,他知道放却不知道收。

    宦官家的另一重好处是,曹操能打听到不少宦官那边的消息。

    比如现在十常侍对袁绍就很不满意。

    原本袁绍在外面搞风搞雨跟他们都没关系,他们只要让皇帝高兴了就稳当了,可袁绍太过亲近党人,又做的太露痕迹,这就让宦官们紧张犯嘀咕了。

    谁不知道党人就跟宦官过不去,完全是有你无我的架势啊。

    看看前面几次党锢之乱啊!

    血淋淋的教训可摆在那里呢!

    曹操也为此劝说了袁绍,可袁绍压根不听,袁绍觉得曹操在这事上看的还是不够清楚,这是曹操家世带来的限制,他不怪曹操,可也要曹操别管他这事了。

    在这事上,袁绍听谁的?

    他听张邈的,听许攸的。

    这两人的话能听吗!

    在曹操看来,这就是两个只有小聪明的糊涂蛋啊!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要说起来,许攸和张邈到底还有点聪明劲,最可怕的是,袁绍还跟陈蕃交往,他听陈蕃的!

    陈蕃是谁?

    早前也是说过这个人的,他就是那个跟那个扶持了现任皇帝上位的前大将军窦武一起搞宦官,最后没搞定宦官,反而被宦官们手起刀落的搞定的人呀!

    当时的陈蕃是太傅,皇帝年纪又小,如果给个有本事的人干,名正言顺的代替皇帝处理朝政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太傅就是有这权力嘛。

    结果陈蕃这个太傅,加上那个掌控天下兵马的大将军窦武,两人联合都没能搞死几个只能死宅在深宫里,手无寸铁的宦官,反而被人家给搞定了。

    你说你志向再大,你听陈蕃的,这能成事吗?能吗!

    他不给你坏事就算不错了呀!

    而袁绍这样的,曹操觉得眼看着是要坏事。

    本初你能不能清醒一点,出息一点啊!

    曹操觉得特别心累。

    原本按照道理来说,他看着袁绍这样大可以甩袖子走人不奉陪了,免得跟着一起翻船。

    可袁绍对他实在不错,他们又是打小的交情,曹操其实也不忍心就那么甩开袁绍了。

    袁绍虽然在这事上不听他的,但他对曹操也是真心喜欢呀,在其他方面对曹操好的不得了。

    曹操除了自己生气也没啥办法了。

    曹旭已经被这里面的一堆事情听的晕乎乎了,最后她只得出了一个总结:“哥哥你不用担心我不小心说出去了,我根本……没听懂qaq”

    完全没懂!

    这太复杂太混乱了!

    别说听懂,曹旭完全就没记住什么。

    曹操伸手摸摸妹妹头:“我就知道来福最能给哥哥保密了。”

    虽然保密的原因有点奇怪_(:3ゝ∠)_

    但曹旭很神奇的被安抚了,她一挺胸:“那是呢,讲好了不往外说,就一定不会告诉别人!”

    曹操:“对,来福好棒。”

    你倒是想说啊,那也得记得都说了啥==

    虽然是这么说,但自家妹妹还是给了曹操治愈。

    不过曹操对袁绍倒是真的一个大写的心累。

    光和四年,宦官们终于不打算忍耐袁绍了,他们对袁绍发出了警告。

    中常侍赵忠直接点名说了袁绍,问袁绍做这些事情到底是什么目的?难道是想要翻天?

    赵忠这话没有对袁绍说,但他既然是刻意说给袁绍听的,这话很快就传出去了,袁绍的叔叔袁隗听到这话当然明白赵忠的意思,他也是看不惯宦官的,但袁绍这顶风作案也太明显了一点。

    袁家不与宦官同流合污,但他们也不想被某些傻逼党人扯下水啊。

    尤其是最近袁绍和陈蕃走的越来越近,袁隗虽然不认为陈蕃是个坏官,但说实话,这老头也没清醒多少。

    心是好的,只是智商堪忧而已。

    袁隗对陈蕃的评价就是,读书做学问尚可,把他摆着当个吉祥物也行,但若是指望他治理国家办大事,还是趁早散伙吧,这老头太坑了。

    可袁绍根本不听袁隗的,毕竟他现在名气越来越大,门下来投靠来拉关系的士人越来越多。

    他自己不做官,却以各种资源手段,支持这些人做官,这些都是他的门生,这些人做了官,其实和他做官是一样的,而且,如果这些人中有人做了县令,未来如果让袁绍做官,谁敢让他低于县令了?

    如果有人做了郡守,甚至其他官职,其实也都是一样的。

    袁绍自认自己前程大好,他哪里会听袁隗的?

    更何况他到底占着大义的名声,他要对付宦官,难道袁隗能够说他做的不对吗?难道袁隗能够豁出脸摆明了去阻止他吗?

    袁隗不能,他只能通过劝说和警告的方式阻止袁绍,但这种事,只要袁绍不听,袁隗也拿他没办法,只是这到底也给袁绍造成了一些苦恼,再加上袁隗也是做过三公的,他的话也不能完全无视掉,袁绍之后的行为多少还是收敛了一些,算是给袁隗面子。

    这一年对于皇帝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既痛苦又幸福的年份。

    他后宫最受他宠爱的王美人给他生了个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