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是当着贾诩的面说的:“文和下手也太不留余地了。”

    虽然他们平时也是出谋划策可劲的坑人,但如同贾诩这样的做法,就算是他们看着也会觉得有些受不了的。

    贾诩对此什么都没说,仿佛完全没有听出荀攸和郭嘉话语中的指责一样。

    曹旭却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说道:“这事是我点头要文和做的,不管怎么说,他只是在执行我的命令而已,因此你们不必多言,若有不满也都算在我一人头上。”

    “将军实在不必如此。”贾诩说道:“老夫行事手段向来如此,将军却是纯真磊落的人,更何况,这样的话我早就习惯了。”

    当年他为求自保葬送了整个大汉王朝的未来,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能够干得出怎样的事情了。

    事实上,贾诩甚至计划好了,干完这一票,回去以后就得开始低调。

    至少目前来说,他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至于说名声和别人对他的看法,贾诩是不在乎的。

    他要是在乎,当年的很多事情也就干不出来了。

    郭嘉闻言倒是一笑,他对曹旭说道:“还是将军痛快,要不就说整个青州我最乐意跟着你干活儿呢。”

    曹旭这人该承担责任的时候,甭管是好是坏,从来都没有含糊的。

    不过,接下来荀攸却说道:“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不妨再向后退一些。”

    他直接建议曹旭退去后方邺城统领全局,前方则交给其他将领负责。

    曹旭想了想也不反对,目前来说,前线的阵容相当豪华了。

    曹仁虽然在痛揍了袁绍一顿之后继续镇守后方,但如今吕布夏侯渊等人皆在前线。

    ……哦别问赵云,赵云在邺城呢。

    曹旭怎么都不可能再放心让吕布守着啥地方了,更何况冀州百姓对袁绍的感情很深,毕竟袁绍是个好官,大家感念他的恩情,于是都不待见青州来的人。

    这种情况下放着吕布处理后方事务,那不就是要干架么,还是放赵云比较让人安心。

    曹旭这次依旧打算把吕布留在前方,吕布这人,守城是不指望了,唯一的希望大概就是进攻,可这次曹旭连戏志才都不给他。

    “让公台去!”曹旭咬牙切齿:“我看他这次还敢胡闹!”

    陈宫在青州的威慑力,完全就是教导主任对小学生等级的。

    戏志才接到这消息的时候可算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尤其是听说,因为徐庶的母亲病重,所以徐庶向曹旭请辞回去青州,于是曹旭就把他调去夏侯渊那里的时候,戏志才简直要感动哭了。

    和吕布那个又熊又坑的家伙比起来,夏侯渊简直就是个天使!

    再加上他们这一路一起的人,不管是曹纯还是跟着曹纯的吕瑶,似乎都不像吕布那么难搞,戏志才可算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再次充满了希望。

    “讲真的,再跟奉先搭档一次的话,我觉得我会忍不住套他麻袋敲他闷棍的。”

    太特么坑了啊!

    戏志才拉着小伙伴郭嘉的手,哭诉的都是血泪:“你知道我那段时间吃不下睡不好头发都掉了一大把么?可就算是这么劳神费心,最后却还是……”

    还是丢了延津啊!

    天知道当初接到延津丢了的消息,最崩溃的人压根不是张辽,而是戏志才好吗。

    曹旭到达邺城,赵云显然要来汇报情况。

    应该说赵云虽然武力值比吕布差了点,但办事是真的很靠谱很让人放心的。

    至少虽然没把冀州百姓们的问题解决了,但赵云把治安的问题解决了。

    攻下一地和真正的占领一地,占领一地与治理一地都是不同的。

    赵云目前给了曹旭一个好开始,至少最开始时不时就要有人闹事,如今却都安分多了,且赵云办事非常小心也很讲究方法,因此虽然没有化解矛盾,但也没有激化矛盾。

    至于说搞定民政这一块,这原本就不该是赵云这个武将干的活儿。

    曹旭说道:“我前几日已经给青州去信,钟繇会带人一起过来负责这里的事情,至于说最近……先暂且让公达他们分担一下吧。”

    这事荀攸当然不拒绝,就连郭嘉都没叫苦,毕竟曹旭和赵云都不是干这活儿的人,虽然他们这些军师们专业也不怎么对口,可至少比曹旭和赵云要好啊。

    这时候曹旭还是询问贾诩的意见:“你之前对冀州人事了解不少,可有我们能够用得上的人吗?”

    贾诩几乎不需要思索就给曹旭报了几个名字出来。

    但他同样也对曹旭说道:“仅仅依靠这些还不够,最好的办法其实是联合当地豪强大族的力量,只要争取到了这些人,冀州也就稳当了。”

    和一个劲的削弱地方豪强的曹操不同,袁绍出身的门第就决定了他对这些人很有好感,并且也是扶持依靠这些人的。

    考虑到当前的情况,贾诩建议道:“将军可去一趟甄家,甄家不仅仅是在邺城颇有名望,就算是在整个河北,也是有名的大家族了。”

    甄家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否则袁绍怎么会想要给自己的儿子娶甄家的女儿呢?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qaq

第134章() 
说起甄家,曹旭倒也是听说过名声的,毕竟说起冀州大族就很难绕开甄家。

    曹旭于是也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去吧,甄家现在是谁主事?”

    “将军问的是哪一支?”

    见曹旭有些不解,贾诩解释道:“甄家也是大家族,本是在中山国的,因此如今分中山甄家与邺城甄家,虽说是两家实则为一家,不过邺城甄家与袁绍的关系更近而已。”

    说白了,邺城甄家更像是中山甄家派来和袁绍搭上线的人,算是做个投资。

    这和荀家把荀彧往曹操身边派,把荀谌往袁绍身边送没什么区别。

    “既然是在邺城自然是去邺城的甄家。”

    曹旭这话说完,贾诩回答道:“之前袁绍给自己的儿子定下了甄家女做妻子,中山甄家自然也是早早派人过来的,因此才有这一问。”

    好吧,说白了,你是直接去见他们一大家子派来的代表,还是先只见一见邺城的这几个?

    曹旭想了想:“还是邺城甄家吧,毕竟按照你所说,他们和袁绍的关系近,我去见见也好。”

    能给自家儿子定下甄家女做妻子,可见袁绍是非常看重这一支了。

    想想青州,曹操对自家孩子的婚事也是很慎重的,毕竟曹操的联姻方向,也算得上是整个青州的风向标了。

    哪怕是曹昂和糜秀两人的事情,也未尝没有曹操拉拢糜竺这个财政一把手的意思在。

    至少,如果青州有人蹦跶着闹事,糜竺直接把军费掐了……嗯,只能扯着嗓子乱叫是闹不出大事来的。

    甚至别说是曹操家的孩子,哪怕是曹旭家里的,日后也不可能有啥单纯的爱情。

    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袁绍,他做事恐怕更是如此了,因此曹旭觉得她还是要去见一见的。

    唯一的问题是……

    “他们既然和袁绍的儿子定了亲事,这次怎么没跟着一起离开?”

    或者,曹旭真正想问的是,袁绍没那么傻给自家儿子定下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子吧?

    但如果这女子的地位很重要,可以作为联姻的重要标志的话,甄家就算是和袁绍绑在一起了,那么这次居然还留在邺城没跟着一起走?这不科学吧?

    反正哪天要是曹操兵败带着曹昂跑了,糜秀是肯定要带上的呀。

    贾诩道:“只是定了亲事,却还未成婚,更何况如今大势如此。”

    冀州摆明了是曹旭的,而甄家的根基也在中山,如同当年的糜竺那样举家追随的,其实是少数,这可能也和糜家毕竟是商人出身,而甄家则多有为官者有关系。

    邺城甄家说的是甄逸这一家,不过甄逸死得早,长子也没能活下来,次子好一些,然而前几年也去世了,如今家中三子也是年幼,尚未成年,并不能真正主事。

    曹旭其实有点疑惑袁绍怎么会看中了这一家,不管怎么说,也该选个父母尚在,兄弟也都出息的吧?

    “恐怕是因为甄氏女的名声。”

    曹旭这才知道袁绍定下的这位甄氏女,在冀州是很有名气的,据说曾有相士见过她以后说‘此女贵不可言’的话,而之后甄氏也不断的有贤名传出,年纪小小就已经非常有才德,待到年纪合适的时候,上门求娶者不计其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